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功能折叠椅制造技术_技高网

多功能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13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多功能折叠椅,包含两支撑侧板、两连接板、一坐垫板以及一跪垫板,其中,该两支撑侧板呈相对设置;该两连接板设于该两支撑侧板之间,并与该两支撑侧板活动枢接;该坐垫板设于该两支撑侧板之间,该坐垫板的两侧分别与该两支撑侧板活动枢接;该跪垫板设于该两支撑侧板之间,该跪垫板的两侧分别与该两支撑侧板活动枢接,各该连接板、该坐垫板及该跪垫板可弯折叠平,令该两支撑侧板之间的距离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椅。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坐垫结构强度更佳,且可进一步折叠后以缩小体积便于收藏的多功能折叠椅。


技术介绍

1、一种如台湾专利第517965公告号所示的椅,其包含一底座单元,及一能相对该底座单元枢转的椅背单元。该底座单元包括一第一本体、一高度低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二本体、一对分别自该第一本体两侧向外凸设的第一定位部,及一对分别自该第二本体两侧向外凸设的第二定位部。该椅背单元包括二分别可相对该底座单元枢转的支臂,该椅背单元能相对该底座单元在一坐姿状态与一跪姿状态之间转换,在该坐姿状态时,该等支臂抵顶于该等第一定位部且远离该等第二定位部;在该跪姿状态时,该等支臂抵顶于该等第二定位部且远离该等第一定位部。

2、由于此种椅能让使用者随情境需求而自行将该椅背单元自该坐姿状态转换成该跪姿状态,因此,特别适合用于祈福、布道等会场。然而,此种椅在实际使用上却会因为重量重、体积大而不利搬运。另外,此种椅也会因为无法缩小体积而不得不占据较大收纳空间,故仍有其可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整体载重能力更佳,并可在不使用时便于收藏的折叠椅。

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折叠椅,包含两支撑侧板、两连接板、一坐垫板以及一跪垫板,其中,该两支撑侧板呈相对设置;该两连接板设于该两支撑侧板之间,并与该两支撑侧板活动枢接;该坐垫板设于该两支撑侧板之间,该坐垫板的两侧分别与该两支撑侧板活动枢接;该跪垫板设于该两支撑侧板之间,该跪垫板的两侧分别与该两支撑侧板活动枢接,各该连接板、该坐垫板及该跪垫板可弯折叠平,令该两支撑侧板之间的距离缩短。

3、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两支撑侧板分别成型有一第一转动部;以及该多能能折叠椅更包括两扶手板及一背板,该两扶手板分别在两端成型有一第二转动部及一支撑部,该两扶手板分别以该第二转动部转动枢接于该两支撑侧板的该第一转动部,而该背板成型有一第四折线,该背板设于该两扶手板之间,该背板的两侧分别与该两扶手板的该支撑部活动枢接,该背板通过该第四折线可弯折至叠平状态,令该两支撑侧板之间的距离缩短。

4、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两支撑侧板分别成型有一第一顶靠部及一第二顶靠部,该第一转动部成型于该第一顶靠部及该第二顶靠之间,该第一顶靠部及该第二顶靠部可分别限制该扶手板的转动角度。

5、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两扶手板的内侧分别成型有一限位部,该两支撑侧板相对该限位部的相对面分别成型有一具有一弧形轨道的相对限位部,该限位部可相对该相对限位部形成的该弧形轨道滑动,使该两扶手板可沿着该弧形轨道相对于该两支撑侧板转动。

6、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连接板包括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的内侧分别成型有该补强结构。

7、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跪垫板包括一第一跪板及一第二跪板,该第一跪板及该第二跪板的内侧分别成型有该补强结构。

8、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两支撑侧板之间活动枢接有一跪垫补强板,可供该跪垫板的其中一侧顶靠。

9、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补强结构更包括:多个六角补强格纹,该多个六角补强格纹以一蜂巢形状排列;多个补强肋,各该补强肋分别贯穿连接于各该六角补强格纹之间。

10、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两扶手板及该背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覆盖有一补强盖板。

11、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两支撑侧板与该跪垫板枢接的位置具有斜度,该跪垫板与该两支撑侧板枢接后,该跪垫板的平面形成为斜面。

12、通过上述方式,折叠椅本身经过结构强化设计来增强整体载重能力,并可通过折叠的方式来减少体积,以便于不使用时收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两支撑侧板分别成型有一第一顶靠部及一第二顶靠部,该第一转动部成型于该第一顶靠部及该第二顶靠部之间,该第一顶靠部及该第二顶靠部可分别限制该扶手板相对于该两支撑侧板的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板包括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活动枢接,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的内侧分别成型有该补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跪垫板包括一第一跪板及一第二跪板,该第一跪板及该第一跪板活动枢接,该第一跪板及该第二跪板的内侧分别成型有该补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两支撑侧板之间活动枢接有一跪垫补强板,可供该跪垫板的其中一侧顶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结构更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两扶手板及该背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覆盖有一补强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两支撑侧板与该跪垫板枢接的位置具有斜度,且该跪垫板与该两支撑侧板枢接后,该跪垫板的平面形成为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斜度为8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两支撑侧板分别成型有一第一顶靠部及一第二顶靠部,该第一转动部成型于该第一顶靠部及该第二顶靠部之间,该第一顶靠部及该第二顶靠部可分别限制该扶手板相对于该两支撑侧板的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板包括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活动枢接,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的内侧分别成型有该补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跪垫板包括一第一跪板及一第二跪板,该第一跪板及该第一跪板活动枢接,该第一跪板及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升伦
申请(专利权)人:净斯人间志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