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6811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技术涉及菌种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料系统;包括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第一输送线设置有接料端和出料端,接料端通过连接接种罐的出料口,可承接经由接种罐的出料口通出的物料,出料端朝远离接种罐的方向延伸,可将物料朝远离接种罐的方向导向,并将物料进行输出,第二输送线与出料端连接,第二输送线可供承接物料的托盘放置,第二输送线将托盘输送至出料端的下方时,可承接出料端输出的物料,进而实现物料的自动承接,托盘承接物料后,再通过人工将承接物料的托盘搬出第二输送线即可;通过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的设置,可实现接种罐通出物料远离接种罐的自动承接,进而优化工人的工作环境,为物料的承接提供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菌种培养,尤其是涉及一种下料系统


技术介绍

1、白僵菌是一种广谱性的昆虫病原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中防治多种害虫。白僵菌接种前,需首先通过液体发酵获得大量的白僵菌菌丝体或者芽生孢子,然后将其接种到固体基质上进行固体发酵,在基质表面产生大量的与天然侵染体相似的气生分生孢子。白僵菌的固体发酵主要通过混合接种设备进行。

2、现有白僵菌培养接种设备主要包括菌液罐、固体培养基罐和混料装置,菌液罐和固体培养基罐分别向混料装置通入白僵菌液和稻壳、麦麸等接种物料,最终通过混料装置的混料即可实现对白僵菌的接种。

3、白僵菌经过混料装置接种后,需要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培养,在培养前,需要将接种后的白僵菌放于培养基中。现有一般直接通过人工手持托盘,通过托盘于混料装置的出料口承接接种后的白僵菌物料,但由于混料装置的工作时的温度较高,导致人工承接白僵菌物料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容易造成人体不适,对白僵菌物料的承接工作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下料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在接种罐的出料口承接接种后的白僵菌物料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下料系统,包括:

3、第一输送线,设置有接料端和出料端,所述接料端用于连接所述接种罐的出料口,承接经由所述接种罐的出料口通出的物料,所述出料端朝远离所述接种罐的方向延伸,用于输出所述第一输送线输送的物料;

4、第二输送线,与所述出料端连接;

5、托盘,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并能够在所述第二输送线的驱使下沿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移动,所述托盘用于承接所述出料端输出的物料。

6、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支撑架和输送带,所述支撑架供于支撑于地面,所述接料端和所述出料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所述输送带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并延伸至所述接料端和所述出料端,用于承接并输送所述接种罐的出料口通出的物料。

7、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线还包括接料斗,所述接料斗固定于所述接料端,用于将所述接种罐的出料口通出的物料导向所述输送带。

8、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线还包括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出料端,所述出料斗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二输送线的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出料端输出的物料导向所述第二输送线。

9、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线还包括栏料板,所述栏料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架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

10、可选地,下料系统还包括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包括喷头,所述喷头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下侧,用于向所述输送带的下表面喷淋清洗液。

11、可选地,所述清洗单元还包括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固定于所述支撑架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下侧,所述喷头固定于所述承接槽的内壁,所述承接槽用于承接所述喷头喷淋的清洗液。

12、可选地,所述清洗单元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于所述承接槽并用于连接排水沟,用于将所述承接槽的清洗液导向所述排水沟。

13、可选地,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承接槽的内部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侧。

14、可选地,所述承接槽的底壁设置有导水斜面,所述导水斜面朝所述出水管的方向倾斜延伸。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下料系统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托盘,第一输送线设置有接料端和出料端,接料端通过连接接种罐的出料口,可承接经由接种罐的出料口通出的物料,出料端朝远离接种罐的方向延伸,可将物料朝远离接种罐的方向导向,并将物料进行输出,第二输送线与出料端连接,第二输送线可供承接物料的托盘放置,第二输送线将托盘输送至出料端的下方时,可承接出料端输出的物料,进而实现物料的自动承接,托盘承接物料后,再通过人工将承接物料的托盘搬出第二输送线即可;

16、通过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的设置,可实现接种罐通出物料远离接种罐的自动承接,进而优化工人的工作环境,为物料的承接提供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系统,用于接种罐接种后的白僵菌物料的下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支撑架和输送带,所述支撑架供于支撑于地面,所述接料端和所述出料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所述输送带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并延伸至所述接料端和所述出料端,用于承接并输送所述接种罐的出料口通出的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还包括接料斗,所述接料斗固定于所述接料端,用于将所述接种罐的出料口通出的物料导向所述输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还包括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出料端,所述出料斗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二输送线的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出料端输出的物料导向所述第二输送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还包括栏料板,所述栏料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架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包括喷头,所述喷头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下侧,用于向所述输送带的下表面喷淋清洗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单元还包括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固定于所述支撑架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下侧,所述喷头固定于所述承接槽的内壁,所述承接槽用于承接所述喷头喷淋的清洗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单元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于所述承接槽并用于连接排水沟,用于将所述承接槽的清洗液导向所述排水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承接槽的内部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槽的底壁设置有导水斜面,所述导水斜面朝所述出水管的方向倾斜延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系统,用于接种罐接种后的白僵菌物料的下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支撑架和输送带,所述支撑架供于支撑于地面,所述接料端和所述出料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所述输送带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并延伸至所述接料端和所述出料端,用于承接并输送所述接种罐的出料口通出的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还包括接料斗,所述接料斗固定于所述接料端,用于将所述接种罐的出料口通出的物料导向所述输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还包括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出料端,所述出料斗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二输送线的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出料端输出的物料导向所述第二输送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还包括栏料板,所述栏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赵东容王永久戈媛媛常红青邓春生陈兴甲唐桂林胡全红龚雪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兴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