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含蜡稠油乳化降黏剂、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和复合驱油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含蜡稠油乳化降黏剂、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和复合驱油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494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含蜡稠油乳化降黏剂、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和复合驱油剂及其应用,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含蜡稠油乳化降黏剂由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稠油渗透剂组成;所述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稠油渗透剂的质量比为(10~30):1;所述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C<subgt;9</subgt;‑C<subgt;12</subgt;烷基萘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或C<subgt;9</subgt;‑C<subgt;12</subgt;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所述稠油渗透剂为甲基丙烯酸十八酯或丙烯酸十八酯。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驱油剂中乳化降黏剂和流度控制剂协同作用大幅度提高高含蜡稠油油藏的采收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驱油剂为降黏剂与流度控制剂形成的复合驱油体系,应用于高含蜡稠油油藏时,具有较好的分散蜡晶、降低原油黏度与提高采收率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含蜡稠油乳化降黏剂、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和复合驱油剂及其应用,属于石油开采。


技术介绍

1、随着石油能源消耗增加以及轻质原油资源的不断枯竭,稠油在开采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然而,稠油经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油汽比逐渐下降,经济性变差,为提高效果和效益,稠油的开发方式逐步从热采转为冷采。目前,注水开发的稠油油藏储量占总储量的40%以上。水驱稠油潜力大,但由于水油流度比大,水驱稠油普遍处于“特高含水、低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阶段。

2、普通稠油油藏的冷采降黏化学驱技术,是将驱油用降黏剂溶液注入到地层,经过渗透、降低界面张力、润湿反转等综合作用将孔隙中岩石表面的稠油剥离下来,利用乳化分散作用使其形成黏度极低的水包油乳状液,改善稠油流动性,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采油技术。然而,由于高含蜡稠油低温下蜡晶的形成和聚结加剧了凝固,使得其在低温下黏度更高,降黏剂分子无法有效渗透进入稠油内部,导致稠油乳化降黏效果减弱。

3、授权公告号为cn109111906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稠油乳化降粘剂,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合物和水组成,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占0.01%~1%,阳离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占0.02%~3%,高分子聚合物占0.01%~1%,余量为水,按重量份计;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和/或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所述阳离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选自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的结构式分别如式(i)中(a)(b)(c)所示;式(i)中,r为c4~c18的烷基;x选自f-、cl-、br-、i-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丙烯酰胺或羟丙基胍胶。但是该稠油乳化降粘剂组分复杂,且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均为实验室自制,是否适合大规模生产是未知的。

4、因此,继续开发出一种组分简单,能有效降低高含蜡稠油黏度的降黏剂,对大幅度提高含蜡稠油油藏采收率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含蜡稠油乳化降黏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高含蜡稠油的降黏剂组成成分复杂、原料不易获取而导致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高含蜡稠油的驱油剂驱油效果较差的问题。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驱油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含蜡稠油采收率较低的问题。

4、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或复合驱油剂在高含蜡稠油油藏水驱开采中的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含蜡稠油油藏开采中,稠油采收量较低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高含蜡稠油乳化降黏剂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高含蜡稠油乳化降黏剂,所述乳化降黏剂由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稠油渗透剂组成;所述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稠油渗透剂的质量比为(10~30):1;所述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c9-c12烷基萘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或c9-c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所述稠油渗透剂为甲基丙烯酸十八酯或丙烯酸十八酯。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含蜡稠油乳化降黏剂为开拓性专利技术,乳化降黏剂中包括c9-c12烷基萘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或c9-c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型的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结构中含有萘基或苯基基团,使得蜡晶的晶型扭曲,不利于蜡晶形成网状结构,起到了防蜡作用;而且其与稠油中的重质组分(如胶质、沥青质)有类似的稠环芳烃类基团,因此在地层中接触原油后,可以迅速从水相中迁移至油水界面并且穿插在稠油油相中,进而显著降低稠油乳化所需的吉布斯自由能,提升稠油乳化降黏效果。另外,由于选择的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的非极性长烷基链、聚氧乙烯醚和磺酸盐极性基团使得其具有较强的两亲性,能够快速吸附在蜡晶表面,具有清除和预防沉积的双效作用。

8、同时,本专利技术的乳化降黏剂选择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十八酯作为稠油渗透剂。该类透剂具有较长的疏水碳链,很容易渗透进入含蜡稠油结构中,将含蜡稠油中的蜡晶与重质组分结成的网络结构拆散。渗透剂分子中含有的酯基基团,在进入含蜡稠油网络结构后会产生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进而阻止稠油中胶质、沥青质分子自发聚集导致的稠油黏度较高的问题。

9、本专利技术的乳化降黏剂针对水驱高含蜡稠油油藏,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稠油渗透剂两种成分协同作用,通过乳化稠油、分散蜡晶和预防蜡晶沉积,大幅降低了高含蜡稠油黏度。

10、为了降低乳化降黏剂的生产成本,优选地,所述烷基萘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为c9-12烷基萘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其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r为c9-c12的烷基,n为2-5;所述c9-c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为c9-c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其结构如下式ii所示,r为c9-c12的烷基,n为2-5。

11、

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的技术方案是:

13、一种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包括乳化降黏剂和流度控制剂;所述乳化降黏剂和流度控制剂的质量比为(0.3~0.4):(0.05~0.1);所述乳化降黏剂由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稠油渗透剂组成;所述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稠油渗透剂的质量比为(10~30):1;所述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c9-c12烷基萘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或c9-c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所述稠油渗透剂为甲基丙烯酸十八酯或丙烯酸十八酯。

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为开拓性专利技术,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包括乳化降黏剂和流度控制剂,针对水驱高含蜡稠油油藏,能够通过油水双向黏度调控显著降低油水黏度比、达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乳化降黏剂通过乳化稠油、分散蜡晶和预防蜡晶沉积,大幅降低了高含蜡稠油黏度;流度控制剂的加入通过提高驱替相黏度和黏弹性增强了乳化降黏剂与含蜡稠油形成的水包油乳状液的稳定性,有利于乳状液在地层的长距离运移;另一方面,流度控制剂的存在大幅度降低了水相流度,通过建立较高的驱替压差扩大了复合驱油相的波及稠油范围。

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流度控制剂由聚合物和助溶剂组成;所述聚合物和助溶剂的质量比为10:1。

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聚合物和助溶剂组成的流度控制剂与乳化降黏剂有良好的体系相容性,有效降低水油流度比、提高波及系数。

1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或黄原胶。

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聚丙烯酰胺和黄原胶为石油化工业常用的化合物、来源广泛、易于获取,在保证良好驱替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19、具体地,所述聚丙烯酰胺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1000-2000万,水解度为20-30%;所述黄原胶的分子量为800-1000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含蜡稠油乳化降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降黏剂由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稠油渗透剂组成;所述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稠油渗透剂的质量比为(10~30):1;所述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C9-C12烷基萘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或C9-C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所述稠油渗透剂为甲基丙烯酸十八酯或丙烯酸十八酯。

2.一种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降黏剂和流度控制剂;所述乳化降黏剂和流度控制剂的质量比为(0.3~0.4):(0.05~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度控制剂由聚合物和助溶剂组成;所述聚合物和助溶剂的质量比为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或黄原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溶剂为聚乙二醇、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6.一种复合驱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和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占复合驱油剂质量的0.35~0.5%。

8.一种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或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复合驱油剂在高含蜡稠油油藏水驱开采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含蜡稠油乳化降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降黏剂由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稠油渗透剂组成;所述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稠油渗透剂的质量比为(10~30):1;所述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c9-c12烷基萘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或c9-c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所述稠油渗透剂为甲基丙烯酸十八酯或丙烯酸十八酯。

2.一种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降黏剂和流度控制剂;所述乳化降黏剂和流度控制剂的质量比为(0.3~0.4):(0.05~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化降黏驱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度控制剂由聚合物和助溶剂组成;所述聚合物和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一潞赵楠陈慧卿程红晓田红燕常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