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683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属于路基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路基结构本体由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第一层砾石填料层、盐水隔断层及第二层砾石填料层组成,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边坡、护坡道和排水沟,铁轨铺设于第一层砾石填料层上方,所述盐水隔断层主要由复合土工膜及粉煤灰改良后的原状盐渍土组成,粉煤灰掺入量10~15%。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两层填料层之间设置隔断层,阻挡了水分、盐分在路基本体的纵向迁移,减少了路基病害问题的发生几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煤基固废粉煤灰的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填方边坡及排水沟,有利于保持路基结构稳定,提高施工工程质量,创造了明显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基工程,具体为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公路、铁路建设向西北地区转移,这使得以往被弃置但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的盐渍土资源得以利用,而原来可以避之不谈的盐渍土路基填筑施工中隔盐难、易溶陷等问题,如今必须解决,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投资效益。

2、然而针对盐渍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病害问题,通常在路基某一深度设置一定厚度的隔断层来预防病害的发生,然而现有的路基隔断结构存在结构不稳定、隔盐不彻底、排水不顺畅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结构稳定且能有效抑制路基内部水分、盐分迁移的路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最大限度避免了盐渍土地区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溶陷、冻胀等病害现象,解决现有路基结构存在的问题,同时提高煤基固废粉煤灰的利用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所述路基结构本体由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第一层砾石填料层、盐水隔断层及第二层砾石填料层组成,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填方边坡、护坡道和排水沟,铁轨铺设于第一层砾石填料层上方,所述盐水隔断层主要由复合土工膜及粉煤灰改良后的原状盐渍土组成,粉煤灰掺入量为10~15%。

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层砾石填料层和第二层砾石填料层之间设置盐水隔断层,抑制水分、盐分在路基内的纵向迁移,减少了路基病害问题的发生几率。地表水下渗至所述盐水隔断层,因隔断作用而无法继续下渗,而从两侧填方边坡排出;毛细水上升至隔断层,也会因隔断作用而无法继续升高,而从两侧的填方边坡排出;水分、盐分的纵向迁移被阻断,减少了路基病害发生的几率。

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改良盐渍土所用粉煤灰的最佳掺量的确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6、步骤1,调查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

7、步骤2,确定盐渍土的各项性能指标;

8、步骤3,形成不同掺入量的配比方案;

9、步骤4,进行溶陷试验并使用数值模拟软件对路基沉降进行预测;

10、步骤5,通过对试验结果及沉降预测结果分析,得到最佳粉煤灰掺入量。

11、本专利技术所述盐水隔断层的厚度不小于0.15m。

12、本专利技术所述填方边坡为片石混凝土护坡,填方边坡的设置有利于保持路基结构的稳定。

13、本专利技术所述盐渍土地区路基结构还包括两条对称设置于所述排水沟与路基本体之间且宽度不小于1m的护坡道,所述护坡道的一侧与对应填方边坡的底边相接,所述护坡道沿所述填方边坡的长度方向延伸,护坡道的设置有利于边坡稳定。

14、本专利技术所述盐渍土地区路基结构还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排水沟,从路基中排出的水分能够经由排水沟及时排出,保证路基本体结构的稳定性。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层砾石填料层和第二层砾石填料层之间设置盐水隔断层,抑制水分、盐分在路基内的纵向迁移,从本质上减少了路基病害问题的发生几率。

17、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填方边坡和排水沟,能确保路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排水顺畅,有利于保持路基结构稳定。

18、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工业废料的资源化,提高了煤基固废粉煤灰的利用率,降低了盐渍土溶陷率,提高了路基的抗剪强度,保证路基压实度与弯沉值等指标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环保效益显著。

19、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原状盐渍土,替代了中粗砂垫层,减少了材料远距离运输成本,降低了工程中的砂石用量,极大的节约了工程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结构本体由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第一层砾石填料层(1)、盐水隔断层(2)及第二层砾石填料层(3)组成,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填方边坡(4)、护坡道(5)和排水沟(6),铁轨(7)铺设于第一层砾石填料层(1)上方;所述盐水隔断层主要由复合土工膜及粉煤灰改良后的原状盐渍土组成;所述盐水隔断层中粉煤灰掺入量为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砾石填料层和第二层砾石填料层换填砾石填料,复合土工膜下设5~7cm厚改良后盐渍土垫层,上设10~12cm厚改良后盐渍土垫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粉煤灰掺入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方边坡(4)为片石混凝土护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对称设置于所述排水沟(6)与路基本体之间且宽度不小于1m的护坡道(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路基两侧对称设置的两条排水沟(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结构本体由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第一层砾石填料层(1)、盐水隔断层(2)及第二层砾石填料层(3)组成,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填方边坡(4)、护坡道(5)和排水沟(6),铁轨(7)铺设于第一层砾石填料层(1)上方;所述盐水隔断层主要由复合土工膜及粉煤灰改良后的原状盐渍土组成;所述盐水隔断层中粉煤灰掺入量为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旱地区盐渍土路基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砾石填料层和第二层砾石填料层换填砾石填料,复合土工膜下设5~7cm厚改良后盐渍土垫层,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洋王焱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