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珩磨刷长度调整制造技术_技高网

珩磨刷长度调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363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提供了一种改良珩磨刷,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刷毛和一个或多个可重复使用的可堆叠板或一个或多个支撑引导件,所述可重复使用的可堆叠板具有位于所述板中的一个或多个孔或空隙,并且其中所述刷毛中的每一个独立地穿过所述板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孔或空隙装配或由一个或多个支撑引导件包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珩磨刷,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刷毛以及一个或多个可重复使用的板或支撑引导件,所述可重复使用的板或支撑引导件具有不同的厚度并且板或支撑引导件中有不同的孔或空隙。可重复使用的板或支撑引导件附接到珩磨刷的一个或多个刷毛或刷毛簇的基部或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刷毛或刷毛簇的基部并置放置。这些板或支撑引导件使刷毛变硬并且使刷的刷毛有效长度更短。


技术介绍

1、
技术介绍
公开了可用于各种应用的珩磨刷,所述应用包含改善例如但不限于切削工具或者圆柱体的孔的表面光洁度。通常已知珩磨刷具有研磨刷毛或由柔性细丝(例如,尼龙)制成的刷毛。

2、珩磨刷的一种用途是用作表面精加工工具。珩磨刷施加于工作表面以减少工作表面微结构的粗糙峰。通常,从工件表面移除少量材料。工件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切削刀片的切削刃。例如但不限于,珩磨刷在工件表面上施加十至五十次冲程或转可从工件表面移除例如但不限于0.0001英寸的材料。珩磨刷的刷毛可以由例如但不限于氧化铝或碳化硅等磨料制成,并且具有约5至30毫米、或约5英寸至15英寸的刷毛轴长度,并且具有范围为约80至320至高达并包含1000的细度,以及大于或等于约0.01英寸且在某些情况下约0.1英寸至约0.3英寸的刷毛杆直径。

3、珩磨刷的另一种已知用途是用作去毛刺工具或用于边缘融合。

4、众所周知,使用珩磨刷会导致珩磨刷的刷毛磨损。随着珩磨刷的刷毛随时间推移发生磨损并且刷毛变短,珩磨刷的性能会发生变化。已经测试了刷毛较长的刷,但这种刷在初始长度时通常不够硬。使用珩磨刷时,硬度不足是有问题的。

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一个或多个可重复使用的板或引导件结合到珩磨刷来解决
技术介绍
的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提供了一种改良珩磨刷,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刷毛和一个或多个可重复使用的板或引导件(即,支撑引导件),所述可重复使用的板或引导件具有不同的厚度并且板或引导件中有不同的孔或空隙。这些可重复使用的板或引导件附接到珩磨刷的一个或多个刷毛的基部或刷毛簇的基部或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刷毛的基部或所述刷毛簇的基部并置放置。这些板或引导件使刷毛变硬并且使刷的刷毛有效长度更短。随着本专利技术的珩磨刷的刷毛在对工件的操作中磨损,可重复使用的板或引导件可依次独立地移除,以保持有效刷毛刷擦长度随时间推移恒定。本专利技术提高了珩磨刷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改良珩磨刷具有可重复使用且可移除的板或引导件是本专利技术的新颖特征。

2、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实施例将在本文中和在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的图式中更详细地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珩磨刷,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第一板的所述中间区段具有约1毫米至约10毫米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的所述轴大体上垂直于所述刷轴毂的所述表面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的所述轴具有约5毫米至约30毫米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由磨料制成或涂覆有磨料、非金属材料、塑料材料、聚氨酯材料或柔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布置成均匀阵列或布置成一个或多个同心圆,附接并定位在所述刷轴毂上或者部分地附接并定位在所述刷轴毂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多个刷毛形成为簇状刷毛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轴毂具有多个簇状刷毛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簇状刷毛布置独立地穿过所述第一板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孔或空隙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包含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具有第一侧、中间区段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板的所述中间区段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二侧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二侧相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板内有一个或多个孔或空隙,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孔或空隙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一侧延伸穿过所述第二板的所述中间区段并且穿过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二侧,并且其中所述刷毛穿过所述第二板的所述孔或空隙装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包含第三板,所述第三板具有第一侧、中间区段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三板的所述中间区段设置在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二侧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二侧相对,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板内有一个或多个孔或空隙,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孔或空隙从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一侧延伸穿过所述第三板的所述中间区段并且穿过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二侧,并且其中所述刷毛穿过所述第三板的所述孔或空隙装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第二板的所述中间区段具有约1毫米至约10毫米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第二板堆叠在所述第一板上,使得所述第二板的所述孔或空隙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孔或空隙对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板能独立地从所述第一板移除,并且其中所述刷毛穿过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孔或空隙装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第三板堆叠在所述第二板上,使得所述第三板的所述孔或空隙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孔或空隙对准,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板能独立地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一板移除,并且其中所述刷毛穿过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的所述孔或空隙装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各自独立地由选自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热塑性塑料、聚氨酯聚合物或柔性材料的材料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具有多个所述板,其中所述板中的每一个能彼此堆叠以形成两个或更多个所述板的堆叠,并且其中所述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孔或所述空隙对准,使得所述刷毛穿过所述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孔或空隙装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每个板能独立地从所述板的所述堆叠移除。

18.一种改良珩磨刷,其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支撑引导件的所述中间区段具有垂直于所述刷轴毂的所述表面的约1毫米至约10毫米的竖直高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的所述轴大体上垂直于所述刷轴毂的所述表面定位。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的所述轴具有约5毫米至约30毫米的长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由磨料制成或涂覆有磨料、非金属材料、塑料材料、聚氨酯材料或柔性材料。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布置成均匀阵列或布置成一个或多个同心圆,定位在所述刷轴毂上并附接到所述刷轴毂或者部分地附接在所述刷轴毂内,并且其中所述支撑引导件呈部分或完整同心圆形状。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多个刷毛形成为簇状刷毛布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轴毂具有多个簇状刷毛布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珩磨刷,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第一板的所述中间区段具有约1毫米至约10毫米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的所述轴大体上垂直于所述刷轴毂的所述表面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的所述轴具有约5毫米至约30毫米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由磨料制成或涂覆有磨料、非金属材料、塑料材料、聚氨酯材料或柔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毛布置成均匀阵列或布置成一个或多个同心圆,附接并定位在所述刷轴毂上或者部分地附接并定位在所述刷轴毂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多个刷毛形成为簇状刷毛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刷轴毂具有多个簇状刷毛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簇状刷毛布置独立地穿过所述第一板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孔或空隙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包含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具有第一侧、中间区段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板的所述中间区段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二侧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二侧相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板内有一个或多个孔或空隙,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孔或空隙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一侧延伸穿过所述第二板的所述中间区段并且穿过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二侧,并且其中所述刷毛穿过所述第二板的所述孔或空隙装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包含第三板,所述第三板具有第一侧、中间区段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三板的所述中间区段设置在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二侧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二侧相对,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板内有一个或多个孔或空隙,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孔或空隙从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一侧延伸穿过所述第三板的所述中间区段并且穿过所述第三板的所述第二侧,并且其中所述刷毛穿过所述第三板的所述孔或空隙装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第二板的所述中间区段具有约1毫米至约10毫米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改良珩磨刷,其中所述第二板堆叠在所述第一板上,使得所述第二板的所述孔或空隙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孔或空隙对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板能独立地从所述第一板移除,并且其中所述刷毛穿过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一板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迪马特奥J·辛格利J·维莱西格
申请(专利权)人:肯纳金属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