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146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包括模座和上模,所述模座上方设置有上模,所述模座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嵌有下模,所述下模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杆,所述强力弹簧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向下固定连接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位于模座内部。该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有强力弹簧杆、活塞筒、减震底座、升降槽、滑槽,该模具配备有二级减震结构,上模下压与下模闭合时,当下模在滑槽内移动到最底部则减震底座也来到升降槽最底部,开模时,也是减震底座先回升,下模再回升,通过二级减震结构可有效缓震,减少回弹复位的冲击力,解决了减震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胶五金模具,具体为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1、塑胶五金模具是用于制造五金件的高精设备,由于模具在制造时受到强大的冲击力,会造成模座承压较大,若没有较好的减震结构,会导致设有坯料型槽的下模变形,维护费用极高。

2、根据申请号cn202020971341.4公开了一种模具用减震装置,包括底座、下模安装板与上模安装板,所述上模安装板紧固连接有上模板,所述下模安装板紧固连接有下模板,所述下模安装板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轴承孔,每个所述轴承孔内均设有第二直线轴承,所述底座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导向杆,每根所述导向杆的末端对应穿出所述第二直线轴承,每根所述导向杆的末端均设有限位块,每根所述导向杆外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底座的表面上还设有多个减震筒,每个所述减震筒均包括密封筒、连杆与活塞,所述连杆与活塞一体成型,并且所述活塞设于密封筒内,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则与下模安装板紧固连接。

3、上述模具的减震结构只设置单级减震,即闭模压合挤压弹簧,开模时弹簧释放,此单级减震在回弹时,由于瞬间释放的冲击力较强,会造成复位不稳的情况,导致模具稳定性受损,减震效果有待提高。

4、因此,亟待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解决上述技术中提出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单级减震,减震效果有待提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包括模座和上模,所述模座上方设置有上模,所述模座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嵌有下模,所述下模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杆,所述强力弹簧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向下固定连接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位于模座内部,所述减震底座底端开设有空腔,所述模座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底柱,所述底柱嵌入空腔内部,所述模座底端两侧均开设有底槽。

3、优选的,所述底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减震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可伸缩的活塞筒,所述底槽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均嵌有可水平移动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侧均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端部均铰接有两组第二铰接杆。

4、优选的,所述第二铰接杆向上铰接至活塞筒,所述限位槽向下铰接至固定块。

5、优选的,所述活塞筒和固定块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压弹簧,所述缓压弹簧分列于活塞筒两侧。

6、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杆和两组第二铰接杆共同构成“y”字形结构,所述限位柱关于活塞筒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7、优选的,所述模座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减震底座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均嵌在升降槽内部升降。

8、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内嵌有三组滚珠,所述滚珠与升降槽构成滚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模座外壁预留有用于润滑移动块和滑槽的注油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不仅实现了过二级减震结构,减少回弹复位的冲击力,减震效果更好,实现了减小摩擦损耗,升降更顺畅,整个结构更便于维护,而且实现了辅助下模复位,减少驱动能耗;

11、(1)通过设置有强力弹簧杆、活塞筒、减震底座、升降槽、滑槽,该模具配备有二级减震结构,当上模下压与下模闭合时,上模持续下压,下模下降并挤压强力弹簧杆,减震底座受到来自上方的垂直压力,在升降槽中下降,并通过底部的活塞筒来缓压,当下模在滑槽内移动到最底部则减震底座也来到升降槽最底部,开模时,也是减震底座先回升,下模再回升,通过二级减震结构可有效缓震,减少回弹复位的冲击力,减震效果更好;

12、(2)通过设置有弹簧杆、移动块、滚珠、升降槽,四组强力弹簧杆均固定在下模底端,可快速拆装更换,而减震底座两侧的移动块嵌在升降槽中上下移动,其内部的三组滚珠与升降槽构成滚动连接,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损耗,使得升降更顺畅,整个结构更便于维护;

13、(3)通过设置有活塞筒、固定块、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限位槽、限位柱、缓压弹簧,当减震底座下压时,活塞筒也向固定块挤压,垂直力在y字形的第二铰接杆和第一铰接杆铰接作用下转化为水平方向的推力,通过两组限位柱分别嵌在限位槽中外移来抵消,并在缓压弹簧的挤压、回弹作用下释放挤压力,对减震底座有向上冲顶的作用,辅助下模复位,减少驱动能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包括模座(2)和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2)上方设置有上模(1),所述模座(2)内部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嵌有下模(4),所述下模(4)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杆(5),所述强力弹簧杆(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向下固定连接有减震底座(6),所述减震底座(6)位于模座(2)内部,所述减震底座(6)底端开设有空腔(9),所述模座(2)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底柱(8),所述底柱(8)嵌入空腔(9)内部,所述模座(2)底端两侧均开设有底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7)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和减震底座(6)之间固定连接有可伸缩的活塞筒(19),所述底槽(7)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槽(16),所述限位槽(16)内均嵌有可水平移动的限位柱(17),所述限位柱(17)的一侧均铰接有第一铰接杆(20),所述第一铰接杆(20)的端部均铰接有两组第二铰接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杆(15)向上铰接至活塞筒(19),所述限位槽(16)向下铰接至固定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19)和固定块(14)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压弹簧(18),所述缓压弹簧(18)分列于活塞筒(19)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杆(20)和两组第二铰接杆(15)共同构成“Y”字形结构,所述限位柱(17)关于活塞筒(19)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2)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升降槽(10),所述减震底座(6)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均嵌在升降槽(10)内部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1)内嵌有三组滚珠(12),所述滚珠(12)与升降槽(10)构成滚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2)外壁预留有用于润滑移动块(11)和滑槽(3)的注油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包括模座(2)和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2)上方设置有上模(1),所述模座(2)内部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嵌有下模(4),所述下模(4)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杆(5),所述强力弹簧杆(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向下固定连接有减震底座(6),所述减震底座(6)位于模座(2)内部,所述减震底座(6)底端开设有空腔(9),所述模座(2)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底柱(8),所述底柱(8)嵌入空腔(9)内部,所述模座(2)底端两侧均开设有底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7)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和减震底座(6)之间固定连接有可伸缩的活塞筒(19),所述底槽(7)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槽(16),所述限位槽(16)内均嵌有可水平移动的限位柱(17),所述限位柱(17)的一侧均铰接有第一铰接杆(20),所述第一铰接杆(20)的端部均铰接有两组第二铰接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五金模具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建明修兴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广鸿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