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再生塑料颗粒造粒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16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技术涉及塑料颗粒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改性再生塑料颗粒造粒混料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端中部开设有出料管,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防粘连组件,所述罐体顶部左端设置有防止堵塞组件;所述防止堵塞组件包括设置于罐体顶部左端的第一进料斗,所述第一进料斗内部底端左侧设置有引导板,所述第一进料斗内部靠下端中部设置有传动轴,本技术中,通过设计一种改性再生塑料颗粒造粒混料装置,利用传输绞龙转动可对第二进料斗进来的塑料颗粒进行输送,防止堵塞,通过翻转板翻转带动塑料颗粒再次分批输送,通过刮板可进行对罐体内壁刮动,防止塑料颗粒粘附,通过弧形刮板转动可对罐体内壁底端进行刮动,防止塑料颗粒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造粒,特别涉及一种改性再生塑料颗粒造粒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改性再生塑料颗粒造粒混料装置混料效果较差,不能将罐体内边缘的物料进行充分混合,且现有的混料装置在上料与下料过程中,物料易堵塞进料口或出料口,较为麻烦。

2、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6068154u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改性再生塑料颗粒造粒混料装置,在该专利中包括罐体,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且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转架、丝杆、滑块、转杆、搅拌叶、齿轮、齿圈,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偏心转盘转动,由于限位套对横杆限位,偏心转盘在腰形槽转动通过连通板带动两组横杆往复滑动,横杆通过固定杆带动罐体左右滑动,通过罐体的往复滑动,避免入料口与出料口上下料时堵塞,且罐体的滑动,使物料搅拌效果更好,但是在该专利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3、罐体在使用过程中,进料口一次进入到很多颗粒,容易造成堵塞,不便于颗粒进入到罐体内部,且通过搅拌可进行对罐体内部进行搅动使其混合,但是,会有颗粒粘附于罐体内壁,通过搅拌难以下落,从而造成混合的不够充分。

4、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设计出一种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再生塑料颗粒造粒混料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端中部开设有出料管(2),所述罐体(1)内部设置有防粘连组件(3),所述罐体(1)顶部左端设置有防止堵塞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再生塑料颗粒造粒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组件(3)包括设置于罐体(1)顶部外壁中心的第二电机(301),所述第二电机(301)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杆(302),所述搅拌杆(302)外壁连接有搅拌叶(303)与连接杆(304),所述连接杆(304)位于两组搅拌叶(303)之间位置,所述连接杆(304)一端连接有刮板(305),所述搅拌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再生塑料颗粒造粒混料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端中部开设有出料管(2),所述罐体(1)内部设置有防粘连组件(3),所述罐体(1)顶部左端设置有防止堵塞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再生塑料颗粒造粒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组件(3)包括设置于罐体(1)顶部外壁中心的第二电机(301),所述第二电机(301)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杆(302),所述搅拌杆(302)外壁连接有搅拌叶(303)与连接杆(304),所述连接杆(304)位于两组搅拌叶(303)之间位置,所述连接杆(304)一端连接有刮板(305),所述搅拌杆(302)底端连接有弧形刮板(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再生塑料颗粒造粒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2)与罐体(1)之间不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01)与罐体(1)之间可拆卸安装,所述第二电机(301)输出端与搅拌杆(302)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琳烽陈俊阳宋华群张兰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彼欧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