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兴专利>正文

防“打嗝”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43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防“打嗝”壶,涉及一种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壶,也包括瓶、罐等便携式储液容器,解决壶内液体在倒出过程中因“打嗝”产生的流失现象,在壶内安置一根导气管,导气管的一个端口固定在壶口与液体倒出方向相对的一侧,导气管的另一端口落在离壶口较远的壶肩部位的内侧。在倾倒壶内液体时,空气从导气管进入壶内,不再干扰流出的液体使其“打嗝”,减少了液体在倒出过程中流失。(*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壶(也包括瓶、罐等便携式储液容器), 尤其是壶内液体倒出时,不会因空气的干扰而“打嗝”的防“打嗝”壶
技术介绍
目前,储存液体用的壶,把壶内液体倒出时,空气会自动进入壶内,由于进入的空气和流出的液体共用一个口子,从壶口流出的液体受到空气的干扰,会产生“打嗝”现象,使 得流出的液体难以对准接入容器的口子,容易造成液体的外流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壶内液体在倒出过程中的“打嗝”现象,减少液体的流失损耗,本实用新 型提供了防“打嗝”壶技术方案对现有的壶(也包括瓶、罐等便携式储液容器)进行改进,在壶内安置 一根导气管,导气管的一个端口固定在壶口与液体倒出方向相对的一侧,导气管的另一端 口落在离壶口较远的壶肩部位的内侧。当壶内液体倒出时,空气和液体各走其道,液体从壶 口流出,空气从导气管进入壶内,进入壶内的空气有了自己的通道,不再干扰流出的液体, 避免了液体流出过程中的“打嗝”现象。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壶内液体在倒出过程中的“打嗝,,现象,使壶内液体 能稳定地流入被接容器的口子,避免了液体在倒出过程中的流失浪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在图中,1.导气管,2.导气管出气端口,3.壶肩部,4.导气管进气端口,5.壶口, 6.液体倒出方向,7.壶体。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导气管⑴固定在壶体(7)的内部,导气管进气端口⑷固定在壶口(5) 与液体倒出方向(6)相对的一侧,导气管进气端口(4)的高度与壶口(5)齐平,导气管出气 端口(2)落在离壶口(5)较远的壶肩部(3)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只例举了在壶体上的一种实施方式,同样的技术方案 还可以在瓶、罐等便携式储液容器上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打嗝”壶,其特征是:在壶内安置一根导气管,导气管的一个端口固定在壶口与液体倒出方向相对的一侧,导气管的另一端口落在离壶口较远的壶肩部位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防“打嗝”壶,其特征是在壶内安置一根导气管,导气管的一个端口固定在壶口与液体倒出方向相对的一侧,导气管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