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721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的卡箍单元,所述卡箍单元能够将抱杆固定在三管塔柱上;所述卡箍单元包括第一箍件、第二箍件、连接件和固定件,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能够抱箍住三管塔柱,所述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上均设有用于环抱三管塔柱的弧形缺口;所述连接件与第二箍件连接,固定件能够将抱杆固定在连接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抱杆在三管塔塔身上的任意角度安装,使抱杆上固定的通信设备更好的工作,同时连接件上设置有腰形的上连接孔,增强连接件和第二箍件之间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根据第二箍件的上安装孔的位置作微调,避免因生产出现的误差导致的零件无法匹配使用的情况,降低工件废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器材,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通信网络多网共存,同站址需要安装多种网络设备,现网天馈安装平台严重不足。新建站址受成本、物业等因素影响施展缓慢,合路天馈投资巨大,且替换下来的天线可利用的旧场景较少,所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对存量站进行改造成为现阶段基站建设的首要问题。同时随着通信网络向5g演进,从早期满足用户单一网络需求到现阶段安全、经济、美观等多元化城市要求,铁塔也由传统塔型向典型的三管塔等共享方案转变。

2、现有通信设备安装于三管塔一般采用三种安装方式:一是使用钢扎带将设备捆绑在三管塔上,采用这种安装方式时,钢扎带的承重较小,只能用于固定轻设备,固定重设备的时候存在安全隐患;二是根据三管塔定制钢带,焊接成设备安装平台,安装到三管塔上,采用这种方式固定时,虽然解决了承重小的问题,但是由于三管塔方案种类繁多,在每个三管塔安装前都需要测量,存在定制周期长,加工繁琐的问题;三是根据三管塔柱尺寸定制两片钢抱箍,然后将抱杆安装在三管塔柱上,这种方法定制周期长,且适用范围小。此外,在进行大批量的三管塔安装时,每一个三管塔都要进行焊接,效率缓慢,且通过焊接形成的安装平台,自重较大,抗腐蚀性差,需要频繁上塔维护,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与安全隐患。

3、因此,急需研制一种能够灵活安装抱杆在三管塔柱的安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该装置通过三管塔柱上不同高度的卡箍单元将抱杆固定在三管塔柱上,能够实现抱杆在三管塔塔身上的安装,使抱杆上的通信设备更好的工作,同时连接件上设置有腰形的上连接孔,增强连接件和第二箍件之间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根据第二箍件的上安装孔的位置作微调,避免因生产出现的误差导致的零件无法匹配使用的情况,降低工件废品率。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的卡箍单元,所述卡箍单元能够将抱杆固定在三管塔柱上;所述卡箍单元包括第一箍件、第二箍件、连接件和固定件,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能够抱箍住三管塔柱,所述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上均设有用于环抱三管塔柱的弧形缺口;所述连接件与第二箍件连接且连接件能够绕第二箍件左右旋转以调整抱杆安装角度,固定件能够将抱杆固定在连接件上。

4、所述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包括两组卡箍单元,两组卡箍单元位于同一根三管塔柱上的不同高度位置。

5、所述第一箍件为双层结构,其包括第一上横板和第一下横板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竖板连接,第一竖板上设有第一锁紧孔。

6、所述第二箍件为双层结构,其包括第二上横板和第二下横板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二竖板连接,第二竖板上设有第二锁紧孔。

7、所述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的弧形缺口在安装时均朝向三管塔柱,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之间通过通丝杆固定在三管塔柱上。

8、所述连接件为双层结构,包括横部和竖部,横部为开口结构并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的上连接孔,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的下连接孔,竖部为u型结构,其侧面设有至少两个的固定孔。

9、所述顶板上设有三个上连接孔,其中一个为圆形孔,两个为腰形孔,腰形孔位于圆形孔两侧。

10、所述底板上设有一个下连接孔,下连接孔为圆形孔。

11、所述第二箍件上设有与上连接孔相匹配的上安装孔以及与下连接孔相匹配的下安装孔。

12、所述固定件为u型结构并通过螺栓将抱杆固定在连接件的竖部上。

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件上设置有腰形的上连接孔,增强连接件和第二箍件之间稳定性的同时,避免因生产出现的误差导致的零件无法匹配使用的情况,降低工件废品率,同时由于三管塔柱是倾斜设置的,本装置还能够根据第二箍件的上安装孔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调整抱杆位置,进而使得抱杆能够与地面保持垂直关系,保证通讯信号;

15、2、本专利技术提供双层结构的第一箍件、第二箍件,相对于实心的单层结构的第一箍件、第二箍件,所用材料少,极大的减少卡箍的整体重力,减少安装人员爬上三管塔时携带的负重;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通过通丝杆进行连接,使得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将三管塔柱环抱住,在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上均采用螺母进行固定,使得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均产生了向三管塔柱中心的夹紧力,增加了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的稳定性和承受力上限;

16、3、本专利技术为组装结构,相比于焊接,不需要在三管塔塔身上产生焊点,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免去频繁维护的繁琐,且安装方便,更换零部件简单,极大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

17、4、本专利技术各零部件采用钣金件与螺栓螺母的组合装配形式,具有用料少、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加工效率高的特点,能够减少企业对抱杆安装结构的生产成本,并缩短抱杆安装结构的生产周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的卡箍单元,所述卡箍单元能够将抱杆固定在三管塔柱上;所述卡箍单元包括第一箍件、第二箍件、连接件和固定件,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能够抱箍住三管塔柱,所述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上均设有用于环抱三管塔柱的弧形缺口;所述连接件与第二箍件连接且连接件能够绕第二箍件左右旋转以调整抱杆安装角度,固定件能够将抱杆固定在连接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包括两组卡箍单元,两组卡箍单元位于同一根三管塔柱上的不同高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箍件为双层结构,其包括第一上横板和第一下横板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竖板连接,第一竖板上设有第一锁紧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箍件为双层结构,其包括第二上横板和第二下横板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二竖板连接,第二竖板上设有第二锁紧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的弧形缺口在安装时均朝向三管塔柱,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之间通过通丝杆固定在三管塔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双层结构,包括横部和竖部,横部为开口结构并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的上连接孔,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的下连接孔,竖部为U型结构,其侧面设有至少两个的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三个上连接孔,其中一个为圆形孔,两个为腰形孔,腰形孔位于圆形孔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一个下连接孔,下连接孔为圆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箍件上设有与上连接孔相匹配的上安装孔以及与下连接孔相匹配的下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U型结构并通过螺栓将抱杆固定在连接件的竖部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的卡箍单元,所述卡箍单元能够将抱杆固定在三管塔柱上;所述卡箍单元包括第一箍件、第二箍件、连接件和固定件,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能够抱箍住三管塔柱,所述第一箍件和第二箍件上均设有用于环抱三管塔柱的弧形缺口;所述连接件与第二箍件连接且连接件能够绕第二箍件左右旋转以调整抱杆安装角度,固定件能够将抱杆固定在连接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包括两组卡箍单元,两组卡箍单元位于同一根三管塔柱上的不同高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箍件为双层结构,其包括第一上横板和第一下横板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一竖板连接,第一竖板上设有第一锁紧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箍件为双层结构,其包括第二上横板和第二下横板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二竖板连接,第二竖板上设有第二锁紧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塔柱抱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晓宇宗孟杰陈海鹰朱宝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七友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