端子、连接器和电路板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189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连接器和电路板模组,所述端子包括:接线部;压接部,所述压接部连接于所述接线部,所述压接部适于插入电子器件的接电孔中,所述压接部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压接凸台,所述主体具有完整的外周面,至少一个所述压接凸台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且凸出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所述压接凸台用于与所述接电孔的内周壁配合以将所述端子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能够避免在插接挤压过程中出现歪针或者断针等现象,具有结构强度高和电连接稳定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尤其是涉及一种端子、连接器和电路板模组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端子通常可以和电子器件进行插接,以实现端子和电子器件的电连接,并且,为了使端子与电子器件保持良好且持久的接触效果,端子与电子器件板间通常采用无焊接的连接形式,例如有使用较为广泛的鱼眼端子等,鱼眼端子插入电子器件后可以补偿公差且对印刷电子器件的接电孔破坏小。

2、但是,由于相关技术中的端子的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端子的结构强度较低,在插接时容易被挤压破裂而导致端子出现歪针或者断针等现象,从而导致端子和电子器件的电连接失效,电连接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端子,该端子能够避免在插接挤压过程中出现歪针或者断针等现象,具有结构强度高和电连接稳定可靠等优点。

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端子的连接器。

3、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端子的电路板模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端子,包括:接线部;压接部,所述压接部连接于所述接线部,所述压接部适于插入电子器件的接电孔中,所述压接部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压接凸台,所述主体具有完整的外周面,至少一个所述压接凸台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且凸出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所述压接凸台用于与所述接电孔的内周壁配合以将所述端子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能够避免在挤压过程中出现歪针或者断针等现象,具有结构强度高和电连接稳定可靠等优点。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接凸台为多个,多个所述压接凸台沿所述主体的轴向间隔排布。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压接凸台的最大高度沿远离所述接线部的方向递减。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接凸台构造为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延伸的环状。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接凸台为多个,多个所述压接凸台沿所述主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压接面和第二压接面,所述第一压接面和所述第二压接面相对设置且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压接凸台成对设置,每对所述压接凸台分设于所述第一压接面和所述第二压接面。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压接部的轴向上,每对所述压接凸台与所述接线部的距离相同或不同。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接凸台的外周面包括过渡面、凸起面和导向面,所述过渡面、所述凸起面和所述导向面在所述压接部的轴向上向远离所述接线部的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凸起面用于与所述接电孔的内周壁挤压配合;其中,所述过渡面的高度沿远离所述接线部的方向递增,所述导向面的高度沿远离所述接线部的方向递减。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渡面和所述主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导向面和所述主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b;其中,夹角a>夹角b。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压接部轴向上,所述过渡面构造成中部相对于两侧凹陷的弧形面;和/或,在所述压接部轴向上,所述凸起面构造成中部相对于两侧凸起的弧形面;和/或,在所述压接部轴向上,所述导向面构造成平面。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连接于所述压接部的远离所述接线部的一端,所述导向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主体的横截面积,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压接部插入所述接电孔。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设于所述接线部的外周面和/或所述压接部的外周面,所述止挡部用于与所述电子器件止挡配合。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构造成实心柱体。

18、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端子。

19、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端子,能够避免端子在插接挤压过程中出现歪针或者断针等现象,具有结构强度高和电连接稳定可靠等优点。

20、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路板模组,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端子;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构成具有所述接电孔的所述电子器件。

21、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路板模组,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端子,能够避免端子在插接挤压过程中出现歪针或者断针等现象,具有结构强度高和电连接稳定可靠等优点。

2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凸台为多个,多个所述压接凸台沿所述主体的轴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接凸台的最大高度沿远离所述接线部的方向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凸台构造为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延伸的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凸台为多个,多个所述压接凸台沿所述主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压接面和第二压接面,所述第一压接面和所述第二压接面相对设置且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压接凸台成对设置,每对所述压接凸台分设于所述第一压接面和所述第二压接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部的轴向上,每对所述压接凸台与所述接线部的距离相同或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凸台的外周面包括过渡面、凸起面和导向面,所述过渡面、所述凸起面和所述导向面在所述压接部的轴向上向远离所述接线部的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凸起面用于与所述接电孔的内周壁挤压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和所述主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部轴向上,所述过渡面构造成中部相对于两侧凹陷的弧形面;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构造成实心柱体。

14.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

15.一种电路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凸台为多个,多个所述压接凸台沿所述主体的轴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接凸台的最大高度沿远离所述接线部的方向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凸台构造为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延伸的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凸台为多个,多个所述压接凸台沿所述主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压接面和第二压接面,所述第一压接面和所述第二压接面相对设置且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压接凸台成对设置,每对所述压接凸台分设于所述第一压接面和所述第二压接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部的轴向上,每对所述压接凸台与所述接线部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梦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