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制造具有啮合齿的机械致动构件的方法以及由此获得的产品技术_技高网

制造具有啮合齿的机械致动构件的方法以及由此获得的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412530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0 00:01
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啮合齿的机械致动构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可通过冲裁形成半成品(110)的平坦金属片,其中,从该半成品可得到具有啮合齿的机械致动构件;从所述平坦金属片冲裁半成品的形状;向所述半成品施加一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半成品的平面的水平压缩应力,以形成所述半成品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增厚部(114),该增厚部区域用于后续制造所述啮合齿;通过精冲在所述增厚区域获得一组齿(1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啮合齿的机械致动构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通过该方法获得的产品。


技术介绍

1、在机械工业中,多种具有啮合齿的致动构件是已知的。所述致动构件的典型例子是用于车辆座椅、尤其是机动车辆座椅的例如座椅高度调节机构的位置调节机构的致动杆。

2、所述杆通常包括由钢制成的本体,在该主体上限定了设有啮合齿的部分,该部分需要特别精确、坚固且刚性,以确保无间隙的操作精度,并能长期保持这种精度,即使是在长时间使用后也是如此。

3、为了使所述齿具有汽车座椅制造商所要求的精度、强度和刚性特性,长期以来已开发出许多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4、第一类解决方案是通过作用于制造杆的材料的成分以及至少通过所述杆的齿进行相关的硬化处理来获得所需的特性。

5、图1a示出了根据第一类现有技术结构制造的杆(11),其中,所述杆(11)包括杆主体(13),在该杆主体(13)中限定有具有啮合齿(17)的弧形部(15),其中,所述杆主体的厚度基本上是均匀的。

6、属于该第一类解决方案的第一种解决方案是在冲裁之后对该部分进行热处理,但不使材料的厚度产生实质性变化,尤其是不会增厚。因此,由此得到的杆具有整体厚度基本均匀的杆主体。已知的此类杆具有例如6.0mm的厚度,并且由例如42crmo4等材料制成。经热处理后,整体及表面硬度可达50hrc。

7、属于该第一类解决方案的第二种解决方案是仅对直接位于冲裁模具中的齿区域进行热处理。de 102019202251(a1)公开了这一技术的应用示例。

8、属于该第一类已知解决方案的第三种解决方案是设想仅在齿区域中通过激光或其它热处理对材料进行局部硬化,以通过金属片模制操作来获得半成品。在此情况下,如上所预期的,所述杆主体的整体厚度基本上也是均匀的,在齿区域和没有齿的区域之间没有明显变化。de202014104538(u1)中公开了该技术的应用的示例。

9、第二类解决方案是根据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采用不同的技术使杆的齿变厚来获得上述所期望的特征。

10、图1b示出了根据该第二类型的现有技术解决方案制造的杆,其中,所述杆(21)包括杆主体(23),在所述杆主体(23)中限定有具有啮合齿(27)的弧形部(25),并且,所述杆主体的整体厚度是不均匀的,在弧形部(25)和所述杆主体(23)的其余部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特别地,设置有所述齿(27)的弧形部(25)的整体厚度是均匀的,但大于所述杆主体(23)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11、属于该第二类已知解决方案的第一种解决方案是例如通过如图1b所示的钉固(定心螺栓铆接)将设有所述齿的第二弧形部分牢固地固定在具有均匀厚度的杆主体上。通过这种方式,所述杆在其整体上具有不同的厚度,即,施加有带齿弧形部的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杆主体的其余部分的厚度。已知的这种类型的杆具有例如,5.0mm的主体厚度和5.0+3.0mm的齿部厚度,所述齿部厚度是通过将3.0mm厚的弧形部分叠加到主体上而获得。用于杆主体和插入件的材料例如是淬火和回火后的42crmo4,其硬度约为50hrc。

12、属于该第二类已知解决方案的第二种解决方案是对半成品杆主体进行热锻造,以获得加厚的齿部。锻造通常是从金属片材冲裁出的具有均匀厚度的半成品开始进行的。cn208730823(u)描述了该技术的应用例。

13、属于该第二类已知解决方案的第三种解决方案是加厚所述齿部,该加厚通过在相关区域中的折叠来实现。根据该解决方案,在通过冲裁获得的半成品上形成材料的翻边。在翻边之后,通过后续对翻边后材料的热锻造操作来获得所述齿。kr101827128(b1)中公开了这一技术的应用示例。

14、第四种解决方案是将比杆主体更厚的齿部对焊到厚度基本均匀的半成品上。通过这种方式,可获得杆主体成品,其中,齿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杆的其它部分的厚度。cn205836584(u)中公开了这一技术的应用示例。

15、属于该第二类已知解决方案的第五种已知解决方案通过利用仅轧制不同厚度而获得的金属材料带来加厚所述齿部。然后,通过对所述金属带本身进行激光处理来对所述半成品的齿部进行表面硬化处理,并通过从所述带上对硬化后的产品进行最终冲裁来得到成品。us2013220049(a1)中公开了这一技术的应用示例。

16、ep2508274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带齿杆的方法,其中,单个齿的增厚是通过推动齿本身的尖端以形成齿的方式来完成的。该解决方案可以形成厚度大于所述杆主体的其它部分的厚度的齿。

17、一般而言,在致动构件的制造中,尤其是在用于车辆座椅高度调节机构的致动杆的制造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通过简单且快速的方法来获得齿部的高强度和精度。

18、此外,利用已知技术制造带齿致动构件并不总是那么容易,也不总是那么符合快速执行和低制造成本的工业要求。

19、所描述的已知解决方案确实存在制造复杂且成本高昂的缺点,这主要是由于与二次加工操作相关的关键问题。

20、此外,迄今为止,已知类型的杆并不总能达到所需的齿啮合精度,也不能承受正常使用时产生的应力,尤其是在用于位置调节机构,例如,用于调节汽车座椅高度的致动杆的情况下。

21、现有技术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所述致动构件的齿部的早期磨损,尤其是在频繁且大量使用的情况下,这会导致间隙产生,并因此导致振动、噪音以及齿部不能啮合的风险。

2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啮合齿的机械致动部件的方法,该方法成本更低,且更易于制造,同时可以获得具有高啮合精度、强度以及耐用性的齿的机械构件。

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座椅调节机构的致动杆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现有专用于制造金属部件的生产线上以低成本实现工业化生产。

2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构件,该机械构件设置有啮合齿并能够特别但非排他性地用于车辆座椅的位置调节系统,例如高度调节系统,且具有比现有产品更高的啮合精度、强度以及耐用性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利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材料进行塑性变形操作来局部增加齿的厚度,即,齿的抗压部分,所述塑性变形优选在进行所述致动构件的冲裁的同一模具中发生。

2、有利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所述齿的强度,而不必加厚工件的整个主体,且无需通过焊接或钉钉来进行材料的叠加。

3、由于本专利技术赋予了成品所需的特性,避免了随后附接到工件主体上的另一部件的生产,也就避免了昂贵的安装和锁定操作,这些操作会减慢生产周期并增加成本。

4、另外,避免了对具有加工余量的半成品进行冲裁,这些半成品必须单独对其进行重新加工,以增加齿部的厚度。

5、因此,本专利技术得到的产品的主要优势涉及齿部的强化、重量的减轻、部件数量的减少、耐磨性的增加以及制造过程的简化,从而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啮合齿的机械致动构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半成品(110)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冲裁所述半成品(110)的步骤、形成所述增厚部(114)的步骤以及冲裁所述齿(116)的步骤在精冲级进模具中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成品(110)通过铸造、压铸、烧结或其它合适的技术获得。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半成品(110)的增厚部(114)的步骤包括冷镦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部(114)关于所述半成品(110)的中间平面(PM)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应力步骤之前,所述半成品(110)的增厚部(114)具有4.0mm的最大总厚度和相对于所述半成品(110)的中间平面(PM)的最大厚度为2.0mm;以及,在形成所述增厚部(114)的应力步骤之后,所述半成品(110)的增厚部(114)具有6.0mm的最大总厚度和相对于所述半成品(110)的中间平面(PM)的最大厚度为3.0mm。

8.一种由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的具有啮合齿并包括增厚部(114)的机械致动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为用于调节汽车座椅的配置的具有啮合齿(116)的致动杆(1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具有啮合齿(116)的弧形增厚部(114),并且,该增厚部相对于所述致动杆(120)的所述中间平面(PM)对称。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啮合齿的机械致动构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半成品(110)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冲裁所述半成品(110)的步骤、形成所述增厚部(114)的步骤以及冲裁所述齿(116)的步骤在精冲级进模具中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成品(110)通过铸造、压铸、烧结或其它合适的技术获得。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半成品(110)的增厚部(114)的步骤包括冷镦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部(114)关于所述半成品(110)的中间平面(pm)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拉菲雷·加布里埃莱·维朗达
申请(专利权)人:尤提尔工业共同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