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03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及工艺,其中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型装置包括多层斜网流浆箱、多组布浆器、多组负压脱水箱、预刺机构、转移机构以及水刺机构。而高克重无纺布采用上述装置,通过逐层铺设以及分区域脱水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现有高克重无纺布容易分离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1、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简称:pet)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

2、现有的湿法生产高克重无纺布的方式通常是先分别成型一层低克重的无纺布,然后通过后续的水刺的形式将多层低克重的无纺布复合在一起以形成高克重的无纺布。

3、然而,该种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高克重无纺布无论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4、1.多层低克重的无纺布在复合前已经初步成型,其纤维网已经基本稳定,因此在复合成高克重的无纺布后,即使经过水刺处理,每层低克重的无纺布的自身结构任然比较稳定,导致复合的高克重无纺布其内部的层次任然分明,最终导致高克重无纺布极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分层、剥离的现象。

5、2.现有的多层低克重无纺布复合成型方式,为保证复合强度,即维系复合强度的纤维能够同时穿刺通过多层低克重无纺布,就要求底布的纤维为长纤维,则该种方式下对于纤维长度的限制较多,且容易导致复合后的无纺布上、下两面的物理特性不统一,影响无纺布的质量。

6、另外,在存在上述诸多问题的前提下,之所以不采用高克重无纺布一步成型的生产方式,主要原因则在于在高克重无纺布成型过程中,如果一次性铺设浆料太厚,则成型时浆料脱水时间需要大大延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同时,浆料一次铺设过厚,则在脱水时,负压穿透不均匀,无法做到均匀脱水,最终会导致无纺布各区域厚度不均匀,同样会影响无纺布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及工艺,在解决多层无纺布复合所导致的问题的同时,还实现了高克重无纺布在一步成型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包括

4、多层斜网流浆箱,逐层叠放出浆管束,叠加罩设于成型网上表面,以在运转的成型网上逐层铺设浆料;

5、多组布浆器,与所对应的斜网流浆箱相连通,以向对应的斜网流浆箱中泵送纤维浆料;

6、多组负压脱水箱,设置于成型网下方,且每组负压脱水箱的负压口隔着成型网正对所对应的斜网流浆箱的出浆口,以对成型网上铺设的浆料层实施分区的独立脱水;

7、预刺机构,设置于脱水后无纺布的移出侧,以对脱水后的无纺布实施预刺处理;

8、转移机构,设置于预刺机构后方,以将成型网上预刺后的无纺布转移出成型网;

9、水刺机构,设置于转移机构的输出侧,以对转移出的无纺布实施最终的水刺复合。

10、优选的,所述布浆器为等压布浆器。

11、优选的,所述布浆器与斜网流浆箱之间还设置有混合室。

12、优选的,所述斜网流浆箱包括流道,所述流道的出浆口设置有一块上唇板。

13、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工艺,包括

14、s1浆料制备:将无纺布制作所需原料于制浆系统中制备完成,并通过输送泵输送至布浆器,具体原料包括纤维长度在0.8~2.5mm的木浆纤维,纤维长度在6~12mm之间的黏胶纤维和天丝纤维以及水,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制成浓度为0.1~0.03%的浆水混合物,其中浆料中木浆纤维与黏胶纤维和天丝纤维的质量比为6:4~8:2之间;

15、s2上浆/脱水预成型:通过布浆器向斜网流浆箱中泵入浆料,随即浆料进入斜网流浆箱中,并从出浆口中流出,浆料均匀的铺设在移动的成型网上,在铺设成型过程中,因为多层斜网浆料箱的出浆口具有梯次的罩设在成型网上,使得成型网上的无纺布厚度由成型网的进入侧至移出侧逐层加厚;同时,当一层斜网流浆箱在成型网上铺设浆料后,位于该层斜网流浆箱下方与之对应的负压脱水箱随即通过负压将该区域铺设的浆料脱水,该区域以较薄的浆料铺设厚度达到无纺布的快速脱水以及均匀的预成型的效果,随后该预成型的无纺布跟随移动的成型网移动至后方的一层斜网流浆箱的出浆口下方,此时该层斜网流浆箱也在持续流出浆料,随着已经预成型的无纺布跟随成型网的进入,浆料在该预成型的无纺布表面均匀铺设较薄的一层浆料,而在浆料铺开过程中,位于该层斜网流浆箱下方的负压脱水箱对经过该区域的浆料实施同步脱水,实现对较薄浆料层的脱水,如此往复,每一组处于后方的斜网流浆箱所铺设的浆料均位于已经脱水预成型的无纺布上,而随着多层较薄无纺布的预成型复合,无纺布的厚度也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所需厚度为止;

16、s3预刺:已经经过初步复合后的无纺布随即在成型网的带动下经过预刺机构,预刺机构随即对无纺布实施预刺处理,以使多层克重较低的无纺布中的纤维能够更好的缠结在一起;

17、s4转移/水刺:无纺布经过预刺处理后,通过转移机构转移至后方的水刺机构处进行正式水刺处理,实现无纺布的最终缠结。

18、优选的,步骤s2中,成型网的车速在110~130m/min。

19、优选的,步骤s2中,每一层斜网流浆箱在所在区域所铺设的浆料所形成无纺布的规格为20~60g/m2。

20、优选的,步骤s2中,负压脱水箱的负压范围在-10~-50kpa之间。

21、优选的,步骤s3中,预刺为物理水刺缠结法,压力在10~50kg之间。

22、优选的,步骤s4中,正式水刺的压力在30~100kg之间。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方案在进行较重克重的无纺布生产时,实施了低克重的每层无纺布的逐层铺设一体成型的工艺,本方案相较于传统的每层低克重无纺布单独预成型再复合的区别在于,每层低克重无纺布的浆料都是直接铺设在上一层的低克重无纺布表面,而上一层低克重无纺布在没有经过预成型针刺的情况下,其纤维结构仍然处于较为疏散无缠结的状态,当新的浆料铺设上去后,上、下层之间的纤维仍然具备较好结合性,保证了分层铺设成型后无纺布的整体性,避免了如传统生产方式成型的高克重无纺布容易分层的问题。另外,本方案中对于每个区域铺设的浆料都实施分区域的独立脱水,而每个区域所铺设的浆料均较少,因此能够极大的提升脱水效率,保证脱水后无纺布的均匀性,进而在保证高克重无纺布生产质量的同时,还保证了生产速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浆器为等压布浆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浆器与斜网流浆箱之间还设置有混合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网流浆箱包括流道,所述流道的出浆口设置有一块上唇板。

5.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工艺,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进行生产,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成型网的车速在110~130m/min。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每一层斜网流浆箱在所在区域所铺设的浆料所形成无纺布的规格为20~60g/m2。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负压脱水箱的负压范围在-10~-50kpa之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预刺为物理水刺缠结法,压力在10~50kg之间。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正式水刺的压力在30~100kg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浆器为等压布浆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浆器与斜网流浆箱之间还设置有混合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网流浆箱包括流道,所述流道的出浆口设置有一块上唇板。

5.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工艺,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进行生产,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多层斜网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骅吴峰高松盛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美宇湿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