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776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织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组织修复膜包括生物羊膜、负载在生物羊膜上的功能纳米粒子,以及包覆在功能纳米粒子外表面的聚多巴胺,所述功能纳米粒子中负载有抗菌剂。所述组织修复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功能纳米粒子分散在Tris‑HCl溶液中,加入多巴胺溶液中,搅拌,收集产物后洗涤、冷冻干燥,再加入生物羊膜,经搅拌、洗涤、冷冻干燥获得;或者,将功能纳米粒子分散在Tris‑HCl溶液中,加入多巴胺溶液中,同时加入生物羊膜,经搅拌、洗涤、冷冻干燥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织修复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抗菌性能,能够用于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组织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各种疾病导致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慢性难愈合创面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当前慢性难愈合创面仍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随着医学技术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2、慢性难愈合创面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①压力性溃疡;②血液病;③血管供血不足;④恶性疾病;⑤代谢性疾病;⑥感染;⑦炎性反应紊乱;⑧其他人为因素等。经过研究发现,慢性难愈合创面与其他创面相比,具有较高的细菌生物膜发生率,且创面内可检测到大量的炎性细胞聚集,导致创面组织持续炎症,同时炎症细胞还能产生各种活性氧物质(ros),这些ros能够破坏细胞外基质(ecm)和细胞膜的结构,从而使正常的细胞过早衰老。总之,与正常的组织修复过程相比,慢性难愈合创面多存在免疫系统失调、血供不足、细胞增殖慢、细胞生长因子活性低等问题,导致创面无法正常及时的愈合。因此探究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羊膜、负载在生物羊膜上的功能纳米粒子,以及包覆在功能纳米粒子外表面的聚多巴胺,所述功能纳米粒子中负载有抗菌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有机抗菌剂、药物抗菌剂或无机抗菌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有机抗菌剂为胍类抗菌剂或季铵盐抗菌剂,所述胍类抗菌剂包括氯己定;所述药物抗菌剂为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或万古霉素;所述无机抗菌剂为氧化锌或银离子抗菌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纳米粒子为负载抗菌剂的锰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羊膜、负载在生物羊膜上的功能纳米粒子,以及包覆在功能纳米粒子外表面的聚多巴胺,所述功能纳米粒子中负载有抗菌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有机抗菌剂、药物抗菌剂或无机抗菌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有机抗菌剂为胍类抗菌剂或季铵盐抗菌剂,所述胍类抗菌剂包括氯己定;所述药物抗菌剂为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或万古霉素;所述无机抗菌剂为氧化锌或银离子抗菌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纳米粒子为负载抗菌剂的锰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多巴胺、生物羊膜同时与所述的功能纳米粒子反应获得;或者,其是由多巴胺和所述的功能纳米粒子反应后,再将其负载至生物羊膜上获得。

5.一种聚多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怡然陈金发汪晶晶胡凯李淼侯立存张易马晓强郭永琴龙鸿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