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149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包括炉膛,所述炉膛内由上至下设置多个冷却区,所述冷却区设有多个鼓风室和吸风室,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间隔设置,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通过风机连通,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之间设有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弯曲段和多个直线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呈V型分布,所述直线段的进水端低于出水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换热器的直线段为倾斜设置,且直线段的进水端低于出水端,直线段内的气泡很容易由进水端向出水端流动,然后气泡进入弯曲段。通过该结构设计,换热管的内的气泡能够很快排干净,保证了换热管的吸热均匀性,降低了爆管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需要将高温灰渣冷却到低温,为了回收高温灰渣的余热,有的钢厂开始尝试使用立式冷却窑代替环冷机,该立式冷却窑主体为上下布置的筒体结构的进料仓和炉膛,炉膛是由外保温结构的水冷壁构成的绝热炉膛,炉膛内部设置蒸发器;还有低压强制循环换热器对即将出炉的灰渣进行大流量低温循环水换热,使出口灰渣低于110度。工作时,高温炉渣经过溜管进入上料小车,再提升上料小车将高温炉渣倒入进料仓,然后由进料仓进入炉膛并堆积,将换热管埋在其中,缓慢均匀下移,在热风循环风机的作用下,每级冷却区内的热风在板式鼓风器与板式吸风器之间循环,无外排废气。在热风循环风机的作用下,每级冷却区内的高温气体在板式鼓风器与板式吸风器之间循环,埋在高温炉渣中的换热管中的水吸收热量,逐级冷却高温炉渣。然而,换热管一般为蛇形管,蛇形管的直线段部分为平行于水平面,例如公开号为cn20918153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温矿料均匀透风立式冷却窑余热回收系统。它里面的水管式换热器的直线段平行于水平面。水管式换热管中的水吸收热量时会产生气泡,直线段内的气泡流动性差,容易形成上层为气泡下层为水的结构,气泡的导热性远远小于水的导热性。在炉膛这个高温环境中,很容易出现爆管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炉膛内的换热器的直线段内的气泡流动性差容易出现爆管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包括炉膛,所述炉膛内由上至下设置多个冷却区,所述冷却区设有多个鼓风室和吸风室,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间隔设置,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通过风机连通,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之间设有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弯曲段和多个直线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呈v型分布,所述直线段的进水端低于出水端。

3、优选的,所述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其中,0°<c<5°。

4、优选的,所述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

5、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顶端的直线段的上端固定有多个防磨柱,所述防磨柱倾斜分布在直线段上。

6、优选的,所述防磨柱与直线段固定的一端为a端,另一端为b端,所述防磨柱的b端位于另一个防磨柱的a端的上方。

7、优选的,所述防磨柱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8、优选的,所述防磨柱的上端为倒圆结构。

9、优选的,所述防磨住的长度为12-20mm。

10、优选的,所述防磨柱与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35°-40°。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换热器的直线段为倾斜设置,且直线段的进水端低于出水端,直线段内的气泡很容易由进水端向出水端流动,然后气泡进入弯曲段。由于弯曲段的出水端位于进水端的上方,所以弯曲段内的气泡很容易由弯曲段的进水端向出水端流动,然后进入下一个直线段内。通过该结构设计,换热管的内的气泡能够很快排干净,保证了换热管的吸热均匀性,降低了爆管的几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所述炉膛内由上至下设置多个冷却区,所述冷却区设有多个鼓风室和吸风室,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间隔设置,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通过风机连通,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之间设有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弯曲段和多个直线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呈V型分布,所述直线段的进水端低于出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其中,0°<c<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顶端的直线段的上端固定有多个防磨柱,所述防磨柱倾斜分布在直线段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柱与直线段固定的一端为A端,另一端为B端,所述防磨柱的B端位于另一个防磨柱的A端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柱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柱的上端为倒圆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住的长度为12-2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柱与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35°-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所述炉膛内由上至下设置多个冷却区,所述冷却区设有多个鼓风室和吸风室,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间隔设置,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通过风机连通,所述鼓风室和吸风室之间设有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弯曲段和多个直线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呈v型分布,所述直线段的进水端低于出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其中,0°<c<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的余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顶端的直线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平刘际均曾祥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江星辰能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