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224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包括底板、一号夹持机构、二号夹持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号夹持机构、二号夹持机构,所述一号夹持机构沿底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二号夹持机构沿底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一号夹持机构、二号夹持机构分别设有可往复运动的一号夹板、二号夹板,进而可以实现对聚酰亚胺薄膜互相垂直方向上的双向拉伸;相较于工业化的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本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可以大幅节省生产原料;而相较于小试配方研发常用的双向拉伸装置,本技术夹持方便,不易损伤薄膜,并且可以实现对聚酰亚胺薄膜互相垂直方向上的定量拉伸等优点,在设计上兼顾了低成本性和高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薄膜拉伸设备,具体是指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


技术介绍

1、聚酰亚胺薄膜因其优异的热性能、机械性能、介电性能以及耐化学腐蚀性能被广泛地应用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工电子等各个领域。在聚酰亚胺薄膜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首先将聚酰胺酸溶液通过流延机涂覆到导带上,加热形成自支撑薄膜,然后经过纵向和/或横向拉伸工序,输送到酰亚胺化炉中,高温条件下转化成聚酰亚胺薄膜。相较于涂覆或单向拉伸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经双向拉伸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在热胀缩、热膨胀系数、拉伸强度、模量等多个性能方面表现更加出色。

2、然而,上述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原料,在工艺改进以及新配方的研发阶段,使用成本较高,操作较为繁琐。另外,针板式双向拉伸模具是目前配方研发常用的双向拉伸装置之一,但该装置无法自由改变纵向和横向的拉伸比例,并且在拉伸过程中经常会造成薄膜的破裂。

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操作方便、功能较为齐全的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包括底板、一号夹持机构、二号夹持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号夹持机构、二号夹持机构,所述一号夹持机构沿底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二号夹持机构沿底板前后方向设置;

3、所述一号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一号正反牙丝杠、一号导向杆、一号滑台、一号固定座、一号夹板,所述底板左右侧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所述一号正反牙丝杠依次贯穿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支架,且一号正反牙丝杠两端分别设有一号调节旋钮,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之间设有固定连接的一号导向杆,所述一号正反牙丝杠上设有两个一号滑台,每个所述一号滑台顶部分别设有一号固定座,每个所述一号固定座上分别设有一号夹板;

4、所述二号夹持结构包括第三固定支架、第四固定支架、二号正反牙丝杠、二号导向杆、二号滑台、二号固定座、二号夹板,所述底板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支架、第四固定支架,所述二号正反牙丝杠依次贯穿第三固定支架、第四固定支架、第四固定支架、第三固定支架,且二号正反牙丝杠两端分别设有二号调节旋钮,两个所述第四固定支架之间设有固定连接的二号导向杆,所述二号正反牙丝杠上设有两个二号滑台,每个所述二号滑台顶部分别设有二号固定座,每个所述二号固定座上分别设有二号夹板。

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四边的边缘处分别开设有多个底板减轻孔。

6、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夹板、二号夹板上分别开设有夹板减轻孔。

7、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夹持机构通过第一固定支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夹持机构通过第三固定支架与底板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二号正反牙丝杠位于一号正反牙丝杠的下方。

9、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夹板与二号夹板上分别设有防滑纹路,所述二号夹板与一号夹板处于同一水平面。

10、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导向杆贯穿一号滑台;所述二号导向杆贯穿二号滑台。

11、进一步地,所述一号调节旋钮、二号调节旋钮上分别设有刻度。

12、进一步地,所述一号正反牙丝杠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间隔设置,并在其本体中间位置设有光滑面;所述二号正反牙丝杠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间隔设置,并在其本体中间位置设有光滑面。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所述一号滑台通过一号调节旋钮的控制,可沿一号正反牙丝杠做往复运动,所述二号滑台通过二号调节旋钮的控制,可沿二号正反牙丝杠做往复运动,所述一号夹板、二号夹板用于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固定,进而可以实现对聚酰亚胺薄膜互相垂直方向上的双向拉伸;相较于工业化的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本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可以大幅节省生产原料;而相较于小试配方研发常用的双向拉伸装置,本技术夹持方便,不易损伤薄膜,并且可以实现对聚酰亚胺薄膜互相垂直方向上的定量拉伸等优点,在设计上兼顾了低成本性和高操作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一号夹持机构(3)、二号夹持机构(5),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号夹持机构(3)、二号夹持机构(5),所述一号夹持机构(3)沿底板(1)左右方向设置,所述二号夹持机构(5)沿底板(1)前后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四边的边缘处分别开设有多个底板减轻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夹板(308)、二号夹板(508)上分别开设有夹板减轻孔(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夹持机构(3)通过第一固定支架(301)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夹持机构(5)通过第三固定支架(501)与底板(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正反牙丝杠(504)位于一号正反牙丝杠(304)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夹板(308)与二号夹板(508)上分别设有防滑纹路,所述二号夹板(508)与一号夹板(308)处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导向杆(305)贯穿一号滑台(306);所述二号导向杆(505)贯穿二号滑台(5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调节旋钮(303)、二号调节旋钮(503)上分别设有刻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正反牙丝杠(304)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间隔设置,并在其本体中间位置设有光滑面;所述二号正反牙丝杠(504)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间隔设置,并在其本体中间位置设有光滑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一号夹持机构(3)、二号夹持机构(5),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号夹持机构(3)、二号夹持机构(5),所述一号夹持机构(3)沿底板(1)左右方向设置,所述二号夹持机构(5)沿底板(1)前后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四边的边缘处分别开设有多个底板减轻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夹板(308)、二号夹板(508)上分别开设有夹板减轻孔(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夹持机构(3)通过第一固定支架(301)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夹持机构(5)通过第三固定支架(501)与底板(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正反牙丝杠(504)位于一号正反牙丝杠(304)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栋熊武朱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达亿星电子化工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