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控制,尤其涉及逆变并网控制,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并网吸合角计算方法、逆变器并网吸合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执行能量转换的任务。在逆变器内部,逆变器输出与电网之间通常有继电器、接触器等开关,闭合该开关,即完成交流合闸,实现并网。逆变器在并网时,若交流继电器在跨接电压过大时闭合,易产生共模冲击。常用解决共模冲击的技术手段有:①采样得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口与电网侧之间的跨接电压,计算跨接电压绝对值最小值,当跨接电压处于最小值时实现并网,通过降低共模电压以减少共模电流。②在逆变器交流输出端口与电网侧之间串联电阻,并网后该电阻被常闭继电器短路,并网时常闭继电器打开,通过增加线路阻抗以减少共模电流。③分别在直流母线正极与地、负极与地间串联电阻,电阻两端并联继电器,并网时通过切换继电器状态改变正极对地、负极对地的阻抗,通过降低逆变器系统的中性点与大地间的压差以减少共模电流。上述方案都是为了实现在最小跨接电压状态下吸合并网继电器,从而减少共模电流,但就算在跨接电压足够小时吸合,由于计算机离散化控制的特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并网吸合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并网吸合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最佳并网角度在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工作周期内的分布情况,结合逆变器的单周期检测的延迟角计算确定吸合角下限阈值与吸合角上限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并网吸合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工作周期为0~2π,根据所述最佳并网角度w在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工作周期内的分布,结合所述延迟角α可区分为以下三种状况:0≤w≤(2π-2α)、(2π-2α)<w<(2π-α)、(2π-α)≤w<2π,在这三种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并网吸合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并网吸合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最佳并网角度在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工作周期内的分布情况,结合逆变器的单周期检测的延迟角计算确定吸合角下限阈值与吸合角上限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并网吸合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工作周期为0~2π,根据所述最佳并网角度w在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工作周期内的分布,结合所述延迟角α可区分为以下三种状况:0≤w≤(2π-2α)、(2π-2α)<w<(2π-α)、(2π-α)≤w<2π,在这三种状况下分别对所述吸合角下限阈值与吸合角上限阈值进行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并网吸合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最佳并网角度w位于0≤w≤(2π-2α)时,所述吸合角下限阈值等于所述最佳并网角度w,所述吸合角上限阈值等于所述最佳并网角度w加上两倍的延迟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并网吸合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最佳并网角度w位于(2π-2α)<w<(2π-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新,郑兴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格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