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由二级胺制备甲酰胺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由二级胺制备甲酰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582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二级胺制备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合成方法是以二级胺和一氧化碳、一甲胺为反应底物,加入溶剂,在钌基负载型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温度为100~200℃,一氧化碳压力为0.1~5.0MPa,实现由二级胺羰基化耦合转酰化得到甲酰胺类化合物。其反应过程如下:将底物、溶剂、一甲胺与催化剂加入压力容器中,充入一定压力的一氧化碳,密闭,搅拌,反应温度不低于100℃,反应时间不少于0.5小时,反应后催化剂与反应体系易分离,可以100%选择性得到目标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由二级胺制备甲酰胺的方法,具体涉及到二级胺、一氧化碳与甲胺的羰基化反应制备甲酰胺类化合物。


技术介绍

1、甲酰胺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制造有价值杂环化合物、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的关键化学原料,也可以用作工业溶剂,同时,医药工业上用于生产维生素、激素,也用于制造杀虫脒。在有机反应中,二甲基甲酰胺不但广泛用作反应的溶剂,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2、制备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已有报道。wu等人(chem.eur.j.2015,21,14943-14948)以无机碱(naoh,k2co3)为催化剂,实现多种胺包括二级胺与co的甲酰化合成甲酰胺,反应体系为强碱环境。xu等人(angew.chem.int.ed.2021,60,4125-4132)利用ir的多孔有机配合物为催化剂,促进胺与co2、h2合成甲酰胺,反应过程需要加入fecl3助剂促进反应进行。han等人(green chem.2020,22,737-741)以无机配体负载的fe基催化剂,实现各种胺与甲酸的转酰化合成甲酰胺,反应体系需要加入na2so3助剂,同时伴随水的产生。zhang等人(chin.j.org.chem.2019,39,1109-1115)以pd(oac)2实现无溶剂条件下胺与dmf的转酰化实现各种甲酰胺的制备,需要加入有机碱三乙胺。我们课题组王业红等人(greenchem.2017,19,88-92)利用ru/ceo2催化胺与co的甲酰化,二级胺的活性略低于一级胺。

3、专利cn107501115-a是关于甲酰胺在甲酸分解产生co和胺反应制备的研究。专利jp11322687-a和专利jp11322687-a是关于甲酸叔胺盐与伯胺/仲胺转酰化制备甲酰胺。专利cn106278923-a;cn106278923-b是关于胺与co在羟基磷灰石负载的ru催化作用下制备甲酰胺的研究。专利cn105272868-a;cn105272868-b是关于酸性金属氧化物负载的ru催化伯胺和/或仲胺制备甲酰胺的研究,所用催化剂体系为酸性金属氧化物。专利cn104710258-a;cn104710258-b,cn104710258-a;cn104710258-b利用酸性金属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催化伯胺/仲胺制备甲酰胺。专利cn102190592-a;cn102190592-b是关于芳香伯胺/仲胺和co在n-杂环卡宾化合物(i)或咪唑鎓盐(ii)催化下制备甲酰胺化合物。专利nl6708632-a是关于cu基催化剂催化的co和氨或伯胺/仲胺制备甲酰胺化合物。

4、虽然目前制备甲酰胺化合物的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二级胺制备甲酰胺仍然存在问题,例如副产物产生,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强碱或助剂以提高二级胺的活性。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率由二级胺制备甲酰胺化合物且无副产物的技术路线,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二级胺制备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合成方法是以二级胺和一氧化碳、一甲胺为反应底物,加入溶剂,在钌基负载型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温度为100~200℃,一氧化碳压力为0.1~5.0mpa,实现由二级胺羰基化得到甲酰胺类化合物。

2、本专利技术的意义在于克服了目前制备甲酰胺类化合物过程中存在的二级胺活性低的缺点,实现高效率无副产物制备甲酰胺,催化剂易于分离。

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4、一种由二级胺制备甲酰胺类的方法:

5、将二级胺、一甲胺及钌基负载型催化剂加入压力容器中,加入溶剂,充入一氧化碳,密闭,搅拌,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0.5小时;

6、所述钌基负载型催化剂为n-hap、n-ru/tio2、n-ru/nb2o5、n-ru/ceo2、n-ru/al2o3、s-ru/hap、s-ru/tio2、s-ru/nb2o5、s-ru/ceo2、s-ru/al2o3、p-ru/hap、p-ru/tio2、p-ru/nb2o5、p-ru/ceo2、p-ru/al2o3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

7、所述ru基负载型催化剂中钌的质量分数为0.05wt%~10.0wt%。

8、所述一甲胺与底物的摩尔浓度比为0.001~10。

9、所述充入一氧化碳的压力为0.1mpa~5.0mpa。

10、所述二级胺为:二甲胺、二乙胺、二丙胺、二异丙胺、二丁胺、二异丁胺、二己胺、二乙醇胺、吡咯烷、哌啶、吗啉、哌嗪、高哌嗪、环己亚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甲基卞胺、二苯胺、二苄胺、n-甲基-对甲基苯胺、n-苄基苯胺、n-苯基乙醇胺、吲哚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

11、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乙腈、1,4-二氧六环、甲苯、二甲苯、氯苯、环己烷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

12、所述二级胺的加入量为:每克ru中加入的二级胺的量为0.01~100mol/gru;

13、反应温度为120℃~200℃,反应时间为0.5~24.0h。

14、较佳的反应条件为:

15、所述一甲胺与底物的摩尔浓度比为0.01~5。

16、所述二级胺为:二甲胺、二乙胺、二丙胺、二异丙胺、二丁胺、二异丁胺、二己胺、哌啶、吗啉、哌嗪、高哌嗪、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甲基卞胺、n-甲基-对甲基苯胺、吲哚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

17、所述二级胺的加入量为:每克ru中加入的二级胺的量为0.01~50mol/gru;

18、所述钌基负载型催化剂为:n-hap、n-ru/tio2、n-ru/nb2o5、n-ru/ceo2、s-ru/hap、s-ru/tio2、s-ru/nb2o5、s-ru/ceo2、p-ru/hap、p-ru/tio2、p-ru/nb2o5、p-ru/ceo2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

19、所述钌基负载型催化剂中钌优选的质量分数为0.5wt%~8.0wt%;

20、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乙腈、1,4-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21、充入一氧化碳优选的压力为0.2mpa~3.0mpa。

22、最佳反应条件为:

23、所述一甲胺与底物的摩尔浓度比为0.1~2。

24、所述二级胺为:二甲胺、二乙胺、二丙胺、二丁胺、哌啶、吗啉、哌嗪、高哌嗪、吲哚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

25、所述二级胺的加入量为:每克ru中加入的二级胺的量为0.1~50mol/gru;

26、所述钌基负载型催化剂为:n-ru/hap、n-ru/tio2、n-ru/ceo2、s-ru/hap、s-ru/tio2、s-ru/ceo2、p-ru/hap、p-ru/tio2、p-ru/ceo2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

27、所述钌基负载型催化剂中钌优选的质量分数为0.5wt%~5.0wt%;

28、所述溶剂为: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二级胺制备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二级胺制备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焦东霞王业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