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包边总成、车辆及包边总成的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包边总成、车辆及包边总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555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申请提供了包边总成、车辆及包边总成的制造方法,包边总成包括透光本体、包边、骨架和外饰板,外饰板包括边缘部和主体,边缘部连接于主体的周缘,主体与透光本体相对且间隔设置,骨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骨架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第一表面与外饰板的表面相对设置且连接,第二表面与透光本体的表面相对设置且连接,包边包括边框,边框环绕骨架设置,且连接于边缘部和透光本体之间;沿包边总成的厚度方向,骨架在透光本体上的投影完全位于透光本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窗,具体涉及包边总成、车辆及包边总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汽车的侧窗一般是先将包边通过注塑的方式与玻璃连接后,再安装外饰板以形成包边总成。然而,当外饰板的面积较大,且在厚度方向上,外饰板与玻璃之间间隙较大时,包边总成容易出现受压塌陷的现象,影响车辆的外观和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边总成、车辆及包边总成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汽车的包边总成塌陷变形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边总成,包括透光本体、包边、骨架和外饰板,所述外饰板包括边缘部和主体,所述边缘部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周缘,所述主体与所述透光本体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骨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骨架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外饰板的表面相对设置且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透光本体的表面相对设置且连接,所述包边包括边框,所述边框环绕所述骨架设置,且连接于所述边缘部和所述透光本体之间;沿所述包边总成的厚度方向,所述骨架在所述透光本体上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透光本体内。

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骨架还包括两个侧面,两个所述侧面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沿所述透光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侧面与所述边框的内侧相对设置;

4、所述骨架具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且延伸至贯通两个所述侧面;所述包边还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连接于所述边框的内侧;所述连接条连接于所述第一槽的槽壁面与所述透光本体的表面之间。

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骨架还具有第一筋条和第一孔,所述第一筋条连接于所述第一槽的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槽侧壁面之间,所述第一筋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槽的槽底壁面,所述第一筋条将所述第一槽分为两个第一子槽;

6、所述第一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子槽的槽底壁面,并沿所述骨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骨架,所述第一孔邻近所述第一筋条设置;

7、位于一个所述第一槽内的所述连接条包括两个子连接条,一个所述子连接条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一子槽的槽壁面与所述透光本体的表面之间。

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骨架还具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开设于所述第一槽的槽底壁面,并沿所述骨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骨架;

9、所述包边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连接于所述连接条朝向所述骨架的表面,所述凸台穿过所述第二孔,且与所述第二孔周围的所述骨架卡持。

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骨架还包括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一槽间隔设置,所述骨架还具有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连接于所述第二槽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槽侧壁面之间,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透光本体间隔设置。

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槽并排且间隔设置;

12、所述骨架还包括多个第二槽,多个所述第二槽与多个所述第一槽交替且间隔设置;

13、所述连接条的数量有多个,每一个所述连接条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一槽的槽壁面与所述透光本体的表面之间。

1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骨架还具有多个第三槽,所述第三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多个所述第三槽和多个所述第二槽交替且间隔设置。

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骨架还具有第三筋条和第四筋条,所述第三筋条设于所述第二槽的槽底壁面,且沿所述第二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四筋条设于所述第三槽的槽底壁面,且沿所述第三槽的延伸方向延伸。

1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边框背离所述透光本体的表面与所述边缘部朝向所述透光本体的表面接触且固定连接。

1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包边总成包括第一粘接件和/或第二粘接件,所述第一粘接件连接于所述边框与所述边缘部之间,所述第二粘接件连接于所述骨架和所述主体之间。

1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包边总成包括第三粘接件,所述第三粘接件连接于所述骨架和所述透光本体之间。

1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骨架还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骨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骨架,所述外饰板还具有卡钩,所述卡钩连接于所述主体朝向所述骨架的表面,所述卡钩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卡接于所述骨架。

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所述包边总成,所述包边总成安装于所述车身一侧的开口部。

21、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边总成的制造方法,包括:

22、提供骨架和透光本体,所述骨架具有第一槽和第一筋条,所述第一槽开设于所述骨架的表面,且延伸至贯通所述骨架的侧面,所述第一筋条连接于所述第一槽的相对两槽侧壁面之间,将所述第一槽分为两个第一子槽,所述第一子槽的开口位于所述骨架的侧面;

23、将所述骨架和所述透光本体固定于模具;

24、向模具内注入熔化状态下的塑料,所述塑料自所述第一子槽的开口流入所述第一子槽,并朝向所述第一筋条流动在所述第一子槽内形成所述子连接条,并形成与所述骨架连接的边框;

25、将外饰板安装于所述骨架背离所述透光本体一侧,所述外饰板与所述骨架、所述包边均连接。

26、本申请提供的包边总成中,通过在外饰板和透光本体之间增设骨架,并利用骨架填充外饰板与透光本体之间的间隙空间。在外饰板面积较大以及外饰板距离透光本体较远时,外饰板也能够得到骨架自外饰板的内表面对外饰板的支撑,从而避免外饰板在受到外力按压后产生塌陷变形的现象。

27、此外,在本申请提供的包边总成中,骨架沿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完全位于透光本体内,即骨架不存在超出透光本体的悬臂结构,骨架能够完全支撑于透光本体上进而对外饰板进行支撑,骨架对外饰板的支撑面积大且受力均匀,避免了悬臂结构对外饰板支撑不足而导致外饰板角部翘曲的风险。

28、而且,在本申请提供的包边总成中,骨架连接于透光本体和外饰板之间,且透光本体的面积大于骨架的面积,透光本体能够通过骨架给予外饰板充足的支撑,以保证包边总成的强度,而且透光本体的面积足够大,能够为车辆中的驾驶员或乘客提供更好的视野,提升乘客的使用体验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本体、包边、骨架和外饰板,所述外饰板包括边缘部和主体,所述边缘部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周缘,所述主体与所述透光本体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骨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骨架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外饰板的表面相对设置且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透光本体的表面相对设置且连接,所述包边包括边框,所述边框环绕所述骨架设置,且连接于所述边缘部和所述透光本体之间;沿所述包边总成的厚度方向,所述骨架在所述透光本体上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透光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两个侧面,两个所述侧面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沿所述透光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侧面与所述边框的内侧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具有第一筋条和第一孔,所述第一筋条连接于所述第一槽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槽侧壁面之间,所述第一筋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槽的槽底壁面,所述第一筋条将所述第一槽分为两个第一子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具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开设于所述第一槽的槽底壁面,并沿所述骨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骨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一槽间隔设置,所述骨架还具有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连接于所述第二槽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槽侧壁面之间,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透光本体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槽并排且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具有多个第三槽,所述第三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多个所述第三槽和多个所述第二槽交替且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具有第三筋条和第四筋条,所述第三筋条设于所述第二槽的槽底壁面,且沿所述第二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四筋条设于所述第三槽的槽底壁面,且沿所述第三槽的延伸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背离所述透光本体的表面与所述边缘部朝向所述透光本体的表面接触且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总成包括第一粘接件和/或第二粘接件,所述第一粘接件连接于所述边框与所述边缘部之间,所述第二粘接件连接于所述骨架和所述主体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总成包括第三粘接件,所述第三粘接件连接于所述骨架和所述透光本体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骨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骨架,所述外饰板还具有卡钩,所述卡钩连接于所述主体朝向所述骨架的表面,所述卡钩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卡接于所述骨架。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包边总成,所述包边总成安装于所述车身一侧的开口部。

14.一种包边总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本体、包边、骨架和外饰板,所述外饰板包括边缘部和主体,所述边缘部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周缘,所述主体与所述透光本体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骨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骨架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外饰板的表面相对设置且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透光本体的表面相对设置且连接,所述包边包括边框,所述边框环绕所述骨架设置,且连接于所述边缘部和所述透光本体之间;沿所述包边总成的厚度方向,所述骨架在所述透光本体上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透光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两个侧面,两个所述侧面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沿所述透光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侧面与所述边框的内侧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具有第一筋条和第一孔,所述第一筋条连接于所述第一槽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槽侧壁面之间,所述第一筋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槽的槽底壁面,所述第一筋条将所述第一槽分为两个第一子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具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开设于所述第一槽的槽底壁面,并沿所述骨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骨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一槽间隔设置,所述骨架还具有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连接于所述第二槽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槽侧壁面之间,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透光本体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填欧秀勇陈华高耕林启明邱武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