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群专利>正文

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906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包括:行齿轨,行齿轨布置在墙面的窗口外侧;救援筐,救援筐靠近墙面的一侧四周边缘设有多个行走机构安装位,行走机构安装位上竖向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杠,换向行走机构有多个且分别一一对应安装在行走机构安装位上,每一个换向行走机构均包括两个立轨行走组、两个横轨行走组和菱形铰接架,立轨行走组配合行走在立轨上,横轨行走组配合行走在横轨上,立轨行走组与横轨行走组分别连接在菱形铰接架上实现变形,刹车机构在变向机构换向时工作;控制系统布置在救援筐上,控制系统与丝杠电机、立轨行走组、横轨行走组、电磁铁电性连接,本新型结构简单,开辟新的逃生通道,实现楼梯人员的快速逃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楼房应急救援逃生,具体涉及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


技术介绍

1、楼房住宅人口密度大,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或地震时,逃离比较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高楼起火或地震后容易断电,这样逃生者会被困在屋内或电梯中,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而且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烟气拥入电梯井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同时,在火灾发展起来后,逃生人员无法通过楼梯通道逃生,导致被困人员只能待在原地等待救援,大大降低了被困人员的生存几率,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布置在楼墙外侧,方便救援逃生的楼房应急救援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运行平稳可靠,可以应急救援楼房内部人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包括:

3、行齿轨,所述行齿轨包括多根横轨和多根立轨且布置在墙面的窗口外侧;

4、救援筐,所述救援筐靠近墙面的一侧四周边缘设有多个行走机构安装位,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位上竖向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的顶端安装有丝杠电机;

5、换向行走机构,所述换向行走机构有多个且分别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位上,每一个所述换向行走机构均包括两个立轨行走组、两个横轨行走组和菱形铰接架,所述立轨行走组配合行走在立轨上,所述横轨行走组配合行走在横轨上,所述立轨行走组与横轨行走组分别连接在菱形铰接架上,两个所述立轨行走组与调节丝杠连接并在调节丝杠的带动下相靠近或者相远离,两个所述横轨行走组在菱形铰接架的带动下相远离或者相靠近;

6、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安装在救援筐上且位于所述换向行走机构的下方,所述刹车机构上水平相对滑动有两个刹车杆件,所述刹车杆件上设有通电使其相互趋近的电磁铁和断电使其相互远离的弹簧,所述刹车杆件的端部设有可与行齿轨摩擦刹车的刹车蹄;

7、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布置在救援筐上,所述控制系统与丝杠电机、立轨行走组、横轨行走组、电磁铁电性连接。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高楼外墙的墙壁上预先安装好行齿轨,救援筐通过四角的换向行走机构行走在行齿轨上,换向行走机构基于菱形铰接架变形原理,当调节丝杠控制两个立轨行走组相远离变形时,两个横轨行走组在菱形铰接架的带动下伸缩靠近,伸缩靠近的目的在于避位,保证两个立轨行走组在立轨上的正常攀爬,在行齿轨的换向衔接处时,当调节丝杠控制两个立轨行走组靠近变形时,此时是换向动作,两个横轨行走组在菱形铰接架的带动下相远离并与横轨接触,此时的两个立轨行走组收缩避位,在横轨行走组横向移动时,立轨行走组不影响横向运行,刹车系统在换向时自动刹车,通过断电的间隙,弹簧依靠弹力促使刹车杆件相远离,刹车蹄与行齿轨的口边摩擦刹车。

9、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位包括位于同一悬垂线上的主支座和两个次支座,所述主支座与次支座的一端均与所述救援筐的一侧外壁固连,两个所述次支座分别位于所述主支座的上下两侧,所述主支座和次支座上均设有所述调节丝杠安装的转动孔位,所述调节丝杠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支座及两个次支座的转动孔位上,所述丝杠电机与救援筐固连。

10、优选的,所述主支座远离救援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上设有多个用于稳定立轨行走组移动的立轨梯形槽,所述稳定座上设有多个用于稳定横轨行走组移动的横轨梯形槽。

11、优选的,所述立轨行走组及横轨行走组均包括拉架、电机轴、行齿电机、行齿轮及定距片,两个所述立轨行走组中的拉架水平布置且固定在菱形铰接架的上下两端,所述调节丝杠与立轨行走组中的两个拉架螺纹连接;两个横轨行走组中的拉架竖直布置且固定在菱形铰接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拉架的两端均水平布置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靠近救援筐的一端固定行齿电机,所述电机轴远离救援筐的另一端固定行齿轮,同一拉架端部的两根电机轴使用定距片定距,所述立轨和横轨均为c型槽轨,所述立轨和横轨的两内侧壁上均设有配合行齿轮的齿牙结构,所述拉架两端的行齿轮位于横轨或者立轨的内侧并与对应轨上的齿牙结构配合。

12、优选的,所述调节丝杠对应主支座的上下两侧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个所述立轨行走组中的拉架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螺纹段上并实现相向移动。

13、优选的,两个所述立轨行走组中拉架相靠近的一侧垂直布置有多根立轨拉架梯形滑杆,所述立轨拉架梯形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立轨梯形槽内,两个所述横轨行走组中的拉架相靠近的一侧垂直布置有多根横轨拉架梯形滑杆,所述横轨拉架梯形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横轨梯形槽中。

14、优选的,所述稳定座对应立轨梯形槽及横轨梯形槽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安全机构,所述安全机构包括凸轮轴、凸轮轴拉杆、电磁块、电磁块支座及回刹扭簧,所述凸轮轴通过凸轮轴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稳定座的外侧壁上,所述回刹扭簧连接在所述凸轮轴上,所述凸轮轴上设有抵接横轨拉架梯形滑杆或者立轨拉架梯形滑杆的凸块,所述凸轮轴拉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轮轴的一端,所述电磁块支座固定在稳定座上,所述电磁块固定在所述电磁块支座上且在通电状态下磁吸凸轮轴拉杆上的被动铁并带动凸轮轴转动,所述回刹扭簧在电磁块断电状态下促使凸轮轴反方向转动并使得凸块与对应的滑杆抵接。

15、优选的,所述刹车机构还包括安装支座及滑轨座,所述安装支座为侧置的u型座,所述安装支座与所述救援筐固连且安装支座的开口端远离救援筐,所述滑轨座固定在安装支座的开口端,所述滑轨座远离安装支座的背侧水平开设有梯形滑槽,所述滑轨座靠近安装支座的一侧水平开设有两个贯通梯形滑槽的长条形槽口,所述刹车杆件包括滑动位于长条形槽口内的过渡支杆及滑动位于梯形滑槽内的梯形蹄杆,所述刹车蹄与所述梯形蹄杆的端部铰接。

16、优选的,所述梯形滑槽对应长度方向的中部槽底设有盛放刹车蹄的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的两端槽壁形成倾斜的导向坡,所述刹车蹄在导向坡的阻挡下向外翻转并与立轨摩擦抵接。

17、优选的,所述过渡支杆为l型杆,所述过渡支杆的一端位于滑轨座内并与梯形蹄杆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杆的另一端位于滑轨座的外侧,两根所述过渡支杆之间设有伸缩弹簧导杆,所述伸缩弹簧导杆位于滑轨座的外侧,所述伸缩弹簧导杆的外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过渡支杆固连,所述过渡支杆的另一端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电相吸促使两根过渡支杆相靠近,所述电磁铁断电并在弹簧压力下促使两根过渡支杆相远离。

18、优选的,所述横轨与立轨构成格栅网结构,所述立轨在楼层之间设有安全断缝,所述救援筐上的多个换向行走机构布置尺寸对应行齿轨换向处的网格尺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位包括位于同一悬垂线上的主支座(23)和两个次支座(24),所述主支座(23)与次支座(24)的一端均与所述救援筐(2)的一侧外壁固连,两个所述次支座(24)分别位于所述主支座(23)的上下两侧,所述主支座(23)和次支座(24)上均设有所述调节丝杠(21)安装的转动孔位,所述调节丝杠(21)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支座(23)及两个次支座(24)的转动孔位上,所述丝杠电机(22)与救援筐(2)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座(23)远离救援筐(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稳定座(25),所述稳定座(25)上设有多个用于稳定立轨行走组(31)移动的立轨梯形槽(251),所述稳定座(25)上设有多个用于稳定横轨行走组(32)移动的横轨梯形槽(2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轨行走组(31)及横轨行走组(32)均包括拉架(311)、电机轴(312)、行齿电机(313)、行齿轮(314)及定距片(315),两个所述立轨行走组(31)中的拉架水平布置且固定在菱形铰接架(33)的上下两端,所述调节丝杠(21)与立轨行走组(31)中的两个拉架螺纹连接;两个横轨行走组(32)中的拉架竖直布置且固定在菱形铰接架(33)的左右两侧,所述拉架(311)的两端均水平布置有电机轴(312),所述电机轴(312)靠近救援筐的一端固定行齿电机(313),所述电机轴(312)远离救援筐的另一端固定行齿轮(314),同一拉架端部的两根电机轴使用定距片(315)定距,所述立轨(12)和横轨(11)均为C型槽轨,所述立轨(12)和横轨(11)的两内侧壁上均设有配合行齿轮的齿牙结构,所述拉架(311)两端的行齿轮位于横轨或者立轨的内侧并与对应轨上的齿牙结构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杠(21)对应主支座(23)的上下两侧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个所述立轨行走组(31)中的拉架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螺纹段上并实现相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轨行走组(31)中拉架相靠近的一侧垂直布置有多根立轨拉架梯形滑杆(34),所述立轨拉架梯形滑杆(34)滑动连接在所述立轨梯形槽(251)内,两个所述横轨行走组(32)中的拉架相靠近的一侧垂直布置有多根横轨拉架梯形滑杆(35),所述横轨拉架梯形滑杆(35)滑动连接在所述横轨梯形槽(25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座(25)对应立轨梯形槽(251)及横轨梯形槽(252)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安全机构(5),所述安全机构(5)包括凸轮轴(501)、凸轮轴拉杆(503)、电磁块(505)、电磁块支座(504)及回刹扭簧(506),所述凸轮轴(501)通过凸轮轴座(502)转动连接在所述稳定座(25)的外侧壁上,所述回刹扭簧(506)连接在所述凸轮轴(501)上,所述凸轮轴(501)上设有抵接横轨拉架梯形滑杆或者立轨拉架梯形滑杆的凸块,所述凸轮轴拉杆(503)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轮轴(501)的一端,所述电磁块支座(504)固定在稳定座上,所述电磁块(505)固定在所述电磁块支座(504)上且在通电状态下磁吸凸轮轴拉杆上的被动铁(507)并带动凸轮轴(501)转动,所述回刹扭簧(506)在电磁块断电状态下促使凸轮轴反方向转动并使得凸块与对应的滑杆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机构(4)还包括安装支座(41)及滑轨座(42),所述安装支座(41)为侧置的U型座,所述安装支座(41)与所述救援筐(2)固连且安装支座的开口端远离救援筐,所述滑轨座(42)固定在安装支座(41)的开口端,所述滑轨座(42)远离安装支座的背侧水平开设有梯形滑槽(421),所述滑轨座(42)靠近安装支座的一侧水平开设有两个贯通梯形滑槽的长条形槽口(422),所述刹车杆件(43)包括滑动位于长条形槽口(422)内的过渡支杆(431)及滑动位于梯形滑槽(421)内的梯形蹄杆(432),所述刹车蹄(433)与所述梯形蹄杆(432)的端部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滑槽(421)对应长度方向的中部槽底设有盛放刹车蹄(433)的避位槽(423),所述避位槽(423)的两端槽壁形成倾斜的导向坡(424),所述刹车蹄(433)在导向坡(424)的阻挡下向外翻转并与立轨(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位包括位于同一悬垂线上的主支座(23)和两个次支座(24),所述主支座(23)与次支座(24)的一端均与所述救援筐(2)的一侧外壁固连,两个所述次支座(24)分别位于所述主支座(23)的上下两侧,所述主支座(23)和次支座(24)上均设有所述调节丝杠(21)安装的转动孔位,所述调节丝杠(21)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支座(23)及两个次支座(24)的转动孔位上,所述丝杠电机(22)与救援筐(2)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座(23)远离救援筐(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稳定座(25),所述稳定座(25)上设有多个用于稳定立轨行走组(31)移动的立轨梯形槽(251),所述稳定座(25)上设有多个用于稳定横轨行走组(32)移动的横轨梯形槽(2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轨行走组(31)及横轨行走组(32)均包括拉架(311)、电机轴(312)、行齿电机(313)、行齿轮(314)及定距片(315),两个所述立轨行走组(31)中的拉架水平布置且固定在菱形铰接架(33)的上下两端,所述调节丝杠(21)与立轨行走组(31)中的两个拉架螺纹连接;两个横轨行走组(32)中的拉架竖直布置且固定在菱形铰接架(33)的左右两侧,所述拉架(311)的两端均水平布置有电机轴(312),所述电机轴(312)靠近救援筐的一端固定行齿电机(313),所述电机轴(312)远离救援筐的另一端固定行齿轮(314),同一拉架端部的两根电机轴使用定距片(315)定距,所述立轨(12)和横轨(11)均为c型槽轨,所述立轨(12)和横轨(11)的两内侧壁上均设有配合行齿轮的齿牙结构,所述拉架(311)两端的行齿轮位于横轨或者立轨的内侧并与对应轨上的齿牙结构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杠(21)对应主支座(23)的上下两侧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个所述立轨行走组(31)中的拉架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螺纹段上并实现相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房应急救援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轨行走组(31)中拉架相靠近的一侧垂直布置有多根立轨拉架梯形滑杆(34),所述立轨拉架梯形滑杆(34)滑动连接在所述立轨梯形槽(251)内,两个所述横轨行走组(32)中的拉架相靠近的一侧垂直布置有多根横轨拉架梯形滑杆(35),所述横轨拉架梯形滑杆(35)滑动连接在所述横轨梯形槽(25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群于洪山
申请(专利权)人:于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