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945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套设有移动块,所述环形槽的上端面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竖轴,所述竖轴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接件,所述移动块的上端面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表面套设有齿轮。本技术在充电桩本体受到撞击时,可以对充电桩本体进行旋转,对其位置进行转移,从而削弱、躲避撞击力,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具体为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1、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为了达到电动汽车的持续高效行驶,在电动汽车的进行电能补充时,需要采用充电桩实现电能高效快速的补给,减少电能补充的耗时。

2、现有的充电桩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着充电桩不能被很好的保护,不具备防撞的功能。

3、现有中国专利cn218228683u一种防撞击的充电桩通过设置有基台、护栏和推送杆之间的多重防护,提升了对充电桩本体的保护作用,降低速度过快的冲撞物撞击充电桩本体的几率,但是,该充电桩不设有躲避结构,当充电桩的边侧受到撞击时,只能对外力进行削弱和缓冲,无法直接避开撞击力,一旦撞击力达到缓冲结构的缓冲上限,不但无法对充电桩进行保护,还会造成缓冲结构损坏,充电桩整体的防撞效果不好,当冲击力过大时,甚至会出现彻底毁坏、失去原有的缓冲效果,并需要浪费人力物力对其进行修理更换,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该充电桩不设有躲避结构,当充电桩的边侧受到撞击时,只能对外力进行削弱和缓冲,无法直接避开撞击力,一旦撞击力达到缓冲结构的缓冲上限,不但无法对充电桩进行保护,还会造成缓冲结构损坏,充电桩整体的防撞效果不好,当冲击力过大时,甚至会出现彻底毁坏、失去原有的缓冲效果,并需要浪费人力物力对其进行修理更换,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套设有移动块,所述环形槽的上端面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竖轴,所述竖轴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接件,所述移动块的上端面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表面套设有齿轮,所述空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销轴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外表面的两侧均匀安装有多个可伸缩套杆,所述可伸缩套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可伸缩套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3、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外表面的两侧设置有充电枪头,所述充电枪头与所述充电桩本体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防护板外表面中间的上方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下方设置有竖槽。

4、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卡块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齿轮相配适。

5、优选的,所述可伸缩套杆包括粗套管和细套杆,且所述细套杆卡入所述粗套管的内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下端面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销轴的下端面与所述空腔的底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机和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电机、竖轴、电动推杆、卡块、压力传感器,当充电桩本体受到外力撞击时,压力传感器测得压力,plc控制器可以控制电动推杆和电机工作,电动推杆工作带动卡块离开齿轮的外表面,解除对齿轮的限位,充电桩本体可以发生旋转,对撞击力进行削弱和避让,电机工作带动竖轴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件以竖轴为圆心发生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在环形槽的内侧进行转动,对充电桩本体进行转移,从而对撞击力进行躲避,该技术在充电桩本体受到撞击时,可以对充电桩本体进行旋转,对其位置进行转移,从而削弱、躲避撞击力,提高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槽(2),所述环形槽(2)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外表面套设有移动块(6),所述环形槽(2)的上端面设置有活动腔(15),所述活动腔(15)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方形槽(12),所述方形槽(12)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竖轴(14),所述竖轴(14)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接件(11),所述移动块(6)的上端面安装有移动座(7),所述移动座(7)的内部设置有空腔(8),所述空腔(8)的内部设置有销轴(9),所述销轴(9)的外表面套设有齿轮(10),所述空腔(8)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壁安装有电动推杆(17),所述电动推杆(17)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18),所述销轴(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本体(5),所述充电桩本体(5)外表面的两侧均匀安装有多个可伸缩套杆(21),所述可伸缩套杆(21)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19),所述可伸缩套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的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5)外表面的两侧设置有充电枪头,所述充电枪头与所述充电桩本体(5)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防护板(4)外表面中间的上方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下方设置有竖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7)与所述卡块(18)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8)与所述齿轮(10)相配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套杆(21)包括粗套管和细套杆,且所述细套杆卡入所述粗套管的内侧,所述弹簧(19)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桩本体(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9)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板(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6)的下端面与所述连接件(1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销轴(9)的下端面与所述空腔(8)的底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7)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0)、电机(13)和电动推杆(17)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用防撞的充电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槽(2),所述环形槽(2)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外表面套设有移动块(6),所述环形槽(2)的上端面设置有活动腔(15),所述活动腔(15)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方形槽(12),所述方形槽(12)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竖轴(14),所述竖轴(14)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接件(11),所述移动块(6)的上端面安装有移动座(7),所述移动座(7)的内部设置有空腔(8),所述空腔(8)的内部设置有销轴(9),所述销轴(9)的外表面套设有齿轮(10),所述空腔(8)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壁安装有电动推杆(17),所述电动推杆(17)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18),所述销轴(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本体(5),所述充电桩本体(5)外表面的两侧均匀安装有多个可伸缩套杆(21),所述可伸缩套杆(21)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19),所述可伸缩套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的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归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豪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