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合诱导相分离的硅橡胶-聚氨酯/聚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763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诱导相分离的硅橡胶‑聚氨酯/聚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硅橡胶前驱体与聚氨酯/聚脲软段单体混合,并在真空条件下除水;(2)加入异氰酸酯与交联剂,进行预聚反应,再加入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再升温进行交联反应;或者,加入异氰酸酯与交联剂,先进行预聚反应,再进行交联反应,再加入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本法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合成时间短,得到的复合材料相态结构精细,且还具有良好的形变保持率、耐热性、可重复加工性和机械性能,可应用于可穿戴智能设备、医疗保健器材和生物医用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材料,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聚合诱导相分离的硅橡胶-聚氨酯/聚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硅橡胶的硅氧烷链段成螺旋结构,分子链柔顺,表面张力小,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耐候、耐热老化、疏水性能。此外,还表现出特殊的生理惰性、体感性,生物亲和性,广泛应用在生物医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国防军工等领域,成为不可替代的弹性体材料,但是其力学强度差,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使用。而聚氨酯/聚脲作为热塑性聚合物中的一类,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但是由于缺少交联结构,其回弹性能还有提升的空间。因此,许多研究者通过将硅橡胶与聚氨酯/聚脲共混,在保留硅橡胶性能优势的同时,解决硅橡胶强度低、难回收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然而,硅橡胶和聚氨酯/聚脲体系属于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存在共混时极性差异大、界面结合弱和相态结构不够精细等问题。

2、传统的硅橡胶类共混材料的增容,是通过合成增容剂的方式,来降低两者的界面张力,增加两相之间结合力、稳定相界面和改善相形态以提高两者之间的相容性。常见的硅橡胶与热塑性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增容剂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聚合诱导相分离的硅橡胶-聚氨酯/聚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方法得到的基于聚合诱导相分离的硅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合诱导相分离的硅橡胶-聚氨酯/聚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冰吕格格田明宁南英张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