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交流补偿方法、装置、汽车、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88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语音交流补偿方法、装置、汽车、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语音增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待处理语音信号输入至自适应反馈抑制模块,得到自适应反馈抑制模块输出的第一中间信号;自适应反馈抑制模块用于去除待处理语音信号中的扬声器信号;将第一中间信号输入至语音增强神经网络,得到语音增强神经网络输出的第二中间信号;语音增强神经网络用于基于第一中间信号对待处理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和混响;将第二中间信号输入至随噪补偿模块,得到随噪补偿模块输出的增强语音信号;随噪补偿模块用于根据背景噪声调整第二中间信号的音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传统信号处理方式加神经网络,能够实现低时延的语音交流补偿增强,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语音增强,尤其涉及语音交流补偿方法、装置、汽车、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语音增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在车载语音系统。车内乘员间交流的难易与舒适程度,与车型、大小、噪声水平以及乘员间的相对位置等因素高度相关。大型乘用车比如mpv相比于4座轿车,其前后排的沟通问题更为突出;敞篷跑车邻座间的沟通问题,较封闭式车辆更为突出;车辆运行在120km/h与30km/h时相比,驾驶员对后座的沟通更为困难;在隔音设计糟糕的车型中说话沟通,较隔音设计优秀的车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噪声的存在以及语音的衰减,根据lombard心理声学效应,乘客会自然的根据当前的语音信噪比进行随噪音量补偿,但是长时间的沟通无疑还是会加重乘客的疲劳感。

2、早期的车内对讲系统使用头戴式耳麦,以手动开关的方式进行交流补偿。这类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对系统的啸叫、降噪、声场定位等要求较低,容易实现低时延的传声增强。但是这类系统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且头戴式设备对驾驶安全性、舒适性都有负面影响。

3、目前市面上汽车搭载的车内交流补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语音交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交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中间信号输入至随噪补偿模块,得到所述随噪补偿模块输出的增强语音信号之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语音交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增强语音信号依次输入至移频调相模块和半波整流模块之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交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中间信号输入至语音增强神经网络,得到所述语音增强神经网络输出的第二中间信号,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语音交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语音交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交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中间信号输入至随噪补偿模块,得到所述随噪补偿模块输出的增强语音信号之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语音交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增强语音信号依次输入至移频调相模块和半波整流模块之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交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中间信号输入至语音增强神经网络,得到所述语音增强神经网络输出的第二中间信号,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语音交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处理语音信号输入至自适应反馈抑制模块,得到所述自适应反馈抑制模块输出的第一中间信号,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昊韵方义郭如雪
申请(专利权)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