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114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包括机壳、定子、转子及散热组件,机壳设有散热腔、第一风孔及第二风孔,散热腔沿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风孔与第二风孔分别连通散热腔的两端;定子安装于机壳内,转子穿设机壳与定子,转子与定子之间形成风道,第一风孔与第二风孔分别连通风道;散热组件包括风扇,风扇安装于转子的一端。本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通过风扇的转动,使外部气流流经第一风孔、第二风孔及风道,从而带走定子与转子产生的热量;同时,气流流经散热腔,快速排出机壳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本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散热效果佳、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磁悬浮风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鼓风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磁悬浮风机,磁悬浮风机是通过风机定子通电驱动转子带动叶轮转动而产生风力,由于定子在通电时会发热,过热会导致风机损坏,磁悬浮风机一般通过水冷或者风扇散热。

2、如中国授权专利cn217282576u公开了一种磁悬浮风机的冷却结构,包括机壳、容置于机壳内的转子、容置于机壳内的定子及连接于机壳的散热扇,机壳设有连通机壳内部的入风孔和出风口,转子与机壳转动连接,定子与机壳的内壁之间具有连通入风孔的第一间隙,定子环绕转子设置,且定子与转子之间具有连通第一间隙及出风口的第二间隙,散热扇用于迫使外界气流依次流经入风孔、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及出风口,但是,不能快速把机壳的热量排出,影响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快速散热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

2、一种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包括机壳、定子、转子及散热组件,所述机壳设有散热腔、第一风孔及第二风孔,所述散热腔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分别连通所述散热腔的两端;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转子穿设所述机壳与所述定子,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分别连通所述风道;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转子的一端。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外壳、内壳、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散热腔,所述第一风孔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所述第二风孔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内壳内;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盖设所述外壳的两端,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盖设所述内壳的两端。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还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内壳,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壳;所述隔板沿所述内壳的长度方向延伸,各所述隔板沿所述内壳的周向设置;所述内壳、所述外壳及相邻的所述隔板形成所述散热腔。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板包括第一盖板部与连接所述第一盖板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盖板部的一端抵接所述机壳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所述内壳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风孔,另一端连通所述风道。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板包括第二盖板部与连接所述第二盖板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盖板部的一端抵接所述机壳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所述内壳的内侧;所述第二端板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穿设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盖板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套设于所述定子,所述散热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定子,另一端抵接所述内壳。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基座部、翅片部及挡板部,所述基座部抵接所述定子的外侧,所述翅片部为多个,各所述翅片部沿所述基座部的周向均布,所述翅片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内壳;相邻两个所述翅片部之间形成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连通所述第一风孔;所述挡板部的一侧抵接所述翅片部的一端,所述挡板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基座部,另一端抵接所述内壳。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均为多个,各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均沿所述机壳的周向设置。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风孔的孔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的两端呈喇叭状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技术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通过风扇的转动,使外部气流流经第一风孔、第二风孔及风道,从而带走定子与转子产生的热量;同时,气流流经散热腔,快速排出机壳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本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散热效果佳、结构紧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定子、转子及散热组件,所述机壳设有散热腔、第一风孔及第二风孔,所述散热腔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分别连通所述散热腔的两端;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转子穿设所述机壳与所述定子,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分别连通所述风道;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转子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外壳、内壳、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散热腔,所述第一风孔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所述第二风孔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内壳内;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盖设所述外壳的两端,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盖设所述内壳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内壳,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壳;所述隔板沿所述内壳的长度方向延伸,各所述隔板沿所述内壳的周向设置;所述内壳、所述外壳及相邻的所述隔板形成所述散热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包括第一盖板部与连接所述第一盖板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盖板部的一端抵接所述机壳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所述内壳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风孔,另一端连通所述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包括第二盖板部与连接所述第二盖板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盖板部的一端抵接所述机壳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所述内壳的内侧;所述第二端板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穿设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盖板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套设于所述定子,所述散热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定子,另一端抵接所述内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基座部、翅片部及挡板部,所述基座部抵接所述定子的外侧,所述翅片部为多个,各所述翅片部沿所述基座部的周向均布,所述翅片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内壳;相邻两个所述翅片部之间形成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连通所述第一风孔;所述挡板部的一侧抵接所述翅片部的一端,所述挡板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基座部,另一端抵接所述内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均为多个,各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均沿所述机壳的周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风孔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两端呈喇叭状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定子、转子及散热组件,所述机壳设有散热腔、第一风孔及第二风孔,所述散热腔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分别连通所述散热腔的两端;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转子穿设所述机壳与所述定子,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分别连通所述风道;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转子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外壳、内壳、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散热腔,所述第一风孔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所述第二风孔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内壳内;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盖设所述外壳的两端,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盖设所述内壳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内壳,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壳;所述隔板沿所述内壳的长度方向延伸,各所述隔板沿所述内壳的周向设置;所述内壳、所述外壳及相邻的所述隔板形成所述散热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包括第一盖板部与连接所述第一盖板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盖板部的一端抵接所述机壳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所述内壳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炎光杨戬黄绍鸿吴庆晓
申请(专利权)人:雷茨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