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011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70%乙醇为溶媒回流提取川芎和枳壳得到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相对于单一的川芎或枳壳提取物而言活性更好,且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上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缺血性卒中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所有中风的80~85%。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神经元处于氧气和能量缺乏的环境下,会引发广泛的神经元凋亡和严重的脑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由此产生的神经损伤甚至可能造成患者丧命。2020年,脑缺血相关死亡人数超过348万人,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49.1%。然而,由于显著的副作用,例如与溶栓相关的出血风险,目前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仍然面临较大的限制。

2、中医药在综合调控多因素疾病的多种病理机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中风和神经系统疾病中。川芎(cx)最初记载于中国最早的完整药典《神农本草经》中,在中医中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时川芎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的血管舒张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脑缺血的风险。枳壳(zq)源自酸橘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因其“行气”的功效而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症状。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枳壳具有抗血管损伤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的保护作用。目前尚未有川芎和枳壳联合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将等质量的川芎和枳壳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10~15倍体积的7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提取2~3h,提取结束后使用纱布过滤,过滤后的滤液趁热抽滤,再将滤液旋转浓缩,最后将浓缩后的药液真空干燥除去残留乙醇和水,得到浸膏状的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

2、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片剂、胶囊、丸剂、粉剂、颗粒剂、悬浮剂、糖浆剂等。

3、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药物成分。

4、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的施用量为9.0g生药量/kg。

5、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相较于单一的川芎和枳壳的提取物而言,具有更高的活性,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上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用于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将等质量的川芎和枳壳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10~15倍体积的7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提取2~3h,提取结束后使用纱布过滤,过滤后的滤液趁热抽滤,再将滤液旋转浓缩,最后将浓缩后的药液真空干燥除去残留乙醇和水,得到浸膏状的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的剂型为片剂、胶囊、丸剂、粉剂、颗粒剂、悬浮剂或糖浆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药物成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的施用量为9.0 g生药量/kg。

【技术特征摘要】

1.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将等质量的川芎和枳壳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10~15倍体积的7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提取2~3h,提取结束后使用纱布过滤,过滤后的滤液趁热抽滤,再将滤液旋转浓缩,最后将浓缩后的药液真空干燥除去残留乙醇和水,得到浸膏状的川芎-枳壳药对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俊松肖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