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摄像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摄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614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结构,包括:外框组件与移动组件。外框组件包括框体与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框体,框体的内侧面的边角具有线性滑槽,线性滑槽的槽底为弧面槽底。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座、磁性组与多个滚珠,移动座组装于框体内,磁性组设置于移动座,磁性组对应于第一驱动件,移动座的外侧面的边角具有线性凹槽,线性凹槽对应于线性滑槽,线性凹槽的槽口小于线性滑槽的槽口,多个滚珠的表面抵靠于线性凹槽内与线性滑槽的弧面槽底。其中,第一驱动件驱动磁性组带动移动座移动,移动座抵靠着多个滚珠滑动于线性滑槽的弧面槽底,移动座的转动弧度相同于弧面槽底的弧度。本申请的移动座通过滚珠可于弧面槽底上下滑动或转动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的摄像的,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的摄像结构


技术介绍

1、摄像装置通常具有防手振的机构,用户于手握持拍摄装置进行影像拍摄时,用户手持拍摄装置会有不稳的晃动或振动的情况,而造成拍摄影像的影响,而光学防手振的技术可对于影像的光线进行补偿,而得到质量良好的拍摄影像。然,习知技术采用滚珠类型的防抖设计,滚珠配合滚动于凹槽内,但滚珠的滚动方向会受到凹槽的槽口方向的限制。若要设计多方向移动的防抖的移动结构,则需要提供多个滚珠与多个方向的凹槽结构,同时又要避免结构造成的移动方向限制,如此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设计会受到空间以及结构方向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结构,其通过框体内侧的线性滑槽的设计能提供滚珠多个方向的位移,以解决摄像结构的移动方向受到内部结构设计的空间限制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提供了一种摄像结构,包括:外框组件与移动组件。外框组件,包括框体与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框体,框体的内侧面具有线性滑槽,线性滑槽的槽底为弧面槽底;以及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座、第二驱动件与多个滚珠,移动座组装于框体内,第二驱动件设置于移动座,第二驱动件对应于第一驱动件,移动座的外侧面具有线性凹槽,线性凹槽对应于线性滑槽,线性凹槽的槽口小于线性滑槽的槽口,多个滚珠的表面抵靠于线性凹槽内与线性滑槽的弧面槽底;其中,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二驱动件带动移动座移动,移动座抵靠着多个滚珠滑动于线性滑槽的弧面槽底,移动座的转动弧度相同于弧面槽底的弧度。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更包括升降线圈,升降线圈设置于框体的一侧,第二驱动件更包括升降第二驱动件,升降第二驱动件设置于移动座,升降第二驱动件对应于升降线圈的内侧,升降线圈驱动升降第二驱动件带动移动座升降位移。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更包括两个转动线圈,两个转动线圈分别设置于框体的相对两侧,第二驱动件更包括两个转动第二驱动件,两个转动第二驱动件分别设置于移动座的相对两侧,两个转动第二驱动件对应于两个转动线圈,两个转动线圈驱动两个转动第二驱动件带动移动座转动位移。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转动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并排设置,两个转动第二驱动件互相对应的磁极不同。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性滑槽具有两个,两个线性滑槽分别位于框体的内侧面的两处边角,移动座相对于框体转动,移动座的转动中心至两个线性滑槽的弧面槽底的距离相同。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座的线性凹槽为v型凹槽,多个滚珠置于线性凹槽内,多个滚珠的表面分别抵接于线性凹槽的两侧槽壁。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滚珠与线性凹槽之间为两点接触,每个滚珠与弧面槽底之间为单点接触。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性凹槽包括凹槽槽底与两个槽壁,凹槽槽底位于两个槽壁之间,两个槽壁自凹槽槽底的两侧朝向框体以及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多个滚珠的表面分别抵接于线性凹槽的两个槽壁,多个滚珠与凹槽槽底之间具有间隔。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性滑槽还包括两个滚珠限位壁,两个所述两个滚珠限位壁位于弧面槽底的两侧,两个所述滚珠限位壁自所述弧面槽底的两侧朝向所述移动座以及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框组件更包括两个平移磁性件,两个平移磁性件设置于框体的内侧远离线性滑槽的边角,移动组件更包括承载座与两个平移线圈,承载座设置于移动座,两个平移线圈设置于承载座的两个边角,两个平移线圈对应于两个平移磁性件,两个平移线圈与两个平移磁性件互相作用,两个平移线圈带动承载座水平位移。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环设于框体与承载座之间,弹性件具有两个第一固定部与两个第二固定部,两个第一固定部位于弹性件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固定部位于弹性件的另外相对两侧,两个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框体,两个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承载座。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框体的内侧远离线性滑槽的边角具有承载平台,两个平移磁性件置放于承载平台,移动座的部分凸出于承载平台的下方,承载平台位于移动座的移动路径上。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包括电性组件,电性组件位于外框组件与移动组件的下方,电性组件位于框体内,电性组件电性连接于第一驱动件,电性组件更包括感应件与软性电路板,感应件对应于移动座,软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于感应件,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框体的外侧,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后,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分成两边沿着框体的侧边延伸。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座相对于电性组件的一面具有第一凹口,框体相对于电性组件的一面具有第二凹口,移动座的第一凹口与框体的第二凹口互相对应,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依序通过移动座的第一凹口与框体的第二凹口。

17、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结构,其移动座组装于框体内,移动座的外侧面的边角具有线性凹槽,框体的内侧面的边角具有线性滑槽,线性滑槽的槽底为弧面槽底,线性凹槽对应于线性滑槽,多个滚珠的表面抵靠于线性凹槽内与线性滑槽的弧面槽底,其中移动座抵靠着多个滚珠滑动与转动于线性滑槽的弧面槽底,移动座的转动弧度相同于弧面槽底的弧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更包括升降线圈,所述升降线圈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一侧,第二驱动件更包括升降磁性组,所述升降磁性组设置于所述移动座,所述升降磁性组对应于所述升降线圈的内侧,所述升降线圈驱动所述升降磁性组带动所述移动座升降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更包括两个转动线圈,两个所述转动线圈分别设置于所述框体的相对两侧,第二驱动件更包括两个转动磁性组,两个所述转动磁性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座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转动磁性组对应于两个所述转动线圈,两个所述转动线圈驱动两个所述转动磁性组带动所述移动座转动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磁性组包括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极并排设置,两个所述转动磁性组互相对应的磁极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滑槽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线性滑槽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内侧面的两处边角,所述移动座相对于所述框体转动,所述移动座的转动中心至两个所述线性滑槽的所述弧面槽底的距离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的所述线性凹槽为V型凹槽,多个所述滚珠置于所述线性凹槽内,多个所述滚珠的表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线性凹槽的两侧槽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滚珠与所述线性凹槽之间为两点接触,每个所述滚珠与所述弧面槽底之间为单点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凹槽包括凹槽槽底与两个槽壁,所述凹槽槽底位于两个所述槽壁之间,两个所述槽壁自所述凹槽槽底的两侧朝向所述框体以及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多个所述滚珠的表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线性凹槽的两个所述槽壁,多个所述滚珠与所述凹槽槽底之间具有间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滑槽还包括两个滚珠限位壁,两个所述滚珠限位壁位于所述弧面槽底的两侧,两个所述滚珠限位壁自所述弧面槽底的两侧朝向所述移动座以及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组件更包括两个平移磁性件,两个所述平移磁性件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内侧远离所述线性滑槽的边角,所述移动组件更包括承载座与两个平移线圈,所述承载座设置于所述移动座,两个所述平移线圈设置于所述承载座的两个边角,两个所述平移线圈对应于两个所述平移磁性件,两个所述平移线圈与两个所述平移磁性件互相作用,两个所述平移线圈带动所述承载座水平位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环设于所述框体与所述承载座之间,所述弹性件具有两个第一固定部与两个第二固定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另外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框体,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承载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内侧远离所述线性滑槽的边角具有承载平台,两个所述平移磁性件置放于所述承载平台,所述移动座的部分凸出于所述承载平台的下方,所述承载平台位于所述移动座的移动路径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电性组件,所述电性组件位于所述外框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的下方,所述电性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电性组件更包括感应件与软性电路板,所述感应件对应于所述移动座,所述软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感应件,所述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框体的外侧,所述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后,所述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分成两边沿着所述框体的侧边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相对于所述电性组件的一面具有第一凹口,所述框体相对于所述电性组件的一面具有第二凹口,所述移动座的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二凹口互相对应,所述软性电路板的另一端依序通过所述移动座的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二凹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更包括升降线圈,所述升降线圈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一侧,第二驱动件更包括升降磁性组,所述升降磁性组设置于所述移动座,所述升降磁性组对应于所述升降线圈的内侧,所述升降线圈驱动所述升降磁性组带动所述移动座升降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更包括两个转动线圈,两个所述转动线圈分别设置于所述框体的相对两侧,第二驱动件更包括两个转动磁性组,两个所述转动磁性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座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转动磁性组对应于两个所述转动线圈,两个所述转动线圈驱动两个所述转动磁性组带动所述移动座转动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磁性组包括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极并排设置,两个所述转动磁性组互相对应的磁极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滑槽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线性滑槽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内侧面的两处边角,所述移动座相对于所述框体转动,所述移动座的转动中心至两个所述线性滑槽的所述弧面槽底的距离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的所述线性凹槽为v型凹槽,多个所述滚珠置于所述线性凹槽内,多个所述滚珠的表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线性凹槽的两侧槽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滚珠与所述线性凹槽之间为两点接触,每个所述滚珠与所述弧面槽底之间为单点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凹槽包括凹槽槽底与两个槽壁,所述凹槽槽底位于两个所述槽壁之间,两个所述槽壁自所述凹槽槽底的两侧朝向所述框体以及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多个所述滚珠的表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线性凹槽的两个所述槽壁,多个所述滚珠与所述凹槽槽底之间具有间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滑槽还包括两个滚珠限位壁,两个所述滚珠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柏颖陈力祯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