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群专利>正文

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输送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28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1:16
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输送针,其结构由放射性粒子及输送器组成,所述输送器由输送柄、粒子锁、解脱控制器组成,所述放射性粒子前端为针形,通过粒子锁和输送柄相连,所述粒子锁与解脱控制器连接并由解脱控制器控制,所述解脱控制器位于输送器的尾端,当所述输送针的放射性粒子到达肿瘤的靶区后,医师可操作所述解脱控制器实现对放射性粒子的解脱,撤回输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送针可避免粒子在装载和植入人体过程中的脱落,配合相应的角度穿刺针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穿刺次数,并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粒子的按计划分布。

A conveyor needle carrying radioactive particles

A conveyor needle carrying radioactive particles is composed of radioactive particles and conveyor. The conveyor is composed of conveyor handle, particle lock and release controller. The front end of radioactive particles is needle-shaped,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lease controller through particle lock and delivery handle. The particle 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lease controller and controlled by the release controller. The release controller is located at the tail end of the conveyor. When the radioactive particles of the conveying needle reach the target area of the tumor, the physician can operate the release controller to realize the release of radioactive particles and withdraw the conveyor. The conveyor needl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dropping of particles during loading and implanting into human body, reduce the number of punctures to normal tissue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angle puncture needle, and realize the maximum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according to pl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输送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输送针。
技术介绍
当前,介入诊疗技术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肿瘤的内放射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以碘[I-125]为籽源的放射性粒子为代表。目前中所使用的粒子植入设施中子和输送器是相对独立的,在装载粒子和医师植入粒子的过程中,由于粒子体积很小,常常会出现粒子脱落的情况,导致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污染。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同轴穿刺针为直线穿刺,对于一个体积较大的肿瘤需要并针或多次进针,这样就需要对穿刺路径上的正常组织结构进行多次穿刺,而穿刺次数的增加势必增加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穿刺路径可存在的血管、神经等重要器官,以及肿瘤生长的复杂性,临床实践中穿刺受限的情况经常发生,穿刺针常常难以达到所有需要被植入粒子的位置,致使放射性粒子的分布无法按计划执行,影响对肿瘤的近距离放疗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粒子输送设施的不足,提供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输送针,以避免粒子在装载和植入人体过程中的脱落,配合相应的角度穿刺针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穿刺次数,并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粒子的按计划分布。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输送针,由放射性粒子及输送器组成,所述输送器由输送柄、粒子锁、解脱控制器组成,所述放射性粒子内置放射源,前端为针形,后端通过粒子锁与输送柄相连,所述粒子锁与解脱控制器连接并由解脱控制器控制,所述解脱控制器位于输送器的尾端。所述放射性粒子后端设置有锁定腔,锁定腔的末端设置有解锁口,粒子锁的头部安装在锁定腔中,操控解脱控制器可使粒子锁与锁定腔壁锁定或从解锁口与锁定腔脱离。所述放射性粒子可由钛、钛合金等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输送针通过与之配合的角度穿刺针,可在肿瘤内继续穿刺,到达相应的肿瘤靶区,释放放射性粒子,实现对肿瘤组织的多角度、多平面适形的近距离放疗。可避免粒子在装载和植入人体过程中脱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穿刺次数,降低对组织的损伤,并最大程度地实现粒子的按计划分布,提高介入放射治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输送针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输送针与角度穿刺针装配示意图。图3-图10示意使用本输送针对放射性粒子的植入过程。图11为粒子锁与放射性粒子锁定及解锁示意图。图中,10输送针,101放射性粒子,101a前端,101b锁定腔,101c解锁口,101d固定壁,102输送柄,103放射源,104粒子锁,104a卡爪,105解脱控制器,105a拉杆,105b连接丝,105c操作手柄,20角度穿刺针,201通道,202通道开口,203穿刺部,30肿瘤组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101的输送针10,由放射性粒子101及输送器组成,所述输送器由输送柄102、粒子锁104、解脱控制器105组成,所述放射性粒子101内置放射源103,前端101a为针形,可实现对肿瘤组织30的穿刺,内置放射源103,装载有放射源103的放射性粒子101在解脱后永久植入到相应的靶区。后端通过粒子锁104与输送柄102相连,所述粒子锁104与解脱控制器105连接并由解脱控制器105控制,所述解脱控制器105位于输送器的尾端。操作输送器尾端的解脱控制器105可控制粒子锁104与放射性粒子101锁定或解锁,到达到预设地后对放射性粒子101的解脱,准确植入放射性粒子101。所述放射性粒子101后端设置有锁定腔101b,锁定腔101b的末端设置有解锁口101c,粒子锁104的头部安装在锁定腔101b中,粒子锁104的头部设有多个卡爪104a,卡爪104通过连接丝105b与拉杆105a连接。连接丝105b、拉杆105a以及位于输送柄102外的操作手柄105c构成了本实施例的操控解脱控制器105。卡爪104与锁定腔101b内的固定壁101d的配合固定时,如图11(a)所示,粒子锁104与放射性粒子101锁定,当向外拉动拉杆105a,连接丝105b带动卡爪104a向锁定腔101b中心移动,卡爪104a与固定壁101d分离,放射性粒子101解脱,实现放射性粒子101的准确释放。图2示意了本技术的输送针10与角度穿刺针20装配,角度穿刺针20的前端具有穿刺部203,轴向具有输送针10通道201,通道开口202位于穿刺部203下方的侧壁上。输送针10由通道201插入从通道开口202处插入组织。图3-图10表达了我们使用所述的输送针10对放射性粒子101的植入过程:进行肿瘤区的放射性粒子101植入时,常规同轴针及角度穿刺针20系统到达肿瘤组织30靶区,在直线方向上按常规方式植入放射性粒子101后,然后使用本技术的输送针10通过角度穿刺针20,再以同轴针为轴心的360度任意平面上,操作输送针10在肿瘤内按计划穿刺至肿瘤内靶点,释放放射性粒子101后收回输送器。通过一次同轴针系统的穿刺路径,实现了按计划对肿瘤植入放射性粒子101的需求,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结构的多次穿刺,降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输送针,其特征在于:由放射性粒子及输送器组成,所述输送器由输送柄、粒子锁、解脱控制器组成,所述放射性粒子内置放射源,前端为针形,后端通过粒子锁与输送柄相连,所述粒子锁与解脱控制器连接并由解脱控制器控制,所述解脱控制器位于输送器的尾端。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25 CN 20171048994391.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输送针,其特征在于:由放射性粒子及输送器组成,所述输送器由输送柄、粒子锁、解脱控制器组成,所述放射性粒子内置放射源,前端为针形,后端通过粒子锁与输送柄相连,所述粒子锁与解脱控制器连接并由解脱控制器控制,所述解脱控制器位于输送器的尾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针,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述福王宏邓海同于群
申请(专利权)人:于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