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模侧模具及模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72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49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公模侧模具,用以固定产品。公模侧模具包括基板、后模板、后模仁、镶件、定位板、以及顶出组件。后模板设置于基板的顶部,后模板与基板之间具有收容空间,后模板远离基板的一侧具有容腔。后模仁设置于容腔内,后模仁的中心具有放置腔。镶件嵌设于放置腔内,镶件能够固定产品。定位板设置于容腔内,定位板相对两侧分别与后模板以及镶件贴合。顶出组件设置于收容空间内,顶出组件包括顶针和驱动板,顶针的一端与驱动板连接,驱动板推动顶针的另一端向后模板的一侧移动,以使顶针依次穿过后模板、定位板以及镶件后将产品顶出。本技术还揭示了一种模具组件。如此设置,以实现公模侧模具不下机快速拆装更换镶件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公模侧模具及模具组件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公模侧模具内的镶件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与产品配合,从而对产品进行固定。所以镶件的损伤也比较快,因此需要对公模侧模具内的镶件进行更换,以保证产品的生产品质。现有的公模侧模具在更换镶件的过程中由于模仁拆除后,失去模仁管位的顶针会出现倾斜、移动。在维修后的模仁装入公模侧模具时,移位的顶针将无法插入至顶针孔内,导致镶件更换失败。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公模侧模具及模具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公模侧模具及模具组件,以加快公模侧模具更换镶件的速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

3、一种公模侧模具,用以固定产品,包括:

4、基板;

5、后模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顶部,所述后模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具有收容空间,所述后模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具有容腔;

6、后模仁,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后模仁的中心具有放置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模侧模具,用以固定产品(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模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2)面向所述后模仁(3)的一侧设有凹陷部(21),所述凹陷部(21)包括底壁(211)以及自所述底壁(211)向上延伸的侧壁(212),所述底壁(211)以及所述侧壁(212)围合形成所述容腔(201),所述底壁(211)上设有凸台部(22),所述凸台部(22)环绕所述底壁(211)的边缘设置,所述凸台部(22)将所述容腔(201)分隔为第一容腔(2001)和第二容腔(2002),所述第一容腔(2001)与所述第二容腔(2002)连通,所述定位板(5)位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模侧模具,用以固定产品(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模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2)面向所述后模仁(3)的一侧设有凹陷部(21),所述凹陷部(21)包括底壁(211)以及自所述底壁(211)向上延伸的侧壁(212),所述底壁(211)以及所述侧壁(212)围合形成所述容腔(201),所述底壁(211)上设有凸台部(22),所述凸台部(22)环绕所述底壁(211)的边缘设置,所述凸台部(22)将所述容腔(201)分隔为第一容腔(2001)和第二容腔(2002),所述第一容腔(2001)与所述第二容腔(2002)连通,所述定位板(5)位于所述第一容腔(2001)内,所述后模仁(3)位于所述第二容腔(200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模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5)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壁(211)固定连接,所述后模仁(3)通过螺钉与所述凸台部(2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模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5)的边缘具有第一固定孔(503),所述镶件(4)的边缘具有第二固定孔(403),所述第一固定孔(503)与所述第二固定孔(403)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孔(503)与所述第二固定孔(40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模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2)上具有第一通孔(2003),所述定位板(5)上具有第二通孔(501),所述镶件(4)上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