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262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6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逆变防护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逆变防护机构包括箱体内部设置的安装室和储液仓,所述安装室的内部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开设有冷却槽,所述储液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冷却槽相连通的循环泵,所述储液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制冷片,所述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干燥盒。该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可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内壳中的温度变化,使冷却液在内壳的冷却槽中流动实现一重散热,还可使得空气在箱体与内壳之间流动实现二重散热,使冷气直接与逆变器接触实现三重散热,以便于根据需求调整散热效率,对逆变器进行良好的散热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具体为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光伏电站,即光伏发电系统,通过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与电网相同的交流电,供负载使用,由于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的阳光可能受环境影响,无法长期保证稳定的输出功率,为了给负载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一般光伏发电系统也并入电网,当光伏发电功率小于负载用电功率时,不足的电量需要从电网侧补充,当光伏发电功率大于负载用电功率时,用不完的电量则会输送到电网,为了尽可能减少光伏系统发电功率变化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一般要求光伏系统的发电功率小于等于负载的用电功率,即防逆流系统。

2、请参阅公告号为cn208890665u的一种防逆流的光伏逆变器在该专利中提出“现有的光伏逆变器长时间在室外工作,会受到阳关的暴晒;同时光伏逆变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上述实施例通过第一散热腔内部的散热管中流通的冷却水与功率模块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实现逆变器的散热,然而仅通过与逆变器接触进行热交换,其热量散发效率较低,本申请针对该问题提出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具备对于逆变器的防护效果好,能够提供两种散热方式,有效提高热量散发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光伏逆变器长时间在室外工作,会受到阳关的暴晒;同时光伏逆变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对箱体内的元器件造成损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逆变防护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

3、所述逆变防护机构包括箱体内部设置的安装室和储液仓,所述安装室的内部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开设有冷却槽,所述储液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冷却槽相连通的循环泵,所述储液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制冷片,所述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干燥盒,所述储液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相连通的抽气泵,所述内壳的内部设置有与干燥盒相连通的喷气座,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内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4、进一步,所述内壳与箱体内壁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内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硅胶片,所述内壳的正面铰接有密封门。

5、进一步,所述冷却槽在内壳中呈蛇形排布,所述冷却槽远离循环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储液仓的回流管。

6、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储液仓的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储液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储液仓的内壁与隔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透气板。

7、进一步,所述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和控制电路,且蓄电池和控制电路均与循环泵、制冷片、抽气泵、散热组件及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8、进一步,所述内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9、进一步,所述散热组件由防护框、防护网和风扇组成,其中防护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扇,且防护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箱体的左侧开设有与散热组件位置相对应的散热口,所述箱体的左侧开设有位于散热组件上下两侧的连通孔。

10、进一步,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箱体顶部固定安装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箱体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干燥盒的内部设置有除湿剂和活性炭板,所述干燥盒的顶部开设有与安装块位置对应的进出口。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通过设置的逆变防护机构,可将逆变器安装在内壳中,并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内壳中的温度变化,在逆变器运行时,可利用循环泵的驱动作用使冷却液在内壳的冷却槽中流动,从而利用内壳的传热效果与逆变器进行热交换,实现一重散热,配合散热组件的作用可使得空气在箱体与内壳之间流动,从而降低内壳外壁的温度实现二重散热,若是内壳中的温度超过预定值,则可使抽气泵储液仓中的冷气输送至内壳中,使冷气直接与逆变器接触,实现三重散热,以便于根据需求调整散热效率,对逆变器进行良好的散热防护。

13、2、该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通过设置的辅助组件,可利用螺栓实现对安装块的拆装操作,以便于在干燥盒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其中的除湿剂和活性炭板进行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逆变防护机构,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与箱体(1)内壁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内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硅胶片,所述内壳(2)的正面铰接有密封门(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5)在内壳(2)中呈蛇形排布,所述冷却槽(5)远离循环泵(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储液仓(02)的回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储液仓(02)的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储液仓(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储液仓(02)的内壁与隔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透气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8)和控制电路(9),且蓄电池(8)和控制电路(9)均与循环泵(4)、制冷片(3)、抽气泵(10)、散热组件(6)及温度传感器(7)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5),所述排气管(1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6)由防护框、防护网和风扇组成,其中防护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风扇,且防护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箱体(1)的左侧开设有与散热组件(6)位置相对应的散热口,所述箱体(1)的左侧开设有位于散热组件(6)上下两侧的连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箱体(1)顶部固定安装的安装块(13),所述安装块(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箱体(1)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干燥盒(11)的内部设置有除湿剂(16)和活性炭板(17),所述干燥盒(11)的顶部开设有与安装块(13)位置对应的进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逆变防护机构,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与箱体(1)内壁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内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硅胶片,所述内壳(2)的正面铰接有密封门(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5)在内壳(2)中呈蛇形排布,所述冷却槽(5)远离循环泵(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储液仓(02)的回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储液仓(02)的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储液仓(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储液仓(02)的内壁与隔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透气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家裴晨阳周连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腾圣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