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388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技术涉及桥梁挂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其包括顶升下放系统、反力轮系统、牵引滑移系统和挂篮主纵梁系统。牵引滑移系统包括牵引系统和轨道系统,轨道系统设置在挂篮主纵梁系统上部,牵引系统一端固定在挂篮主纵梁系统上,另一端连接反力轮系统,通过伸缩控制牵引反力轮系统在轨道系统上滑移运动,在桥梁挂篮需要移机时移动到工作位置参与挂篮移机,移机完成后退回闲置位置。本技术的移动式反力轮装置通过将梁底的反力轮设计为移动式,使反力轮系统到达指定工作位置的过程更加省时省力,不仅有效节省了桥梁挂篮的移机时间,而且减少了该过程中人员的参与,使施工步骤更加简单方便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挂篮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


技术介绍

1、桥梁挂篮是桥梁施工的重要临时设备,桥梁挂篮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混凝土浇筑静态工作模式和行走移动模式。桥梁挂篮施工为分段施工,某一节段施工完成后,轨道需要向下一待施工节段延伸铺设,使挂篮沿着轨道行走至已浇筑梁段前端,开始下一节段的浇筑施工。

2、挂篮行走时,其尾部设置反力滚轮结构,通过滚轮在桥底面滚动,保证挂篮顺利前移。如专利号为“cn201020535990.6”、专利名称为“带翻转反顶轮的牵索挂篮主纵梁”公开了一种翻转式的反顶轮,工作过程是在液压千斤顶配合顶升立柱将挂篮顶起后,用手拉葫芦将反力轮拉起到位,再通过活动销将其固定在挂篮主纵梁上,此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仍需要人力将反力轮翻转过来,还需要在翻转之后调整反力轮的位置,最后才能将其固定在挂篮主纵梁上,依然存在耗费人力和调整反力轮困难,不易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翻转式反力轮工作时费时费力,且不方便调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

2、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包括顶升下放系统、反力轮系统、牵引滑移系统和挂篮主纵梁系统,所述顶升下放系统设置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上,所述反力轮系统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上侧部,所述牵引滑移系统固定安装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的上部,所述牵引滑移系统连接所述反力轮系统,以带动所述反力轮系统能够在桥梁宽度方向滑移运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牵引滑移系统,反力轮系统能够在牵引滑移系统上沿桥梁宽度方向滑移运动,在桥梁挂篮需要移机时移动到指定位置,配合参与桥梁挂篮移机,在桥梁挂篮进行浇筑工作时退出桥底,移动式反力轮系统不仅可以节省翻转式反力轮在翻转过程所耗费的人力,也可以节省翻转和固定反力轮的时间,有效节省桥梁挂篮的移机时间,从而加快施工进度,使施工步骤变得简单方便。

5、优选的,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包括挂篮主纵梁和反力轮侧支架,所述挂篮主纵梁上设置有所述顶升下放系统,所述反力轮系统可拆卸的安装在挂篮主纵梁上,所述反力轮侧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的外侧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反力轮侧支架,不仅给反力轮的移动提供了轨道支撑,还为闲置状态下的反力轮提供了停靠位置。

7、优选的,所述牵引滑移系统包括牵引系统和轨道系统,所述牵引系统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力轮侧支架的上部,所述轨道系统铺设在所述挂篮主纵梁和反力轮侧支架的上部,所述牵引系统连接所述反力轮系统以带动反力轮系统(2)在轨道系统上能够滑移运动。

8、优选的,所述反力轮系统包括反力轮和反力轮底座,所述反力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力轮底座上,所述反力轮底座与所述轨道系统可滑动的连接,与所述牵引系统可拆卸的连接。

9、优选的,所述牵引系统包括伸缩千斤顶和千斤顶止推座,所述千斤顶止推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力轮侧支架的上部;所述伸缩千斤顶一端与所述千斤顶止推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反力轮底座可拆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千斤顶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来调节反力轮总成的位置更加的方便省力,且每次开进开出无需重复定位,大大节省了桥梁挂篮的移机时间。

11、优选的,所述轨道系统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沿桥梁宽度方向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的上部铺设有所述第一滑轨,沿桥梁宽度方向在所述反力轮侧支架的上部铺设有所述第二滑轨,所述反力轮系统能够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滑移运动。

12、优选的,所述顶升下放系统包括顶升丝杆和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设置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的内部,所述顶升丝杆安装在所述液压千斤顶上,在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带动下可以上下运动。

13、所述顶升丝杆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所述液压千斤顶举升行程可能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地,通过所述顶升丝杆和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配合使用可以使桥梁挂篮两侧被顶升时尽可能保持同步,保持桥梁挂篮的稳定性。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将梁底的反力轮系统设计为可移动式,通过牵引系统的伸缩控制带动反力轮系统在桥梁宽度方向滑移运动,实现对反力轮系统位置的调节,使反力轮系统到达指定工作位置更加省时省力,不仅有效节省了桥梁挂篮的移机时间,还减少了挂篮移机过程中的人员参与,使施工步骤变得更加方便和安全;

16、2.本技术的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将梁底的反力轮系统设计为可移动式,在挂篮移机结束要进行浇筑工作时,反力轮系统在牵引系统的作用下移出挂篮主纵梁,固定在挂篮主纵梁一侧的反力轮侧支架上,有效的节省了挂篮主纵梁顶面的工作空间,避免了挂篮主纵梁内部空间不足可能造成干涉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下放系统(1)、反力轮系统(2)、牵引滑移系统(3)和挂篮主纵梁系统(4),所述顶升下放系统(1)设置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4)上,所述反力轮系统(2)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4)上侧部,所述牵引滑移系统(3)固定安装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4)的上部,所述牵引滑移系统(3)连接所述反力轮系统(2),以带动所述反力轮系统(2)能够在桥梁宽度方向滑移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4)包括挂篮主纵梁(41)和反力轮侧支架(42),所述挂篮主纵梁(41)上设置有所述顶升下放系统(1),所述反力轮系统(2)可拆卸的安装在挂篮主纵梁(41)上,所述反力轮侧支架(42)固定安装在所述挂篮主纵梁(41)的外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滑移系统(3)包括牵引系统(31)和轨道系统(32),所述牵引系统(31)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力轮侧支架(42)的上部,所述轨道系统(32)铺设在所述挂篮主纵梁(41)和反力轮侧支架(42)的上部,所述牵引系统(31)连接所述反力轮系统(2)以带动反力轮系统(2)在轨道系统(32)上能够滑移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轮系统(2)包括反力轮(21)和反力轮底座(22),所述反力轮(21)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力轮底座(22)上,所述反力轮底座(22)与所述轨道系统(32)可滑动的连接,与所述牵引系统(31)可拆卸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系统(31)包括伸缩千斤顶(311)和千斤顶止推座(312),所述千斤顶止推座(312)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力轮侧支架(42)的上部;所述伸缩千斤顶(311)一端与所述千斤顶止推座(3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反力轮底座(22)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32)包括第一滑轨(321)和第二滑轨(322),沿桥梁宽度方向在所述挂篮主纵梁(41)的上部铺设有所述第一滑轨(321),沿桥梁宽度方向在所述反力轮侧支架(42)的上部铺设有所述第二滑轨(322),所述反力轮系统(2)与所述第一滑轨(321)和第二滑轨(322)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下放系统(1)包括顶升丝杆(11)和液压千斤顶(12),所述液压千斤顶(12)设置在所述挂篮主纵梁(41)的内部,所述顶升丝杆(11)安装在所述液压千斤顶(12)的伸出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下放系统(1)、反力轮系统(2)、牵引滑移系统(3)和挂篮主纵梁系统(4),所述顶升下放系统(1)设置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4)上,所述反力轮系统(2)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4)上侧部,所述牵引滑移系统(3)固定安装在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4)的上部,所述牵引滑移系统(3)连接所述反力轮系统(2),以带动所述反力轮系统(2)能够在桥梁宽度方向滑移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主纵梁系统(4)包括挂篮主纵梁(41)和反力轮侧支架(42),所述挂篮主纵梁(41)上设置有所述顶升下放系统(1),所述反力轮系统(2)可拆卸的安装在挂篮主纵梁(41)上,所述反力轮侧支架(42)固定安装在所述挂篮主纵梁(41)的外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反力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滑移系统(3)包括牵引系统(31)和轨道系统(32),所述牵引系统(31)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力轮侧支架(42)的上部,所述轨道系统(32)铺设在所述挂篮主纵梁(41)和反力轮侧支架(42)的上部,所述牵引系统(31)连接所述反力轮系统(2)以带动反力轮系统(2)在轨道系统(32)上能够滑移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反力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振徐杰张振韩旭东徐丰年王殿学胡依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丰年路桥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