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6340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技术涉及建筑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包括:设于室内开敞空间的主新风系统和设于室内封闭空间的次新风系统,所述主新风系统包括:主新风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与主新风模块连接,所述次新风系统包括:次新风模块、次控制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所述次控制模块与次新风模块连接,且与环境监测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次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超低能耗改造过程中新风系统运行耗能较高,且既有建筑新风系统改造难以实施的缺陷,实现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过程中新风系统的低能耗和易改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新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作为碳排放占比较高的领域,建筑的节能减碳尤为重要。而在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中,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周期最长且能源消耗量最大,占比达到70%以上。因此实现建筑行业的节能减碳,运行阶段尤为重要。

2、随着新建建筑节能标准不断提升,新建建筑从优化建筑质量,改善建筑存量,向提升建筑品质的方向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也开始走向规模化推广。同时当前还存在大量的既有建筑,既有建筑的运行能耗占比也相当高。未来提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标准,进行超低能耗改造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建筑的超低能耗改造不仅关注建筑能耗的降低,同时还对改造后建筑内部的空气品质有较高要求。

3、与新建建筑不同,既有建筑进行超低能耗改造,新风系统的设计往往受限于建筑层高等客观因素。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既满足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中对新风系统热回收效率的要求,又无需考虑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新风管道系统安装时层高受限,无操作空间等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超低能耗改造过程中新风系统运行耗能较高,且既有建筑新风系统改造难以实施的缺陷,实现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过程中新风系统的低能耗和易改造性。

2、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包括:设于室内开敞空间的主新风系统和设于室内封闭空间的次新风系统,所述主新风系统包括:主新风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与主新风模块连接,所述次新风系统包括:次新风模块、次控制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所述次控制模块与次新风模块连接,且与环境监测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次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所述主新风模块包括:新风主机、主送风口和主排风口,所述主送风口和主排风口分别与新风主机连接,所述新风主机与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次新风系统包括:次进风口和次排风口,所述次进风口和次排风口分别与次控制模块连接。

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所述新风主机内置空气过滤净化装置。

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所述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包括:初效过滤器、中效抗菌过滤器和高效复合过滤器。

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所述新风主机内置空气热回收装置。

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所述空气热回收装置为全热回收装置。

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所述空气热回收装置为显热回收装置。

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温湿度监测装置、co2浓度监测装置、pm2.5监测装置和tvoc监测装置至少之一。

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通过在既有建筑的室内设置主新风系统和次新风系统,其中,主新风系统设于室内开敞空间,次新风系统分别设于各室内封闭空间。主新风系统包括:主新风模块和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与主新风模块连接,次新风系统包括:次新风模块、次控制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次控制模块与次新风模块连接,与环境监测模块通信连接,次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在室内封闭空间中,次新风模块根据环境监测模块控制次新风模块启动,进行室内封闭空间和室内开敞空间的新风交换,以净化室内封闭空间的空气,主控制模块根据次控制模块的情况控制主新风模块启动,进行室内开敞空间与室外环境的新风交换,以净化室内开敞空间的空气,从而实现整个室内空间的新风循环和热量循环,提高了室内排风的热回收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既有建筑新风系统运行能耗较高的缺陷。同时本技术仅需根据既有建筑内部各功能空间的划分设置无管道的主新风系统和次新风系统,不会对室内的层高及结构造成改动或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既有建筑新风系统改造难以实施的缺陷。本技术实现了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新风系统的低能耗和易改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室内开敞空间的主新风系统和设于室内封闭空间的次新风系统,所述主新风系统包括:主新风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与主新风模块连接,所述次新风系统包括:次新风模块、次控制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所述次控制模块与次新风模块连接,且与环境监测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次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新风模块包括:新风主机、主送风口和主排风口,所述主送风口和主排风口分别与新风主机连接,所述新风主机与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次新风系统包括:次进风口和次排风口,所述次进风口和次排风口分别与次控制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主机内置空气过滤净化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包括:初效过滤器、中效抗菌过滤器和高效复合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主机内置空气热回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热回收装置为全热回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热回收装置为显热回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温湿度监测装置、CO2浓度监测装置、PM2.5监测装置和TVOC监测装置至少之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室内开敞空间的主新风系统和设于室内封闭空间的次新风系统,所述主新风系统包括:主新风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与主新风模块连接,所述次新风系统包括:次新风模块、次控制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所述次控制模块与次新风模块连接,且与环境监测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次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新风模块包括:新风主机、主送风口和主排风口,所述主送风口和主排风口分别与新风主机连接,所述新风主机与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次新风系统包括:次进风口和次排风口,所述次进风口和次排风口分别与次控制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的无管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主机内置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芳胡家磊孙凯李雨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