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监测,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陆地污染源是指从陆地向水域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域环境污染损害的场所、设施等。陆地污染源排放的废水包括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养殖业废水和农业废水等,陆源污染是水域污染最重要的污染源,对陆域污染源的监督以及分析能够基于陆域污染源的现状进行针对性监管和防治从而改善相关水域的水质,对于整个水域环境生态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中,大多是对污染源头,即城镇、农村、工农业区域进行水污染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相较于水域的水质数据可以直接通过采集水样、设立监测点和采集遥感图像等方式进行检测,由于陆域的污染源存在多种排放方式,其采集过程更加繁琐和困难,并且陆域污染数据仅能够体现对应污染源的污染严重程度,无法体现其对具体水域的影响。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及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1具体为:布设水质监测点位,通过自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目标水域的水体理化性质参数,基于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监测目标水域的水体生物学参数,通过定期手动测量监测目标水域的水体化学物质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体理化性质参数包括水体温度、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盐度和硬度,水体生物学参数包括浮游生物指标、底栖生物指标和水生植物指标,水体化学物质参数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1具体为:布设水质监测点位,通过自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目标水域的水体理化性质参数,基于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监测目标水域的水体生物学参数,通过定期手动测量监测目标水域的水体化学物质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体理化性质参数包括水体温度、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盐度和硬度,水体生物学参数包括浮游生物指标、底栖生物指标和水生植物指标,水体化学物质参数包括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重金属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体为:将目标水域的每一项水质监测数据与对应的要求值进行对比得到每一项水质监测数据的污染程度分数,基于预设值确定水体理化性质参数、水体生物学参数和水体化学物质参数的类型权重,之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三个类型的水质监测数据内每一项水质监测数据的项目权重,基于每一项水质监测数据的污染程度分数和项目权重计算每个类型的污染程度分数,基于每个类型的污染程度分数和类型权重计算得到每个监测点位的水域污染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协同的陆域污染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3具体为:结合陆域内城镇、村庄、农业和工业企业的分布情况确定排查区域,将排查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对每个网格进行污染源排查,排查内容包括排污流量数据和污水化学物质参数,将各项污水化学物质参数、排污流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然,张咏,王晨波,牛志春,崔嘉宇,张悦,王姗姗,尤佳艺,何超,纪轩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