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203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0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包括:抗震底座,抗震底座内水平设置有承力板,承力板顶端通过固定件与墙体连接;第一抗震单元,第一抗震单元连接于抗震底座底壁和承力板底面之间,用于对墙体受到的垂直方向震动进行缓冲;第二抗震单元,第二抗震单元对称连接于抗震底座侧壁和承力板侧面之间,用于对墙体受到的水平方向震动进行缓冲。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装配式墙体的底端设置抗震底座,在抗震底座内设置对垂直方向减震的第一抗震单元和对水平方向减震的第二抗震单元,在建筑墙体受到震动时发生预设范围的晃动,有效吸收耗散各个方向受到的震动波,减少地面向墙体的震动波传递,避免墙体发生倾倒,提高地面与墙板的连接强度,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由于装配式建筑并非一体成型,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地震产生的冲击波容易导致装配式建筑出现坍塌的情况,因此如何对装配式建筑墙体进行抗震是设计的重点。

2、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232003821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抗震底座结构,减震箱、连接板和连接杆,连接板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杆,减震箱内表面焊接有若干定位滑杆,连接板内表面焊接有若干滑动套筒。通过安装框架与移动框架的安装,利用安装轴外表面与连接槽内表面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移动轴外表面与连接槽内表面之间的转动连接,使连接板与滑动块连接,然后利用安装套筒与固定套筒内部减震弹簧的安装,同时利用阻尼器的安装,能够在遇到地震时,推动滑动块在滑动槽内部进行定向移动,能够在受到地震的冲击波时,将滑动块受到的冲击力通过减震弹簧转化为用于连接板的支撑力,能够从整体上提高该建筑的减震和抗震能力。但此装置仅考虑沿竖直方向的震动波,实际上地震时的震动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除了竖直方向的震动还有水平方向的震动,所以此装置抗震效果不理想。

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包括:

3、抗震底座,抗震底座内水平设置有承力板,承力板顶端通过固定件与墙体连接;

4、第一抗震单元,第一抗震单元连接于抗震底座底壁和承力板底面之间,用于对墙体受到的垂直方向震动进行缓冲;

5、第二抗震单元,第二抗震单元对称连接于抗震底座侧壁和承力板侧面之间,用于对墙体受到的水平方向震动进行缓冲。

6、优选的,抗震底座顶端开设有供固定件伸出的槽口,槽口侧壁与固定件之间设有间隙,槽口的尺寸小于承力板的尺寸。

7、优选的,第一抗震单元包括多个沿墙体长度方向阵列布置的阻尼座,阻尼座包括:

8、u型框,u型框连接于抗震底座底壁上并且顶端开口设置;

9、阻尼臂,两个阻尼臂对称连接于u型框两侧且沿墙体宽度方向布置,阻尼臂具有弹性,受压时向外侧展开,阻尼臂顶端与承力板抵接;

10、阻尼片,阻尼片呈w型设置,阻尼片两端分别与两个阻尼臂连接,阻尼片中部顶端与承力板抵接。

11、优选的,阻尼臂内侧面开设有阻尼臂槽,阻尼臂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件,两个导向件之间铰接有传力板,传力板和阻尼片之间设置有弹性囊体。

12、优选的,阻尼座还包括平衡复位单元,平衡复位单元包括:

13、触发杆,两个触发杆对称连接于传力板底端;

14、电控端,电控端连接于触发杆底端;

15、通断片,通断片连接与u型框底端并位于电控端正下方,触发杆上缠绕有弹簧,且弹簧底端与通断片连接。

16、优选的,平衡复位单元还包括:

17、上扣板和下扣板,上扣板和下扣板与u型框侧壁导向槽连接,上扣板与传力板中心铰接,下扣板连接于u型框底壁;

18、磁块,磁块连接于上扣板底端;

19、电磁块,电磁块连接于下扣板顶端,电磁块与通断片电连接,电磁块通电后与磁块相排斥。

20、优选的,第二抗震单元包括:

21、减震套,减震套连接于抗震底座侧壁;

22、抵接块,抵接块同心设置于减震套内侧,且抵接块一端与减震套之间连接有弹簧,抵接块另一端与承力板侧面抵接;

23、端板,端板连接于抵接块外壁并与减震套内壁滑动连接。

24、优选的,第二抗震单元还包括:

25、储气腔,储气腔开设于抵接块内并与减震套内部连通;

26、膜片槽,多个膜片槽均匀开设于抵接块侧端并与储气腔连通;

27、摩擦膜片,摩擦膜片连接于膜片槽内并将膜片槽槽口密封,摩擦膜片外侧设置为摩擦面。

28、优选的,第二抗震单元还包括:

29、导气管,多个导气管均匀连接于储气腔侧端,导气管不封堵膜片槽,导气管内开设有外气腔和内气腔,内气腔内容纳有高压气体,外气腔与储气腔连通且连通口处设置有压力阀门;

30、侧滑槽,多个侧滑槽均匀开设于抵接块侧端,侧滑槽内侧与内气腔连通且连通口处设置有电控阀;

31、防滑块,防滑块滑动连接于侧滑槽内壁,防滑块与导气管之间连接有弹簧,防滑块外侧端设置有卡齿,减震套内壁位于端板外侧部分设置有卡齿。

32、优选的,第二抗震单元还包括:

33、导电滑块,导电滑块滑动连接于外气腔内壁,导电滑块侧端与外气腔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导电滑块与电控阀电连接;

34、磁性板,磁性板连接于导气管侧壁并位于外气腔两侧。

3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在装配式墙体的底端设置抗震底座,通过抗震底座与地面连接,在抗震底座内设置对垂直方向减震的第一抗震单元,和对水平方向减震的第二抗震单元,在建筑墙体受到震动时发生预设范围的晃动,能够有效吸收耗散各个方向受到的震动波,减少地面向墙体的震动波传递,避免墙体发生倾倒,提高地面与墙板的连接强度,安全性更高。

3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抗震底座(1)顶端开设有供固定件(3)伸出的槽口(7),槽口(7)侧壁与固定件(3)之间设有间隙,槽口(7)的尺寸小于承力板(2)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抗震单元(5)包括多个沿墙体(4)长度方向阵列布置的阻尼座,阻尼座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阻尼臂(32)内侧面开设有阻尼臂槽(34),阻尼臂槽(34)内滑动连接有导向件(35),两个导向件(35)之间铰接有传力板(36),传力板(36)和阻尼片(33)之间设置有弹性囊体(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阻尼座还包括平衡复位单元,平衡复位单元包括:触发杆(38)、电控端(39)和通断片(40),两个触发杆(38)对称连接于传力板(36)底端;电控端(39),电控端(39)连接于触发杆(38)底端;通断片(40)连接与U型框(31)底端并位于电控端(39)正下方,触发杆(38)上缠绕有弹簧,且弹簧底端与通断片(4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平衡复位单元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抗震单元(6)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抗震单元(6)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抗震单元(6)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抗震底座(1)顶端开设有供固定件(3)伸出的槽口(7),槽口(7)侧壁与固定件(3)之间设有间隙,槽口(7)的尺寸小于承力板(2)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抗震单元(5)包括多个沿墙体(4)长度方向阵列布置的阻尼座,阻尼座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阻尼臂(32)内侧面开设有阻尼臂槽(34),阻尼臂槽(34)内滑动连接有导向件(35),两个导向件(35)之间铰接有传力板(36),传力板(36)和阻尼片(33)之间设置有弹性囊体(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刚胥伟伟潘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悦达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