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液冷板和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619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6
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液冷板和动力电池,包括金属板和流道体,所述流道体与所述金属板粘接,所述流道体和所述金属板围合形成流道,所述流道体的两端端口处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该复合液冷板和动力电池,通过将原本的焊接处理方式调整为胶接,可有效的减少需要焊接的部位与次数,也避免因焊接本身特性导致的焊接不牢而导致漏液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池液冷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液冷板和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池液冷板,为了实现电池散热更充分、更安全,需要液冷板与电池直接贴合面平整、焊接牢固、无泄漏等安全风险。目前主流的液冷板为铝质材料,具体是使用2个铝合金平板钎焊,同时为了增加焊接性,通常采用的是3系铝合金,强度较6系铝合金低,并且进出冷却液的管道需要进行弧焊,整个过程需要2次焊接,同时钎焊温度较高,材料的热变形较大,导致液冷板表面的平面度≥1mm,不利于后续电池贴合,由于焊接的地方较多,也容易出现焊接部位松动或密封性不良的问题,导致冷却液泄露的情况出现,影响整个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液冷板和动力电池,其能够有效减少液冷板需要焊接的部位与次数,避免因焊接不牢导致漏液的情况发生。

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液冷板,包括:金属板和流道体,所述流道体与所述金属板粘接,所述流道体和所述金属板围合形成流道,所述流道体的两端端口处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

3、可选地,所述流道体与所述金属板抵接部位夹设有泡棉层。

4、可选地,所述流道体与所述金属板抵接部位夹设有胶水层,所述胶水层与所述泡棉层均平行于所述流道设置,所述胶水层与所述泡棉层并列设置,所述泡棉层设置于靠近所述流道的一侧。

5、可选地,所述流道体与所述金属板抵接部位靠近所述流道的一侧设有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流道体与所述金属板粘接产生的多余胶体。

6、可选地,所述流道体的两端端口位于所述金属板同一侧边,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贯穿所述金属板设置。

7、可选地,所述流道剖面为弧形。

8、可选地,所述流道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弯折部。

9、可选地,所述流道体在所述金属板上投影面积占所述金属板面积比例为0.5-0.85。

10、可选地,所述流道体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为一体成型。

11、可选地,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复合液冷板。

1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焊接的地方较多,容易出现焊接部位松动或密封性不良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传统液冷板由两块带有凹槽的金属板彼此焊接形成流道,存在因焊接部位松动或密封性不良而导致冷却液泄露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液冷板和动力电池,通过在液冷板的金属板上设置独立的流道体,通过流道体与金属板围合形成流道。减少了金属板上需要的焊接部位,使得冷却液可以直接从该流道流通,并通过将流道体粘接在金属板上,减少金属板上需要焊接的地方与次数,同时在流道体的两端端口处分别设置进液管和出液管方便冷却液从进液管流进流道,再从出液管流出,并不断循环,从而达到实现给电池冷却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板(6)和流道体(2),所述流道体(2)与所述金属板(6)粘接,所述流道体(2)和所述金属板(6)围合形成流道(21),所述流道体(2)的两端端口处分别设有进液管(1)和出液管(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体(2)与所述金属板(6)抵接部位夹设有泡棉层(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体(2)与所述金属板(6)抵接部位夹设有胶水层(5),所述胶水层(5)与所述泡棉层(4)均平行于所述流道(21)设置,所述胶水层(5)与所述泡棉层(4)并列设置,所述泡棉层(4)设置于靠近所述流道(21)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体(2)与所述金属板(6)抵接部位靠近所述流道(21)的一侧设有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流道体(2)与所述金属板(6)粘接产生的多余胶体。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体(2)的两端端口位于所述金属板(6)同一侧边,所述进液管(1)和所述出液管(3)贯穿所述金属板(6)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21)剖面为弧形。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21)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弯折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体(2)在所述金属板(6)上投影面积占所述金属板(6)面积比例为0.5-0.8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体(2)与所述进液管(1)和所述出液管(3)为一体成型。

10.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复合液冷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板(6)和流道体(2),所述流道体(2)与所述金属板(6)粘接,所述流道体(2)和所述金属板(6)围合形成流道(21),所述流道体(2)的两端端口处分别设有进液管(1)和出液管(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体(2)与所述金属板(6)抵接部位夹设有泡棉层(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体(2)与所述金属板(6)抵接部位夹设有胶水层(5),所述胶水层(5)与所述泡棉层(4)均平行于所述流道(21)设置,所述胶水层(5)与所述泡棉层(4)并列设置,所述泡棉层(4)设置于靠近所述流道(21)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体(2)与所述金属板(6)抵接部位靠近所述流道(21)的一侧设有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流道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王爱国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浩智科技电驱桐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