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双作用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63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6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双作用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该活塞杆进出液的双作用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包括油缸体,油缸体的两端依次经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连接一气缸体,油缸体的油活塞与气缸体的气活塞间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外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气活塞与气缸体之间形成有第一循环液腔,气活塞和活塞杆内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循环液腔,另一端于容置空间内的活塞杆上形成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以分别于容置空间内连接通液软管,通液软管另一端穿出连接件侧部设置或与其上的对外接头相连。该压缩机,具有冷却效果好、压缩效率高、压缩稳定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双作用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


技术介绍

1、目前,循环液封压缩机主要利用曲轴结构带动缸体内的活塞往复运动来对气体增压;通过在活塞和缸体之间设置液封腔来储存循环液,以达到密封、润滑、冷却等目的。

2、现在压缩机使用时,因采用曲轴结构驱动活塞,因此活塞容易晃动导致其使用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活塞变形、活塞磨损、活塞与缸体间密封性变差等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

3、另外,对于现有压缩机气缸来说,其液封腔内的循环液主要起密封和润滑作用,顺带发挥一定的冷却作用,如专利cn114439728a所公开的压缩机中的气缸。由于压缩机利用活塞往复运动做功,因此活塞与缸体之间、活塞杆与缸盖之间会因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而活塞杆和活塞受热后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可能出现其运动不畅或卡死等情况,因此仅通过向活塞和缸体间的液封腔注入循环液来冷却难以达到有效冷却活塞、缸体等结构的目的,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双作用液驱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双作用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体,所述油缸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一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和油缸体内分别设有气活塞和油活塞,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于油缸体和气缸体之间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油活塞与两个第一连接体之间形成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所述油缸体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连通的液压油口,所述气活塞与第二连接体之间形成第一气压腔,所述气缸体另一端连接有封盖,以与气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气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进出液的双作用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内设有环形凹槽,以与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二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双作用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体,所述油缸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一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和油缸体内分别设有气活塞和油活塞,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于油缸体和气缸体之间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油活塞与两个第一连接体之间形成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所述油缸体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连通的液压油口,所述气活塞与第二连接体之间形成第一气压腔,所述气缸体另一端连接有封盖,以与气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气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进出液的双作用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内设有环形凹槽,以与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二循环液腔,所述第二连接体上设有与第二循环液腔连通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子义刘学忠曲光冷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