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502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离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铝离子电容器,该电容器包括电极材料;所述该电极材料的的主要原料包括聚吡咯和二硫化钼;所述二硫化钼被所述聚吡咯包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铝离子电容器,通过将聚吡咯(PPy)电沉积在二硫化钼(MoS<subgt;2</subgt;)上,使二者发挥协同效应,实现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并提升电容器的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采用上述电极材料分别作为正、负极1mol/LAlCl为电解液组装的电容器,在1A g<supgt;‑1</supgt;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190F g<supgt;‑1</supgt;,功率密度为500W kg<supgt;‑1</supgt;,能量密度为26.39Wh kg<supgt;‑1</supgt;,且有着较为平稳的循环稳定性,经过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89.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特别是涉及一种铝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具有高比容量、较高的寿命周期、高功率密度、安全等优点,克服了传统电容器较低的功率密度和普通电池较极短的周期寿命的缺陷,可作为电容器与燃料电池/电池之间所产生的电力功率差异的桥梁。但目前合成结构稳定且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较为困难,限制了超级电容器的推广使用,所以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生产符合要求的电极材料在本领域中尤为重要。

2、电极作为超级电容的关键部位,影响着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因此电极材料的选择尤为关键。电极材质必须具备内阻低、导电率高、表面积大、独特的孔隙构造、热量损失低、结构简单等特质。二硫化钼(mos2)由s-mo-s薄层构成的层状结构,有着0.62nm的层间距,可为铝离子的嵌入/脱嵌过程提供离子通道,也能为其他材料的附着提供着位点。聚吡咯(ppy)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较大的理论电容,并且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但二硫化钼和聚吡咯并不能完全满足超级铝离子电容器所需的性能。mos2常见为2h半导体相,导电性差,且在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容器包括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的主要原料包括聚吡咯和二硫化钼;所述二硫化钼被所述聚吡咯包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硫化钼主要由以下用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四水合钼酸铵:硫代乙酰胺:尿素:水:乙醇=0.005±0.002mol:0.07±0.005mol:0.3±0.03mol:15~20mL:15~2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溶剂热法制备二硫化钼;通过电沉积法在二硫化钼上包覆聚吡咯,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容器包括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的主要原料包括聚吡咯和二硫化钼;所述二硫化钼被所述聚吡咯包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硫化钼主要由以下用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四水合钼酸铵:硫代乙酰胺:尿素:水:乙醇=0.005±0.002mol:0.07±0.005mol:0.3±0.03mol:15~20ml:15~2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溶剂热法制备二硫化钼;通过电沉积法在二硫化钼上包覆聚吡咯,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热法制备二硫化钼的方法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布为经过预处理的碳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心满张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