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594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6
本技术提出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包括竖向主撑杆及倾斜设于所述竖向主撑杆两侧的斜撑杆,斜撑杆与竖向主撑杆侧壁通过连接件连接紧固,竖向主撑杆包括相连接的下部构件和上部构件,下部和上部构件均为预制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滑动式连接,本技术采用高度可调的竖向主撑杆,调节高度控制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型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竖向主撑杆,降低自重又能够有效增大结构的自身刚度,抵抗结构变形,且可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支护结构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各类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施工所面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例如软土区域、深开挖、富水区域条件下的建筑物施工,已对传统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鱼腹梁”是在工业厂房中常用的一种等强度梁,主要根据梁内力不同设置不同截面的空腹式框架结构梁,使得结构每一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均等于材料的许用应力。由于其形似鱼腹,故而称之为“鱼腹梁”。采用可张拉的钢绞线代替鱼腹梁中的曲梁,型钢代替直梁并用于基坑工程中,形成一个易于拆装、施工迅速、可循环利用的支撑结构。支撑下方土体开挖前,型钢对撑与鱼腹梁钢绞线同时施加预应力,待预应力达到设计值后进行土方开挖。

2、常规鱼腹梁支撑及其施工方法为:常规鱼腹梁撑杆主要以工字钢开孔,采用高强螺栓固定,现场拼装而成。

3、缺点:

4、1)型钢刚度低,变形大,在钢绞线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位移,导致结构失稳。

5、2)型钢用量大,材料受温度影响变形大,易腐蚀,耐久性差。

6、鱼腹梁支撑结构作为传统的支护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7、1)传统鱼腹梁采用人工补偿耗时长,存在安全风险,且效率低下。

8、2)传统鱼腹梁撑杆刚度小,变形大,抗压能力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型钢与钢筋混凝土组成撑杆结构,刚度高且便于施工。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包括竖向主撑杆及倾斜设于所述竖向主撑杆两侧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与竖向主撑杆侧壁通过连接件连接紧固,其特征在于,竖向主撑杆包括相连接的下部构件和上部构件,所述下部和上部构件均为预制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滑动式连接。

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下部构件为双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包括内钢管和外混凝土层,所述外混凝土层的高度低于所述内钢管的高度,内钢管外露于外混凝土层设置,外混凝土层顶部沿内钢管外周设有伺服轴力千斤顶,所述伺服轴力千斤顶与所述上构件的底部相连接。

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部构件为设有中心通孔的混凝土柱体,所述通孔内径与所述内钢管的外径相等,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通过内钢管套接。

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相配置的滑块和滑槽,所述滑槽分别沿所述下部构件和上部构件的外壁均匀间隔设置,上下对应的滑槽内通过同一块所述滑块相连接。

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沿所述下部构件及上部构件的外混凝土层的轴向均匀间隔套设多个箍筋,所述箍筋的内壁上均匀间隔设有多根纵向钢筋。

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部构件的顶部布设有钢拱和钢板。

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滑槽和滑块上均设有连接孔,通过连接螺栓连接紧固。

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钢管为方钢,所述箍筋为方形环结构。

1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采用上下两段式拼接构件形式,形成高度可调的竖向主撑杆结构,可通过改变主撑杆的长度来改变拉索拉力的大小及其在撑杆上的分配情况,高效调节应力,更好的补偿钢绞线应力损失;采用内钢管与混凝土的组合形式,既能减少混凝土用量,降低自重又能够有效增大结构的自身刚度,前后受力协调,抵抗结构的变形;通过预制构件,现场施工简便经济,且可循环利用,节能环保,降低施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包括竖向主撑杆及倾斜设于所述竖向主撑杆两侧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与竖向主撑杆侧壁通过连接件连接紧固,其特征在于,竖向主撑杆包括相连接的下部构件和上部构件,所述下部和上部构件均为预制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滑动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构件为双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包括内钢管和外混凝土层,所述外混凝土层的高度低于所述内钢管的高度,内钢管外露于外混凝土层设置,外混凝土层顶部沿内钢管外周设有伺服轴力千斤顶,所述伺服轴力千斤顶与所述上部构件的底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构件为设有中心通孔的混凝土柱体,所述通孔内径与所述内钢管的外径相等,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通过内钢管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相配置的滑块和滑槽,所述滑槽分别沿所述下部构件和上部构件的外壁均匀间隔设置,上下对应的滑槽内通过同一块所述滑块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下部构件及上部构件的外混凝土层的轴向均匀间隔套设多个箍筋,所述箍筋的内壁上均匀间隔设有多根纵向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构件的顶部布设有钢拱和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和滑块上均设有连接孔,通过连接螺栓连接紧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管为方钢,所述箍筋为方形环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包括竖向主撑杆及倾斜设于所述竖向主撑杆两侧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与竖向主撑杆侧壁通过连接件连接紧固,其特征在于,竖向主撑杆包括相连接的下部构件和上部构件,所述下部和上部构件均为预制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滑动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构件为双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包括内钢管和外混凝土层,所述外混凝土层的高度低于所述内钢管的高度,内钢管外露于外混凝土层设置,外混凝土层顶部沿内钢管外周设有伺服轴力千斤顶,所述伺服轴力千斤顶与所述上部构件的底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撑杆高度可调的鱼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构件为设有中心通孔的混凝土柱体,所述通孔内径与所述内钢管的外径相等,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通过内钢管套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俊沈毅王大为郭亮李俊柳意殷雄刘小冬余刚张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