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001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湿装置,除湿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具有间隔设置的除湿风道和冷风风道,外壳上还设置有与除湿风道连通的除湿出风口以及与冷风风道连通的冷风出风口;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设置在除湿风道内,蒸发器设置在冷风风道内;换热器,设置在除湿风道内,换热器的冷媒流通方向可切换地设置,以使换热器具有蒸发换热状态和冷凝换热状态。采用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除湿装置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湿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一般市场主流除湿机产品,是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叶、水箱、外壳及控制器组成的装置,除湿机的工作原理是由风叶将潮湿空气吸入机内,通过低温热交换器,使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小水滴,再将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

2、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除湿装置通常只能对房间内的湿度进行调节,功能较为单一,并且空气经除湿装置处理后温度通常都会升高,这就会导致房间内的温度也会随之慢慢升高,会导致用户的使用感受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除湿装置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湿装置,包括:

3、外壳,外壳具有间隔设置的除湿风道和冷风风道,外壳上还设置有与除湿风道连通的除湿出风口以及与冷风风道连通的冷风出风口;

4、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设置在除湿风道内,蒸发器设置在冷风风道内;

5、换热器,设置在除湿风道内,换热器的冷媒流通方向可切换地设置,以使换热器具有蒸发换热状态和冷凝换热状态。

6、进一步地,当换热器处于蒸发换热状态时,换热器与蒸发器并联;当换热器处于冷凝换热状态时,换热器与冷凝器并联。

7、进一步地,除湿装置包括:

8、第一切换结构,设置在换热器的一端,第一切换结构可选择地与蒸发器的冷媒出口端或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连通

9、第二切换结构,设置在换热器的另一端,第二切换结构可选择地与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端或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连通。

10、进一步地,除湿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和节流阀,压缩机的冷媒进口端与蒸发器的冷媒出口端连通,压缩机的冷媒出口端与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连通,节流阀设置在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端和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之间的连通管路上;

11、其中,第一切换结构具有第一切换连接端和第二切换连接端,第一切换连接端与压缩机的冷媒进口端和蒸发器的冷媒出口端之间的连通管路连通,第二切换连接端与压缩机的冷媒出口端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之间的连通管路连通,换热器的一端可选择地与第一切换连接端或第二切换连接端连通;和/或,

12、第二切换结构具有第三切换连接端和第四切换连接端,第三切换连接端与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端和节流阀之间的连通管路连通,第四切换连接端与节流阀和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之间的连通管路连通,换热器的一端可选择地与第三切换连接端或第四切换连接端连通。

13、进一步地,蒸发器、换热器和冷凝器沿预设方向间隔布置,换热器设置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和/或,

14、除湿风道和冷风风道并排设置在外壳内。

15、进一步地,冷风出风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和/或,

16、除湿出风口设置在外壳的侧部;和/或,

17、外壳上还设置有进风部,除湿风道和冷风风道均与进风部连通,进风部设置在外壳的侧部,冷风出风口和除湿出风口均与进风部间隔设置。

18、进一步地,外壳还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第一进风腔与除湿风道连通,第二进风腔与冷风风道连通,第一进风腔与第二进风腔间隔设置;外壳上还设置有进风部,进风部的一部分与第一进风腔连通,进风部的另一部分与第二进风腔连通。

19、进一步地,第二进风腔设置在冷风风道远离除湿风道的一侧,蒸发器设置在冷风风道靠近第二进风腔的一侧。

20、进一步地,进风部沿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的间隔布置方向延伸;进风部为两个,两个进风部相对设置在外壳的两个侧壁上;

21、其中,一个进风部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进风腔的一侧,一个进风部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进风腔的一侧;另一个进风部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进风腔的另一侧,另一个进风部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进风腔的另一侧;和/或,

22、除湿出风口设置在外壳的侧部,除湿出风口设置在两个进风部之间。

23、进一步地,除湿装置还包括:

24、第一风道壳组,设置在外壳内,第一风道壳组用于围成除湿风道;

25、第二风道壳组,设置在外壳内,第二风道壳组用于围成冷风风道。

26、进一步地,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第一风机与冷凝器相对设置;第一风道壳组包括:

27、环形壳体,环形壳体与第一风机的形状相适配,第一风机安装在环形壳体内;

28、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环形壳体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外壳的顶壁连接,连接件与第二风道壳组间隔设置,连接件与第二风道壳组之间围成安装空间,冷凝器和换热器安装在安装空间内,安装空间与环形壳体围成的腔体连通以形成除湿风道。

29、进一步地,第二风道壳组包括:

30、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与连接件之间围成安装空间;

31、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对设置,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围成冷风风道,第二壳体上设置有镂空避让部,蒸发器安装在第二壳体上,镂空避让部避让蒸发器设置;

32、其中,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二风机,设置在冷风风道内,第二风机与蒸发器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33、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第一弧形段和第一导向段,第二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安装段、第二弧形段和第二导向段,第二安装段与第一安装段相对设置,第二弧形段与第一弧形段相对设置;第二导向段与第一导向段相对设置,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围成导向通道;

34、其中,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均与第二风机的外形相适配,第二风机安装在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之间;和/或,

35、沿第一导向段靠近第一弧形段的一端至第一导向段远离第一弧形段的一端的延伸方向,导向通道的流通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36、进一步地,除湿装置包括接水盘,蒸发器、换热器和冷凝器均安装在接水盘上;

37、接水盘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部,第一抵接部与第一支撑部相对设置,第一抵接部与蒸发器的顶部形状相适配,第一支撑部与蒸发器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以在第一抵接部和第一支撑部的配合下对蒸发器进行定位;和/或,

38、接水盘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部,第二抵接部与第二支撑部相对设置,第二抵接部与冷凝器的顶部形状相适配,第二支撑部与冷凝器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以在第二抵接部和第二支撑部的配合下对冷凝器进行定位;和/或,

39、接水盘上设置有第三支撑部,连接件和/或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三抵接部,第三抵接部与第三支撑部相对设置,第三抵接部与换热器的顶部形状相适配,第三支撑部与换热器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以在第三抵接部和第三支撑部的配合下对换热器进行定位。

40、进一步地,除湿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和水箱,压缩机和水箱设置在外壳的下部,除湿风道和冷风风道设置在外壳的上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热器(23)处于所述蒸发换热状态时,所述换热器(23)与所述蒸发器(22)并联;当所述换热器(23)处于所述冷凝换热状态时,所述换热器(23)与所述冷凝器(21)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压缩机(24)和节流阀(25),所述压缩机(24)的冷媒进口端与所述蒸发器(22)的冷媒出口端连通,所述压缩机(24)的冷媒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21)的冷媒进口端连通,所述节流阀(25)设置在所述蒸发器(22)的冷媒进口端和所述冷凝器(21)的冷媒出口端之间的连通管路(4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还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进风腔(16)和第二进风腔(17),所述第一进风腔(16)与所述除湿风道(11)连通,所述第二进风腔(17)与所述冷风风道(12)连通,所述第一进风腔(16)与所述第二进风腔(17)间隔设置;所述外壳(10)上还设置有进风部(15),所述进风部(15)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进风腔(16)连通,所述进风部(15)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进风腔(17)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腔(17)设置在所述冷风风道(12)远离所述除湿风道(11)的一侧,所述蒸发器(22)设置在所述冷风风道(12)靠近所述第二进风腔(17)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15)沿所述第一进风腔(16)和所述第二进风腔(17)的间隔布置方向延伸;所述进风部(15)为两个,两个所述进风部(15)相对设置在所述外壳(10)的两个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51),所述第一风机(51)与所述冷凝器(2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道壳组(18)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壳组(19)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9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1912)、第一弧形段(1913)和第一导向段(1914),所述第二壳体(19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安装段(1921)、第二弧形段(1922)和第二导向段(1923),所述第二安装段(1921)与所述第一安装段(191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弧形段(1922)与所述第一弧形段(19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段(1923)与所述第一导向段(191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段(1914)和所述第二导向段(1923)围成导向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接水盘(60),所述蒸发器(22)、所述换热器(23)和所述冷凝器(21)均安装在所述接水盘(60)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压缩机(24)和水箱(70),所述压缩机(24)和所述水箱(70)设置在所述外壳(10)的下部,所述除湿风道(11)和所述冷风风道(12)设置在所述外壳(10)的上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热器(23)处于所述蒸发换热状态时,所述换热器(23)与所述蒸发器(22)并联;当所述换热器(23)处于所述冷凝换热状态时,所述换热器(23)与所述冷凝器(21)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压缩机(24)和节流阀(25),所述压缩机(24)的冷媒进口端与所述蒸发器(22)的冷媒出口端连通,所述压缩机(24)的冷媒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21)的冷媒进口端连通,所述节流阀(25)设置在所述蒸发器(22)的冷媒进口端和所述冷凝器(21)的冷媒出口端之间的连通管路(4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还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进风腔(16)和第二进风腔(17),所述第一进风腔(16)与所述除湿风道(11)连通,所述第二进风腔(17)与所述冷风风道(12)连通,所述第一进风腔(16)与所述第二进风腔(17)间隔设置;所述外壳(10)上还设置有进风部(15),所述进风部(15)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进风腔(16)连通,所述进风部(15)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进风腔(17)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腔(17)设置在所述冷风风道(12)远离所述除湿风道(11)的一侧,所述蒸发器(22)设置在所述冷风风道(12)靠近所述第二进风腔(17)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鸿雨鞠文宏姚刚何炜李小怀陈寒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