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线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251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线盒组件,其包括分线盒和活动连接件;所述分线盒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活动对接面,所述活动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间隔板主体,隔板主体两侧具有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活动配合面,所述活动配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对应的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能形成卡接配合,使得所述隔板主体的两侧均能与所述接线盒形成可拆卸连接。本技术通过活动连接件使相邻的分线盒之间形成组装,分线盒排列安装后更加整齐美观,并且在固定完第一个分线盒后,后续安装的其他分线盒可以活动组装在前一分线盒的侧边,无需将其手动定位,方便螺钉固定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连接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分线盒组件


技术介绍

1、分线盒是工业连接器的一个种类,其通常包括集线接口和分线接口,将一股电源或者数据信号通过集线接口输入后,在分线盒的分流转换下可以从分线接口处输出多股电流或者数据信号,从而方便线路的布控,例如大部分建筑通常包含多个区域,利用分线盒可以将主电源线转换成多股次级电源线,再将次级电源线分别引入至需要供电的区域,实现区域化供电。

2、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需要分流的主电源线有时不止一个,因此往往需要将多个分线盒并排安装固定,来增加端口的数量,以实现对多个主电源线的分流,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093248.8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分线盒,该分线盒靠近背部的位置设有供螺钉固定的安装部,在面对多个主电流线时,需要使用螺钉将多个分线盒依次固定在安装基座上,并将分线盒的集线端口与其各自对应的主电流线进行连接。然而在该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由于分线盒是各自独立安装的,一方面施工过程较为麻烦,另一方面在安装过程中分线盒之间容易出现排列不齐的问题,影响设施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线盒组件及其组装结构,该分线盒组件进行安装施工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安装完成后分线盒排列更加整齐、美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分线盒组件,包括分线盒和活动连接件;所述分线盒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活动对接面,所述活动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间隔板主体,隔板主体两侧具有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活动配合面,所述活动配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对应的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能形成卡接配合,使得所述隔板主体的两侧均能与所述分线盒形成可拆卸连接。

4、本技术提供的分线盒组件包括分线盒以及活动连接件,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将分线盒以及活动连接件组装使用,具体地,以一种实施方式为例,首先在分线盒的一侧活动对接面上安装活动连接件,形成延伸单元,所述的延伸单元两侧分别具有活动对接面和活动配合面,当需要并排安装多个分线盒时,首先将第一延伸单元固定在安装基座上,随后使第二延伸单元的活动对接面与第一延伸单元的活动配合面形成配合结构,此时第二延伸单元与第一延伸单元之间处于活动连接状态,随后再使用螺钉将第二延伸单元进行固定,即可进行下一延伸单元的安装,在安装最后一个分线盒时,该分线盒无需与活动连接件形成延伸单元,直接将该分线盒一侧的活动对接面与位于端部的延伸单元的活动配合面进行配合连接即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相邻的分线盒之间通过活动连接件进行组装,可以使整体组装结构排列整齐,提高美观度,并且当第一延伸单元固定在安装基座上之后,可以将第二分线盒活动安装在第一延伸单元侧边,使用螺钉对第二分线盒进行固定时无需手动控制第二分线盒的位置,只需拧紧螺钉即可,而现有技术中安装每个分线盒时都需要手动对分线盒进行定位,导致操作较为麻烦。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由凸出于活动对接面的连接凸块形成,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由凹陷于活动配合面的连接凹槽形成;或者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由凹陷于活动对接面的连接凹槽形成,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由凸出于活动配合面的连接凸块形成。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凸块包括位于连接凸块相对的两侧边的两个限位斜面,在连接凸块的凸出方向上所述的两个限位斜面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斜向延伸,使得连接凸块在凸出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所述连接凹槽包括位于连接凹槽相对两侧壁上的两个配合斜面,在连接凹槽的凹陷方向上所述的两个配合斜面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斜向延伸,使得连接凹槽在凹陷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通过该卡接配合结构可以使得两个互相组装的分线盒之间活动方向受限,使两者不能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分离,而只能沿着活动对接面与活动配合面滑动,方便分线盒与活动连接件之间的组装以及相邻分线盒之间的定位。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由凹陷于活动对接面的连接凹槽形成,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由凸出于活动配合面的连接凸块形成;所述连接凹槽的一端延伸并在分线盒的背侧面上形成开放式接口。通过对连接凹槽延伸方向的设置,分线盒可以由向自身背面方向移动来与活动连接件形成配合,方便分线盒的安装,且当若干个分线盒排列安装完成形成组合结构后,其中某一分线盒可以朝正面方向滑动以实现与组合结构分离,分离的同时不会影响到相邻的其他分线盒。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凸块的一端延伸至隔板主体的边缘部位并与边缘部位齐平。

9、进一步地,所述分线盒还包括设有集线接口的上端部和设有分线接口的下端部。

10、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板的长度大于分线盒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距离。

11、进一步地,所述集线盒本体还包括设置于背侧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

1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分线盒组件形成的分线盒组装结构,该组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分线盒,相邻的分线盒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件;所述活动连接件设置于活动配合面上的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分线盒设置于活动对接面上的第一配合结构形成卡接配合结构,使活动连接件的两侧各与一个分线盒形成可拆卸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分线盒包括设有集线接口的上端部和设有分线接口的下端部,所述隔板主体的上端相对于分线盒的上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位于两侧分线盒的集线接口之间是第一阻隔部,隔板主体的下端相对于分线盒的下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位于两侧分线盒的分线接口之间的第二阻隔部。

14、综上所述,应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通过活动连接件使相邻设置的分线盒之间可以形成组装,在活动连接件的定位作用下,分线盒排列安装后更加整齐美观,并且在固定完第一个分线盒后,后续安装的其他分线盒可以活动组装在前一分线盒的侧边,无需将其手动定位,方便螺钉固定的进行。

16、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使得分线盒之间安装以及拆卸较为方便,尤其是在提高分线盒之间整体性的同时保证了单个分线盒拆卸时不会影响到相邻分线盒。

17、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分线盒组件形成组装结构之后,活动连接件可以形成第一阻隔部和第二阻隔部,阻隔部可以将相邻两分线盒的集线接口或者分线结构隔开,使得通过集线接口或者分线接口外接的线路之间留有保护距离,避免通电过程中接口部位形成的电弧在相邻两分线盒之间传递,同时也可以避免外接线路的绝缘层破损后相互接触导致短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线盒和活动连接件;所述分线盒两侧具有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活动对接面,所述活动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隔板主体,所述隔板主体两侧具有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活动配合面,所述活动配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对应的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能形成卡接配合,使得所述隔板主体的两侧均能与所述分线盒形成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由凸出于活动对接面的连接凸块形成,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由凹陷于活动配合面的连接凹槽形成;或者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由凹陷于活动对接面的连接凹槽形成,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由凸出于活动配合面的连接凸块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块包括位于连接凸块相对的两侧边的两个限位斜面,在连接凸块的凸出方向上所述的两个限位斜面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斜向延伸,使得连接凸块在凸出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所述连接凹槽包括位于连接凹槽相对两侧壁上的两个配合斜面,在连接凹槽的凹陷方向上所述的两个配合斜面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斜向延伸,使得连接凹槽在凹陷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由凹陷于活动对接面的连接凹槽形成,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由凸出于活动配合面的连接凸块形成;所述连接凹槽的一端延伸并在分线盒的背侧面上形成开放式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块的一端延伸至隔板主体的边缘部位并与边缘部位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盒还包括设有集线接口的上端部和设有分线接口的下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体的长度大于分线盒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距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线盒和活动连接件;所述分线盒两侧具有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活动对接面,所述活动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隔板主体,所述隔板主体两侧具有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活动配合面,所述活动配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对应的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能形成卡接配合,使得所述隔板主体的两侧均能与所述分线盒形成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由凸出于活动对接面的连接凸块形成,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由凹陷于活动配合面的连接凹槽形成;或者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由凹陷于活动对接面的连接凹槽形成,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由凸出于活动配合面的连接凸块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线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块包括位于连接凸块相对的两侧边的两个限位斜面,在连接凸块的凸出方向上所述的两个限位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贤蒋振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昌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