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659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技术属于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接收外部调光信号并生成第一PWM信号和调整信号;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外部调光信号和调整信号并生成第二PWM信号,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交替输出;放大模块,放大模块连接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放大模块接收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并放大;输出模块,输出模块连接放大模块。通过在电路中设置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通过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交替输出,采用模拟信号实现调光调色温功能,避免了使用单片机的不灵活性限制减少了调试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稳定性好不易受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led照明,尤其涉及一种模拟调光调色电路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较多使用单片机或者智能模块,利用单片机两个ad口来实现led的调光和调色温功能。使用单片机,其外围元件较少但需要反复的调试固件程序,调试周期较长、人工成本较高和生产成本高。使用智能模块配合app/wifi/蓝牙/2.4g等,不仅成本高且容易受到外界使用环境干扰,存在较多不稳定性。以上两种方案均存在各自的缺陷,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调光调色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调试周期较长、人工成本较高、生产成本高和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包括:

3、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外部调光信号并生成第一pwm信号和调整信号;

4、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外部调光信号和调整信号并生成第二pwm信号;

5、放大模块,所述放大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放大模块接收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并放大;

6、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所述放大模块。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1包括调光信号转化单元、主控单元、电流源单元、调光信号检测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调光信号转化单元,所述电流源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调光信号检测单元连接所述调光信号转化单元和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调光信号转化单元、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流源单元和所述调光信号检测单元均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2,所述控制芯片u2与所述控制芯片u1为相同型号,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以接收调整信号。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多级滤波电路,所述多级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2、电容c19、电阻r6和电容c8,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经过所述多级滤波电路后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放大模块之间设置有隔离光耦u4,所述隔离光耦u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隔离光耦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模块。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放大三极管q4,所述放大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和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七引脚。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线性稳压电路,所述线性稳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2、二极管d1和电容c2;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外部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一引脚;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大模块包括三极管q3、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2、电阻r7和电阻r8;所述三极管q3、所述电阻r9和所述电阻r10组成第一共射极放大回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三极管q2、所述电阻r7和所述电阻r8组成第二共射极放大回路,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出模块包括dc-dc芯片u5,所述dc-dc芯片u5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出模块包括mos管q5和mos管q6;所述mos管q5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mos管q6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mos管q6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5的源极。

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7、通过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交替输出,采用模拟信号实现调光调色温功能,避免了使用单片机的不灵活性限制减少了调试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稳定性好不易受干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1包括调光信号转化单元、主控单元、电流源单元、调光信号检测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调光信号转化单元,所述电流源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调光信号检测单元连接所述调光信号转化单元和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调光信号转化单元、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流源单元和所述调光信号检测单元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2,所述控制芯片U2与所述控制芯片U1为相同型号,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以接收调整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级滤波电路,所述多级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2、电容C19、电阻R6和电容C8,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经过所述多级滤波电路后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放大模块之间设置有隔离光耦U4,所述隔离光耦U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隔离光耦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放大三极管Q4,所述放大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和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七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性稳压电路,所述线性稳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2、二极管D1和电容C2;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外部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一引脚;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模块包括三极管Q3、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2、电阻R7和电阻R8;所述三极管Q3、所述电阻R9和所述电阻R10组成第一共射极放大回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三极管Q2、所述电阻R7和所述电阻R8组成第二共射极放大回路,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DC-DC芯片U5,所述DC-DC芯片U5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MOS管Q5和MOS管Q6;所述MOS管Q5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MOS管Q6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MOS管Q6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5的源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1包括调光信号转化单元、主控单元、电流源单元、调光信号检测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调光信号转化单元,所述电流源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调光信号检测单元连接所述调光信号转化单元和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调光信号转化单元、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流源单元和所述调光信号检测单元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2,所述控制芯片u2与所述控制芯片u1为相同型号,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以接收调整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级滤波电路,所述多级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2、电容c19、电阻r6和电容c8,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经过所述多级滤波电路后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放大模块之间设置有隔离光耦u4,所述隔离光耦u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隔离光耦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放大三极管q4,所述放大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和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七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亮张安辉冯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倍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