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961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属于燃烧器领域。一种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风道通道和燃气腔,所述燃气腔开设有燃气口;第一风机组件;第一燃气输出组件;第二燃气输出组件,所述第二燃气输出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燃气输出组件间隔设置且围绕第一燃气输出组件,能够确保燃气在风道通道内的均匀分布,避免了局部燃气浓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保证了燃烧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通过第一风机组件与风道通道连通,可以为第一燃气输出组件提供燃烧的空气保证了空气量足够。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和燃烧的均匀性,可以降低未完全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实现超低氮燃烧,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燃烧器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发展。与传统的燃煤和燃油燃烧器相比,天然气燃烧器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便以及排放nox等污染物较少的显著优势。然而,未经过优化设计的燃气燃烧器在燃料与空气混合方面可能存在不充分的情况,因而仍会产生相对较多的nox排放。因此,对于nox排放的控制和减少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燃烧器nox排放多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

2、一种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风道通道和燃气腔,所述燃气腔开设有燃气口;第一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与所述风道通道连通;第一燃气输出组件,所述第一燃气输出组件位于所述风道通道内,所述第一燃气输出组件与外界燃气连通或与所述燃气腔连通;第二燃气输出组件,所述第二燃气输出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燃气输出组件依次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燃气输出组件围绕所述第一燃气输出组件,所述第二燃气输出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燃气腔连通,所述第二燃气输出组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风道通道外。

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通过设置第一燃气输出组件和多个第二燃气输出组件,形成了多级燃气输出的结构,可以更加均匀地向燃烧区域供应燃气,提高了燃烧效率。多个第二燃气输出组件间隔设置且围绕第一燃气输出组件,能够确保燃气在风道通道内的均匀分布,避免了局部燃气浓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保证了燃烧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通过第一风机组件与风道通道连通,可以为第一燃气输出组件提供燃烧的空气保证了空气量足够,第一燃气输出组件喷出的燃气燃烧更加彻底。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和燃烧的均匀性,可以降低未完全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实现超低氮燃烧,符合环保要求。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和导风壳体,所述导风壳体设置在所述风道壳体上,所述导风壳体与所述风道壳体之间形成过风通道,所述导风壳体内侧设有主流道。通过导风壳体内侧设有主流道,有助于引导主要气流的流动,确保气流在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内部的合适位置进行流动,从而优化燃烧效果。过风通道与燃气出筒相对设置,这种设计有利于将部分空气输出到燃烧区域,保证了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燃气输出组件包括第二导管、连接件和燃气出筒,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燃气腔连通,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燃气出筒连接。通过第二导管的一端与燃气腔连通,确保了燃气顺利从燃气腔输出。连接件连接燃气出筒:连接件连接第二导管的另一端和燃气出筒,使燃气能够顺利地从导管传输至燃气出筒,保证了燃气的有效输出。通过连接件处可以导入空气保证了燃烧效果。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风通道与所述燃气出筒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位于所述过风通道内,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过风通道外,所述燃气出筒位于所述过风通道外。通过第二导管的一端位于过风通道内,另一端延伸到过风通道外,这种布局使得燃气能够顺利地通过第二导管输送至燃气出筒,有助于燃气的稳定输出。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体包括安装筒、第一分隔筒、第二分隔筒、燃气进管和空气进管,所述第一分隔筒和第二分隔筒设置在所述安装筒上且所述第一分隔筒和第二分隔筒均环绕所述安装筒,所述燃气进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隔筒上,所述燃气进管设有燃气口,所述空气进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隔筒上,所述空气进管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一分隔筒与所述安装筒围合形成所述燃气腔,所述第二分隔筒与所述安装筒围合形成空气腔。通过设置第一分隔筒和第二分隔筒,将风道壳体分隔为燃气腔和空气腔两部分,从而有效地将燃气和空气进行分隔,避免了两者的混合和交叉,有利于后续的燃烧过程。燃气进管和空气进管分别设有燃气口和进风口,这种设计使得燃气和空气可以分别从对应的进管进入到燃气腔和空气腔中。第一分隔筒和第二分隔筒环绕安装筒设置,合理利用了空间并且布局紧凑,有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燃气和空气的分隔和通道划分。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壳体包括导风筒、加压套筒、内导风筒和外套筒,所述导风筒的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风道壳体内,所述导风筒、所述加压套筒和所述内导风筒依次设置,所述外套筒套设在所述内导风筒外侧,所述加压套筒的部分位于所述内导风筒和所述外套筒之间,所述加压套筒分别与所述内导风筒和所述外套筒之间形成间隙。通过导风筒的至少部分延伸到风道壳体内,可以引导气流更加顺畅地流动,增强了气流的导向性,有利于后续的燃气和空气混合及燃烧过程。加压套筒和内导风筒的依次设置,以及外套筒的套设在内导风筒外侧,构成了一种分层的结构,使得导风壳体具有更好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保证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压套筒与内导风筒和外套筒之间的间隙可以实现对气流的分离和调节,使得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受到适当的控制和调节,有利于优化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体的内侧的空间与所述导风壳体的内侧的空间连通形成所述风道通道。通过风道通道的连通设计有助于保障气流的顺畅传递和燃烧效率的提高,从而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工作。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燃气输出组件包括第一导管、燃气喷射管和分风板,所述燃气喷射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管上,所述燃气喷射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燃气喷孔,所述分风板设置在所述燃气喷射管上且环绕所述燃气喷射管,所述分风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通过燃气喷射管设置在第一导管上,其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燃气喷孔。这些喷孔使得燃气可以有效地从燃气喷射管中喷射出来,形成细小的喷射气流,有利于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率。分风板设置在燃气喷射管上且环绕其周围,分风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这些通孔可以将从燃气喷射管中喷出的燃气流动分散到各个方向,使得燃气能够均匀地混合到空气中,提高燃烧效率。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燃气输出组件,所述第三燃气输出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与所述燃气腔连通,多个所述第三燃气输出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且多个所述第三燃气输出组件的输出端围绕所述第一燃气输出组件。通过多个第三燃气输出组件与燃气腔连通,可以增加燃气在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内的分布均匀性。这样可以确保燃气在整个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内的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多个第三燃气输出组件的设置可以增加燃气的供给量,从而增加燃烧产生的热量,提升热效率。这有助于提高整个燃烧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第三燃气输出组件的输出端围绕第一燃气输出组件设置,可以实现更均匀的热量分布。这有助于避免局部热量过高或过低的问题,提高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设有空气腔,所述空气腔开设有进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风道壳体(11)和导风壳体(12),所述导风壳体(12)设置在所述风道壳体(11)上,所述导风壳体(12)与所述风道壳体(11)之间形成过风通道(1011),所述导风壳体(12)内侧设有主流道(1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气输出组件(5)包括第二导管(51)、连接件(52)和燃气出筒(53),所述第二导管(51)的一端与所述燃气腔(102)连通,所述连接件(52)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管(51)的另一端和所述燃气出筒(5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风通道(1011)与所述燃气出筒(5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管(51)的一端位于所述过风通道(1011)内,所述第二导管(51)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过风通道(1011)外,所述燃气出筒(53)位于所述过风通道(1011)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11)包括安装筒(111)、第一分隔筒(112)、第二分隔筒(113)、燃气进管(114)和空气进管(115),所述第一分隔筒(112)和第二分隔筒(113)设置在所述安装筒(111)上且所述第一分隔筒(112)和第二分隔筒(113)均环绕所述安装筒(111),所述燃气进管(114)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隔筒(112)上,所述燃气进管(114)设有燃气口(104),所述空气进管(115)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隔筒(113)上,所述空气进管(115)设有进风口(105),所述第一分隔筒(112)与所述安装筒(111)围合形成所述燃气腔(102),所述第二分隔筒(113)与所述安装筒(111)围合形成空气腔(10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壳体(12)包括导风筒(121)、加压套筒(122)、内导风筒(123)和外套筒(124),所述导风筒(121)的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风道壳体(11)内,所述导风筒(121)、所述加压套筒(122)和所述内导风筒(123)依次设置,所述外套筒(124)套设在所述内导风筒(123)外侧,所述加压套筒(122)的部分位于所述内导风筒(123)和所述外套筒(124)之间,所述加压套筒(122)分别与所述内导风筒(123)和所述外套筒(124)之间形成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11)的内侧的空间与所述导风壳体(12)的内侧的空间连通形成所述风道通道(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阀组件(8),所述风阀组件(8)套设在所述导风壳体(12)上,所述风阀组件(8)能够开启或封闭所述过风通道(10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风道壳体(11)和导风壳体(12),所述导风壳体(12)设置在所述风道壳体(11)上,所述导风壳体(12)与所述风道壳体(11)之间形成过风通道(1011),所述导风壳体(12)内侧设有主流道(1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气输出组件(5)包括第二导管(51)、连接件(52)和燃气出筒(53),所述第二导管(51)的一端与所述燃气腔(102)连通,所述连接件(52)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管(51)的另一端和所述燃气出筒(5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风通道(1011)与所述燃气出筒(5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管(51)的一端位于所述过风通道(1011)内,所述第二导管(51)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过风通道(1011)外,所述燃气出筒(53)位于所述过风通道(1011)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调节的fir超低氮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11)包括安装筒(111)、第一分隔筒(112)、第二分隔筒(113)、燃气进管(114)和空气进管(115),所述第一分隔筒(112)和第二分隔筒(113)设置在所述安装筒(111)上且所述第一分隔筒(112)和第二分隔筒(113)均环绕所述安装筒(111),所述燃气进管(114)设置在所述第一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凯吴家宋何启理刘海南肖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意高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