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车用压缩机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608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6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车用压缩机及汽车,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包括主机架和静涡盘,静涡盘和主机架抵接配合,静涡盘上开设有过油通道,且过油通道沿静涡盘的轴向贯穿静涡盘的两端,主机架上形成有轴承室,主机架上开设有第一分支流道、第二分支流道以及通孔,第一分支流道连通过油通道和轴承室,通孔沿着主机架的轴线贯穿主机架两端,第二分支流道连通过油通道和通孔;其中,冷冻油能够通过过油通道穿过静涡盘并流向主机架,接着,其中一部分冷冻油经第一分支流道进入轴承室;另一部分冷冻油经第二分支流道进入通孔。本申请提供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车用压缩机及汽车,解决了冷冻油对压缩机的零部件润滑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车用压缩机及汽车


技术介绍

1、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的流体机械,是空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压缩机的吸气端能够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气体,通过涡盘对冷媒气体进行压缩后,排气口排出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

2、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冷冻油的润滑作用至关重要,冷冻油在零件运动配合面间合理分布能极大地减小零件之间的磨损,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也能降低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产生噪音。在压缩机运行的过程中,冷媒会与冷冻油形成油气混合物,油气混合物从低压腔经由压缩机的压缩腔压缩后进入高压腔,然后经由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完成油气分离,分离出的冷媒气体从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压缩机,并进入到空调系统参与换热,冷冻油则通过回油结构重新进入压缩机内部对零件进行润滑。

3、压缩机包括主机架、静涡盘和端盖,静涡盘位于主机架和端盖之间,其中,主机架背离静涡盘的一侧形成低压腔,静涡盘和主机架之间形成压缩腔,高压腔和油分离结构设于端盖上。通常,采用在静涡盘上开设连通油分离结构的回油孔,以及在静盘和主机架上开设油路的方式,让油分离结构分离出的冷冻油通过回油孔和油路流至主机架表面,然后流入位于主机架中间的轴承室,以对轴承室中的轴承进行润滑。

4、但是,上述油路的设置较为单一,使得冷冻油更多地对轴承进行润滑,对其他部件-例如涡旋摩擦副润滑较少,从而导致冷冻油对压缩机的零部件润滑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车用压缩机及汽车,以解决冷冻油对压缩机的零部件润滑不均匀的问题。

2、一种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该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包括主机架和静涡盘,静涡盘和主机架抵接配合,静涡盘上开设有过油通道,且过油通道沿静涡盘的轴向贯穿静涡盘的两端,主机架上形成有轴承室,主机架上开设有第一分支流道、第二分支流道以及通孔,第一分支流道连通过油通道和轴承室,通孔沿着主机架的轴线贯穿主机架两端,第二分支流道连通过油通道和通孔;其中,冷冻油能够通过过油通道穿过静涡盘并流向主机架,接着,其中一部分冷冻油经第一分支流道进入轴承室;另一部分冷冻油经第二分支流道进入通孔。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机架上开设有主流道,主流道沿着主机架的周向延伸,过油通道连通主流道,第二分支流道和第一分支流道分别连通主流道,以使冷冻油能够从过油通道流入主流道,然后在主流道内分流进入第一分支流道和第二分支流道。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从过油通道回流地冷冻油会沿着主流道更均匀地分布于主机架。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主机架的径向,轴承室位于主流道的内侧,通孔位于主流道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分支流道和第二分支流道互不干涉。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轴承室至主流道的方向,第一分支流道的流通面积呈减小的趋势。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在扩大轴承室的受油面积的同时,有利于减缓冷冻油从轴承室通过第一分支流道回流至主流道的情况出现。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孔和第二分支流道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且均为多个,多个通孔沿着主机架的周向间隔布置。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冷冻油沿着主机架的周向更加均匀地流向多个通孔。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流道上开设有进油口,过油通道通过进油口连通主流道,进油口沿重力方向f位于主机架的顶部。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使得进入进油口的冷冻油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向进油口的左右两侧扩散形成左右两个支路,并沿着主流道向下流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重力方向f,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冷冻油在重力的作用下堆积在主机架底部的通孔中。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流道上开设有进油口,过油通道通过进油口连通主流道,进油口沿重力方向f位于主机架的底部,且主流道的顶部开设有出油口,多个第二分支流道在出油口处汇集。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使得冷冻油从底部的进油口进入主流道之后,在压差的作用下先沿着主流道向上流至出油口,然后在在出油口处在重力作用下分配到多个第二分支流道中。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油口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出油口关于主机架的轴线对称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方便位于主机架左右两侧的通孔通过第二分支流道连通出油口。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分支流道的数量大于第一分支流道的数量。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使得主流道中大部分冷冻油能够流入通孔中,从而重新参与到冷媒和冷冻油的循环路径,以对位于压缩腔中涡旋摩擦副进行润滑。

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用压缩机,该车用压缩机包括壳体和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装设于壳体,且在壳体内部,主机架背离静涡盘的一侧形成低压腔,主机架靠近静涡盘的一侧形成压缩腔,低压腔中的一部分油气混合物能够经通孔进入压缩腔,低压腔连通轴承室,以使低压腔中的另一部分油气混合物能够进入轴承室。

1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车用压缩机及汽车,冷冻油在主机架上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部分冷冻油经第一分支流道进入轴承室,以用于对轴承室内的轴承进行润滑;另一部分冷冻油经第二分支流道进入通孔,并在通孔处与从低压腔进入到压缩腔中油气混合物汇集,从而重新参与到冷媒和冷冻油的循环路径,以对位于压缩腔中涡旋摩擦副进行润滑。通过设置通孔和第二分支流道,有利于提升冷冻油对压缩机的零部件润滑的均匀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包括主机架(10)和静涡盘(20),所述静涡盘(20)和所述主机架(10)抵接配合,所述静涡盘(20)上开设有过油通道(21),且所述过油通道(21)沿所述静涡盘(20)的轴向贯穿所述静涡盘(20)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架(10)上开设有主流道(14),所述主流道(14)沿着所述主机架(10)的周向延伸,所述过油通道(21)连通所述主流道(14),所述第二分支流道(13)和所述第一分支流道(12)分别连通所述主流道(14),以使冷冻油能够从所述过油通道(21)流入所述主流道(14),然后在所述主流道(14)内分流进入所述第一分支流道(12)和所述第二分支流道(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主机架(10)的径向,所述轴承室(11)位于所述主流道(14)的内侧,所述通孔(17)位于所述主流道(1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轴承室(11)至所述主流道(14)的方向,所述第一分支流道(12)的流通面积呈减小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7)和所述第二分支流道(13)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17)沿着所述主机架(10)的周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14)上开设有进油口(15),所述过油通道(21)通过所述进油口(15)连通所述主流道(14),所述进油口(15)沿重力方向F位于所述主机架(10)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重力方向F,相邻所述通孔(17)之间的间距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14)上开设有进油口(15),所述过油通道(21)通过所述进油口(15)连通所述主流道(14),所述进油口(15)沿重力方向F位于所述主机架(10)的底部,且所述主流道(14)的顶部开设有出油口(16),多个所述第二分支流道(13)在所述出油口(16)处汇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出油口(16)关于所述主机架(10)的轴线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流道(13)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分支流道(12)的数量。

11.一种车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所述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装设于所述壳体,且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主机架(10)背离所述静涡盘(20)的一侧形成低压腔(30),所述主机架(10)靠近所述静涡盘(20)的一侧形成压缩腔(40),所述低压腔(30)中的一部分油气混合物能够经所述通孔(17)进入所述压缩腔(40),所述低压腔(30)连通所述轴承室(11),以使所述低压腔(30)中的另一部分油气混合物能够进入所述轴承室(11)。

12.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包括主机架(10)和静涡盘(20),所述静涡盘(20)和所述主机架(10)抵接配合,所述静涡盘(20)上开设有过油通道(21),且所述过油通道(21)沿所述静涡盘(20)的轴向贯穿所述静涡盘(20)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架(10)上开设有主流道(14),所述主流道(14)沿着所述主机架(10)的周向延伸,所述过油通道(21)连通所述主流道(14),所述第二分支流道(13)和所述第一分支流道(12)分别连通所述主流道(14),以使冷冻油能够从所述过油通道(21)流入所述主流道(14),然后在所述主流道(14)内分流进入所述第一分支流道(12)和所述第二分支流道(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主机架(10)的径向,所述轴承室(11)位于所述主流道(14)的内侧,所述通孔(17)位于所述主流道(1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轴承室(11)至所述主流道(14)的方向,所述第一分支流道(12)的流通面积呈减小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7)和所述第二分支流道(13)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17)沿着所述主机架(10)的周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压缩机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14)上开设有进油口(15),所述过油通道(21)通过所述进油口(15)连通所述主流道(14),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杰李庆才童成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