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996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技术属于托盘存储架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模块、用于设置在托盘存储架内的第二输送模块;第一输送模块包括第一输送架、若干沿第一机架的长度方向的间隔排布的辊轴、驱动若干辊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辊轴与第一机架转动配合;第二输送单元包括设于第一输送架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二输送架、分设在第二输送架上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输送带、驱动两侧第一输送带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一输送带与辊轴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本方案可实现将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移动的托盘输送至托盘存储架内,以及供托盘存储架内的托盘输出至输送带上,避免人工搬运,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托盘存储架领域,特别是一种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托盘存储架是托盘用的仓储设备,托盘存储架内设有环形链条、驱动环形链条转动的升降模块,环形链条竖直设置,放入托盘存储架内的托盘放置在环形链条上,当环形链条转动便可带动托盘上升,腾出空间托盘下方的空间,以容纳下一块托盘,当要拿出托盘时,环形链条反向转动,逐次下放托盘,使托盘可从托盘存储架的底部拿出,在实际使用中,托盘存储架常和输送带搭配应用,输送带设置在托盘存储架的一侧,托盘在输送带上移动,托盘通过输送带移动至预设位置,到达预设位置的托盘与托盘存储架底部正对,然后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移动至托盘存储架的底部内,控制环形链条转动,环形链条上的部件托起托盘边缘处,从而带动托盘上升,上述的输送方式,仅能将托盘搬运至托盘存储架的一旁,无法将托盘移动至托盘存储架内,需要人工搬运,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实现将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移动的托盘输送至托盘存储架内,以及供托盘存储架内的托盘输出至输送带上,避免人工搬运,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模块、用于设置在托盘存储架内的第二输送模块;所述第一输送模块包括第一输送架、若干沿所述第一机架的长度方向的间隔排布的辊轴、驱动若干所述辊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辊轴与所述第一机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二输送架、分设在所述第二输送架上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输送带、驱动两侧所述第一输送带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辊轴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

3、所述第一输送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架内的第三输送架、分设在所述第三输送架上的相对两侧的第二输送带、驱动两侧所述第二输送带同步转动的第三驱动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第三输送架在第一预设高度和第二预设高度之间往复升降的第四驱动组件;两侧所述第二输送带沿所述第一输送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均处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辊之间;两侧所述第二输送带与两侧所述第一输送带一一对应,且输送方向相同;

4、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包括四个第一气缸,四个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输送架上、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输送架上,两个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相对另一侧;

5、当所述第三输送架到达第一预设高度,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两者顶部持平;当所述第三输送架到达第二预设高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顶部低于所述辊轴的顶部。

6、在上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的导柱、套设连接在导柱的顶部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导柱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滑动配合。

7、在上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中,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导柱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块为卡箍,所述卡箍套设连接在所述导柱的顶部的外周面上,且位于所述导套的上侧。

8、在上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中,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柱、套设连接在所述定位柱的外周面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之间。

9、在上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正对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孔径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相适配,以供所述定位柱插拔。

10、在上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中,所述第三输送架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沿所述第一输送架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块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顶部,两条所述第二输送带均位于两侧所述导向块之间。

11、在上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宽度两侧的托板、与所述托板一一对应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输送架上、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板上,所述托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顶部。

12、在上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防滑块。

13、在上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中,所述辊轴上套设连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分设于所述辊轴的中部和两端;当所述第三输送架到达第二预设高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顶部低于所述防滑套的顶部。

14、在上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中,所述第二输送架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一一对应的托轨,所述托轨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内侧,所述托轨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顶部的内侧面滑动配合。

15、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6、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三输送架和第三驱动组件相互配合,第三驱动组件驱动第三输送架升降,第二输送带固定在第三输送架上,第三输送架带动第二输送带升降,若干辊轴间隔排布形成主输送线,托盘沿该主输送线移动,当托盘移动至第三输送架的正上方,第二输送带在第三输送架的带动下上升,第二输送带托起托盘,托盘脱离辊轴,第二输送带上升至其顶部和第一输送带的顶部持平,托盘第二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同时运作,托盘从第二输送带移动至第一输送带上,此时托盘进入托盘存储架内,完成自动进料,并等候托盘存储架内的环形链条带起托盘上升,进行收纳,反之,环形链条将托盘下放在第一输送带后,第一输送带的顶部和第二输送带的顶部持平,托盘从第一输送带移动至第二输送带上,第三输送架下降,带动第二输送带下降,直至第二输送带的顶部低于辊轴的顶部,托盘被辊轴托起,并脱离第二输送带,托盘重新落入主输送线上,沿主输送线继续移动,完成自动出料,实现将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移动的托盘输送至托盘存储架内,以及供托盘存储架内的托盘输出至输送带上,避免人工搬运,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模块、用于设置在托盘存储架内的第二输送模块;所述第一输送模块包括第一输送架、若干沿所述第一机架的长度方向的间隔排布的辊轴、驱动若干所述辊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辊轴与所述第一机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二输送架、分设在所述第二输送架上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输送带、驱动两侧所述第一输送带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辊轴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的导柱、套设连接在导柱的顶部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导柱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导柱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块为卡箍,所述卡箍套设连接在所述导柱的顶部的外周面上,且位于所述导套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柱、套设连接在所述定位柱的外周面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正对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孔径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相适配,以供所述定位柱插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架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沿所述第一输送架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块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顶部,两条所述第二输送带均位于两侧所述导向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宽度两侧的托板、与所述托板一一对应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输送架上、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板上,所述托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防滑块。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上套设连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分设于所述辊轴的中部和两端;当所述第三输送架到达第二预设高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顶部低于所述防滑套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架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一一对应的托轨,所述托轨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内侧,所述托轨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顶部的内侧面滑动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模块、用于设置在托盘存储架内的第二输送模块;所述第一输送模块包括第一输送架、若干沿所述第一机架的长度方向的间隔排布的辊轴、驱动若干所述辊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辊轴与所述第一机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二输送架、分设在所述第二输送架上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输送带、驱动两侧所述第一输送带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辊轴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的导柱、套设连接在导柱的顶部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导柱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导柱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块为卡箍,所述卡箍套设连接在所述导柱的顶部的外周面上,且位于所述导套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柱、套设连接在所述定位柱的外周面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三输送架的底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存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底部开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强鲍宏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四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