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高黏改性沥青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697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高黏改性沥青及制备方法,所述高黏沥青改性剂由以下原料制成:聚醚嵌段酰胺30‑40份、氟硅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10‑20份、Atlac 430环氧双酚A乙烯基树脂5‑10份、双(1‑乙烯基咪唑‑2‑)酮2‑4份、2,4‑二氨基‑6‑二烯丙氨基‑1,3,5‑三嗪1‑3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3‑5份、五氧化二磷0.3‑0.6份、多聚磷酸0.1‑0.3份、对甲苯磺酸1‑2份、润滑剂0.5‑1份、增容剂0.8‑1.6份、环保增塑剂0.8‑1.2份、抗氧剂0.2‑0.7份。采用该改性剂的沥青回弹性和耐高低温性能好,存储稳定性佳,黏附性等级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高黏改性沥青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对公路路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沥青路面具有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等优点。然而,普通的沥青由于易脆裂,高温下容易软化等缺点,容易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出现损伤,对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产生了严重影响。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高黏改性沥青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2、高黏改性沥青通过增强沥青结合料与骨料的粘结力,可显著提高沥青的路用性能,确保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然而,现有的高黏沥青改性剂或多或少存在融点较高,不易溶解分散,耐候性差等缺点,使得制成的高黏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极差,运输过程中易发生相分离、橡胶结块,回弹性和高低温性能欠佳等问题,离析很难满足≤2.5℃的国家标准要求。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111961344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主剂为40~60份,增黏树脂为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聚醚嵌段酰胺30-40份、氟硅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10-20份、Atlac 430环氧双酚A乙烯基树脂5-10份、双(1-乙烯基咪唑-2-)酮2-4份、2,4-二氨基-6-二烯丙氨基-1,3,5-三嗪1-3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3-5份、五氧化二磷0.3-0.6份、多聚磷酸0.1-0.3份、对甲苯磺酸1-2份、润滑剂0.5-1份、增容剂0.8-1.6份、环保增塑剂0.8-1.2份、抗氧剂0.2-0.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聚醚嵌段酰胺30-40份、氟硅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10-20份、atlac 430环氧双酚a乙烯基树脂5-10份、双(1-乙烯基咪唑-2-)酮2-4份、2,4-二氨基-6-二烯丙氨基-1,3,5-三嗪1-3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3-5份、五氧化二磷0.3-0.6份、多聚磷酸0.1-0.3份、对甲苯磺酸1-2份、润滑剂0.5-1份、增容剂0.8-1.6份、环保增塑剂0.8-1.2份、抗氧剂0.2-0.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hp-136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环氧大豆油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容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侯相深崔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路高科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