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045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1
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有效的达到了能够将患者进行翻身并保持的目的,包括弹力垫,所述弹力垫的上侧有一个左侧气囊,左侧气囊的右侧有后侧气囊,所述弹力垫的上侧设有一个前侧气囊,前侧气囊的后侧设有一个后侧气囊,所述前侧气囊与后侧气囊的内部均设有吹气架和降温架,所述弹力垫的右侧设有一个控制盒,所述弹力垫的内部设有一个第一支撑囊和一个第二支撑囊,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达到了方便对患者进行肢体抬高并支撑的目的,降低了患者近床面的温度的目的,达到了方便配合人员操作的目的,实现欧了能够对患者进行防压疮护理的目的,适应了不同床型的使用,增加了患者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尤其是涉及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1、脑病科是治疗神经系统方面疾病的科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脑梗死、脑栓塞等疾病,在脑病科就诊的患者中常见有长期卧床的患者,对于此类患者,进行适当的辅助翻身并保持既能够减轻患者患压疮的风险,也能够进行一定的机能恢复训练,但是由于可供翻身护理的专用病床紧缺,进行专用病床的采购金额又较大,同时对于需要长期居家卧床护理的患者而言,购买专用病床又没有必要,此外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患者的靠床侧由于温度与汗液蒸发的积累会有湿热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减轻患者靠床侧湿热感并能够与普通床铺配合使用的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达到了能够将患者进行翻身并保持的目的,降低了患者近床面的温度的目的,达到了方便对患者进行肢体抬高并支撑的目的,达到了方便配合人员操作的目的,实现欧了能够对患者进行防压疮护理的目的,适应了不同床型的使用,增加了患者使用时的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弹力垫,所述弹力垫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左侧气囊,左侧气囊的右侧设有一个与弹力垫固定连接的右侧气囊,所述弹力垫的上侧设有一个前侧气囊,前侧气囊的后侧设有一个后侧气囊,所述前侧气囊与后侧气囊均置于左侧气囊、右侧气囊的上侧且与左侧气囊、右侧气囊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气囊与后侧气囊的内部均设有一个吹气架和一个降温架,所述弹力垫的右侧设有一个控制盒,所述弹力垫的内部设有一个第一支撑囊和一个第二支撑囊。

3、优选的,每个所述吹气架的上侧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弹力垫的内部设有一个吹气管道,每个所述吹气架均与吹气管道连通,所述弹力垫的内部设有一个降温管道,每个所述降温架均与降温管道连通。

4、优选的,所述弹力垫的内部设有一个与前侧气囊连通的前侧管道,前侧管道的后侧设有一个与右侧气囊连通的右侧管道,右侧管道的后侧设有一个与左侧气囊连通的左侧管道,左侧管道的后侧设有一个与后侧气囊连通的后侧管道。

5、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囊的中部连通有一个第一管道,所述第二支撑囊的中部连通有一个第二管道。

6、优选的,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有一个四分盒,所述四分盒的内部设有一个前侧腔室,所述四分盒的内部设有一个后侧腔室,所述四分盒的内部设有一个左侧腔室,所述四分盒的内部设有一个右侧腔室,所述四分盒的内部连通有一个充气管道,所述四分盒的上侧转动连接有一个控制旋钮,控制旋钮的内部开设有一个连通管道,连通管道的下侧与充气管道连通,所述控制旋钮的上侧开设有一个指示标识。

7、优选的,所述前侧气囊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布,连接布的后侧与后侧气囊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具有前侧气囊、后侧气囊、左侧气囊与右侧气囊,在使用时同一时间只能对其中一个进行充气,既实现了对患者进行翻身、肢体太高的护理,又增加了患者在使用时的安全性。2.本技术具有吹气架与降温架,能够对患者靠床面进行吹气及降温护理,减轻了患者的湿热感,减小了产生压疮的风险。3.本技术具有四分盒与控制旋钮、指示标识,能够直观地看出充气位置,减小了陪护人员操作失误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弹力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垫(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左侧气囊(2),左侧气囊(2)的右侧设有一个与弹力垫(1)固定连接的右侧气囊(3),所述弹力垫(1)的上侧设有一个前侧气囊(4),前侧气囊(4)的后侧设有一个后侧气囊(5),所述前侧气囊(4)与后侧气囊(5)均置于左侧气囊(2)、右侧气囊(3)的上侧且与左侧气囊(2)、右侧气囊(3)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气囊(4)与后侧气囊(5)的内部均设有一个吹气架(6)和一个降温架(7),所述弹力垫(1)的右侧设有一个控制盒(8),所述弹力垫(1)的内部设有一个第一支撑囊(9)和一个第二支撑囊(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吹气架(6)的上侧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1),所述弹力垫(1)的内部设有一个吹气管道(12),每个所述吹气架(6)均与吹气管道(12)连通,所述弹力垫(1)的内部设有一个降温管道(13),每个所述降温架(7)均与降温管道(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垫(1)的内部设有一个与前侧气囊(4)连通的前侧管道(14),前侧管道(14)的后侧设有一个与右侧气囊(3)连通的右侧管道(15),右侧管道(15)的后侧设有一个与左侧气囊(2)连通的左侧管道(16),左侧管道(16)的后侧设有一个与后侧气囊(5)连通的后侧管道(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囊(9)的中部连通有一个第一管道(18),所述第二支撑囊(10)的中部连通有一个第二管道(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8)的内部设有一个四分盒(20),所述四分盒(20)的内部设有一个前侧腔室(21),所述四分盒(20)的内部设有一个后侧腔室(22),所述四分盒(20)的内部设有一个左侧腔室(23),所述四分盒(20)的内部设有一个右侧腔室(24),所述四分盒(20)的内部连通有一个充气管道(25),所述四分盒(20)的上侧转动连接有一个控制旋钮(26),控制旋钮(26)的内部开设有一个连通管道(27),连通管道(27)的下侧与充气管道(25)连通,所述控制旋钮(26)的上侧开设有一个指示标识(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气囊(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布(29),连接布(29)的后侧与后侧气囊(5)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弹力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垫(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左侧气囊(2),左侧气囊(2)的右侧设有一个与弹力垫(1)固定连接的右侧气囊(3),所述弹力垫(1)的上侧设有一个前侧气囊(4),前侧气囊(4)的后侧设有一个后侧气囊(5),所述前侧气囊(4)与后侧气囊(5)均置于左侧气囊(2)、右侧气囊(3)的上侧且与左侧气囊(2)、右侧气囊(3)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气囊(4)与后侧气囊(5)的内部均设有一个吹气架(6)和一个降温架(7),所述弹力垫(1)的右侧设有一个控制盒(8),所述弹力垫(1)的内部设有一个第一支撑囊(9)和一个第二支撑囊(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吹气架(6)的上侧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1),所述弹力垫(1)的内部设有一个吹气管道(12),每个所述吹气架(6)均与吹气管道(12)连通,所述弹力垫(1)的内部设有一个降温管道(13),每个所述降温架(7)均与降温管道(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病科患者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垫(1)的内部设有一个与前侧气囊(4)连通的前侧管道(14),前侧管道(14)的后侧设有一个与右侧气囊(3)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琬璐谷秋菊连露露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