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盖及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031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杯盖及水杯,杯盖包括外盖、内盖和转动件,外盖设置有饮水口,内盖设置有沿杯盖的高度方向贯穿内盖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沿内盖的周向间隔分布,第二通道用于安装吸管。转动件与外盖、内盖中的一者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与另一者转动连接,以使外盖与内盖能够相对转动,使杯盖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饮水口与第一通道沿杯盖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便于用户直饮水杯内的水,在第二状态,饮水口与第二通道沿杯盖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便于用户吸饮水杯内的水。因此,仅在外盖设置一个饮水口即可实现杯盖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有利于简化杯盖的整体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杯,特别是一种杯盖及水杯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随着水杯功能逐渐多样化,同时具有直饮口和吸饮口的双饮式水杯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双饮式水杯能够在两种饮水方式中自由切换,以便用户在不同情况下均能饮水。在现有的双饮式水杯中,双饮式水杯的杯盖上通常设置有两个饮水口,分别用于直饮式和吸管式这两种饮水方式,使得杯盖上需要设置与两个饮水口相配合的部件,例如防尘盖、密封件等,导致双饮式水杯杯盖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杯盖及水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饮式水杯杯盖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杯盖,所述杯盖包括外盖、内盖和转动件,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沿所述杯盖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外盖设置有饮水口,所述内盖设置有沿所述杯盖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内盖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内盖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通道用于安装吸管;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外盖、所述内盖中的一者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与另一者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外盖与所述内盖能够相对转动。

3、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件与外盖、内盖中的一者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与另一者转动连接,以使外盖与内盖能够相对转动,在外盖与内盖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杯盖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饮用需求。具体地,在第一状态下,外盖的饮水口与内盖的第一通道沿杯盖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此时,饮水口与第一通道连通,在第二状态下,外盖的饮水口与内盖的第二通道沿杯盖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此时,饮水口与连接吸管的第二通道连通。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杯盖仅在外盖设置一个饮水口即可实现杯盖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有利于简化杯盖的整体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外盖与内盖相对转动能够方便地实现杯盖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内盖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外盖转动连接。

5、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转动件与内盖连接为一个整体,用户仅需要驱动转动件转动即可驱动内盖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对于外盖转动,进而实现杯盖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目的,以便水杯处于直饮状态或吸管状态,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饮水方式,并且设置内盖与外盖相对转动的方式便于实现和操作,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盖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转动件设置有第一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卡接配合。

7、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配合部卡接配合,使得内盖与转动件限位连接,以便内盖能够在转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外盖转动,从而实现杯盖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目的。且第一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配合部卡接配合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在降低内盖和转动件加工难度的同时还便于内盖和转动件的组装。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转动件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内盖设置有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内盖沿所述杯盖的高度方向相对运动;所述转动件设置有所述第二凹陷部,所述内盖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内盖相对转动。

9、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件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内盖设置有第一凹陷部,在转动件与内盖连接的过程中,二者通过第一凸起部与第一凹陷部卡接配合,以限制转动件与内盖沿杯盖的高度方向相对运动,降低二者相互脱离的可能性,提高转动件与内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转动件设置有第二凹陷部,内盖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在转动件与内盖连接的过程中,二者通过第二凹陷部与第二凸起部卡接配合,以限制转动件与内盖相对转动,提高二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第二凹陷部与第二凸起部卡接配合还能确保转动件与内盖同步转动,提高转动件与内盖在相对于外盖1转动时的准确性,以便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均能够与饮水口在沿杯盖的高度方向上对齐。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盖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凹陷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凹陷部为环形,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所述转动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外周壁,所述第二凹陷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底壁。

11、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内盖与转动件连接时,第一凹陷部与第一凸起部的卡接配合不仅能够限制二者沿杯盖高度方向的相对运动,降低二者在该方向上相互脱离的可能性,第一凸起部通过卡接配合还能够对第一凹陷部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对内盖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在沿杯盖的高度方向上存在间隙,进而提高外盖与内盖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有利于提高杯盖的密封效果。另外,第一凹陷部与第一凸起部为相互配合的环形,以增大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凹陷部与第一凸起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同时,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的卡接配合能够限制二者沿杯盖轴向的相对转动,避免在转动过程中转动件发生空转的风险,从而降低杯盖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失效的可能性。另外,第二凸起部设置于安装槽的底壁,第二凹陷部设置于本体部的底壁,当内盖与转动件连接时,本体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槽内,有利于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在沿杯盖的高度方向上卡接配合,以提高二者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降低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配合失效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内盖与转动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二者相对于外盖转动时的同步性。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盖包括第一本体,所述内盖包括第二本体,所述转动件包括本体部和相对于所述本体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第二本体限位连接;沿所述杯盖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14、本申请实施例中,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限位连接能够提高转动件与内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二者在相对于外盖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沿杯盖的高度方向,第一本体位于第二本体和第二限位部之间,且在外盖、内盖和转动件连接完成后,第二限位部与第二本体分别与第一本体的上下两个端面抵接,使得第二限位部与第二本体在沿杯盖的高度方向上夹持第一本体,以提高外盖、内盖和转动件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第二限位部为相对于本体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结构,在外盖、内盖和转动件连接的过程中,第一本体能够限制内盖和转动件沿杯盖的高度方向运动,提高杯盖的结构稳定性。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有不同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指向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标识指向所述第二通道。

16、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能够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指向判断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5)包括外盖(1)、内盖(2)和转动件(3),所述外盖(1)和所述内盖(2)沿所述杯盖(5)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外盖(1)设置有饮水口(111),所述内盖(2)设置有沿所述杯盖(5)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内盖(2)的第一通道(231)和第二通道(232),所述第一通道(231)与所述第二通道(232)沿所述内盖(2)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通道(232)用于安装吸管(4);所述转动件(3)与所述外盖(1)、所述内盖(2)中的一者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与另一者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外盖(1)与所述内盖(2)能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与所述内盖(2)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转动件(3)与所述外盖(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转动件(3)设置有第一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第一凹陷部(221)和第二凸起部(222),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包括第一凸起部(311)和第二凹陷部(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设置有安装槽(22),所述第一凹陷部(221)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2)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凹陷部(221)为环形,所述第二凸起部(222)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2)的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包括第一本体(11),所述内盖(2)包括第二本体(21),所述转动件(3)包括本体部(31)和相对于所述本体部(31)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限位部(32),所述本体部(31)与所述第二本体(21)限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32)设置有不同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指向所述第一通道(231),所述第二标识指向所述第二通道(23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还包括操作部(33),所述操作部(33)位于所述本体部(31)背离所述第二本体(21)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包括第二本体(21)和与所述第二本体(2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的第一密封圈(23),沿所述杯盖(5)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密封圈(23)位于所述第二本体(21)与所述外盖(1)之间,所述第一通道(231)和所述第二通道(232)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3),所述第二本体(21)设置有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所述第一通道(23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内,所述第二通道(23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1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231)具有第一出口(231a),所述第二通道(232)具有第二出口(232a),所述第一出口(231a)和所述第二出口(232a)延伸至所述外盖(1)的内壁,所述第一出口(231a)与所述饮水口(111)对齐,或者,所述第二出口(232a)与所述饮水口(111)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231a)和所述第一通孔(211)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圆形、扇形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232)的外壁设置有加强部(232b),所述加强部(232b)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第二出口(232a)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包括第一本体(11),所述第一本体(11)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滑槽(112),所述第一密封圈(23)能够在所述滑槽(112)内滑动。

14.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杯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5)包括外盖(1)、内盖(2)和转动件(3),所述外盖(1)和所述内盖(2)沿所述杯盖(5)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外盖(1)设置有饮水口(111),所述内盖(2)设置有沿所述杯盖(5)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内盖(2)的第一通道(231)和第二通道(232),所述第一通道(231)与所述第二通道(232)沿所述内盖(2)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通道(232)用于安装吸管(4);所述转动件(3)与所述外盖(1)、所述内盖(2)中的一者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与另一者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外盖(1)与所述内盖(2)能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与所述内盖(2)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转动件(3)与所述外盖(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转动件(3)设置有第一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第一凹陷部(221)和第二凸起部(222),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包括第一凸起部(311)和第二凹陷部(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设置有安装槽(22),所述第一凹陷部(221)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2)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凹陷部(221)为环形,所述第二凸起部(222)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2)的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包括第一本体(11),所述内盖(2)包括第二本体(21),所述转动件(3)包括本体部(31)和相对于所述本体部(31)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限位部(32),所述本体部(31)与所述第二本体(21)限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32)设置有不同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