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深基坑支护结构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深基坑复合式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是本世纪城市建设的主题,随着城市旧城改造、和现代市政设施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高层建筑的兴起,建筑基坑工程、地铁隧道工程等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成为当今工程界的热点和难点,由于土钉、钢管桩支护具有施工快速简便、经济可靠等许多优点,因此在地下工程中有着较多的应用,但土钉应用的局限性限制了该项技术的推广,通过新技术的研发,我国逐渐将土钉、钢管桩复合支护技术应用于基坑支护工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2、目前现有的深基坑复合式支护结构,不便于调节,无法对不同尺寸的深基坑进行支护,会影响深基坑的支护效果。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深基坑复合式支护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复合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1),所述支护桩(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为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支护桩(1)内侧的底部安装有稳定柱一(2),所述稳定柱一(2)的右侧设置有稳定柱二(3),所述稳定柱二(3)的右侧与支护桩(1)内侧的底部固定,所述稳定柱一(2)和稳定柱二(3)的内腔设置有稳定杆(4),所述稳定杆(4)的左侧开设有凹槽(5),所述稳定柱一(2)内腔的左侧安装有电推杆(6),所述电推杆(6)的右侧贯穿凹槽(5)的内腔安装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右侧与凹槽(5)内腔的右侧固定,所述支护桩(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立柱一(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复合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1),所述支护桩(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为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支护桩(1)内侧的底部安装有稳定柱一(2),所述稳定柱一(2)的右侧设置有稳定柱二(3),所述稳定柱二(3)的右侧与支护桩(1)内侧的底部固定,所述稳定柱一(2)和稳定柱二(3)的内腔设置有稳定杆(4),所述稳定杆(4)的左侧开设有凹槽(5),所述稳定柱一(2)内腔的左侧安装有电推杆(6),所述电推杆(6)的右侧贯穿凹槽(5)的内腔安装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右侧与凹槽(5)内腔的右侧固定,所述支护桩(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立柱一(8),所述立柱一(8)的右侧设置有立柱二(9),所述立柱二(9)的右侧与支护桩(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所述立柱一(8)和立柱二(9)的内腔设置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拉伸弹簧(11),所述拉伸弹簧(11)的左侧与立柱一(8)内腔的左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复合式支护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少伟,陈海威,李靖,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镇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