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767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申请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包括速粘稳固层、耗能芯层、耐磨支撑层、加固边框、缠绕绑带、可扩展式立管装置、快拆杆装置、减振连接杆和插板,所述速粘稳固层、耗能芯层与耐磨支撑层从下向上依次叠加配合,所述速粘稳固层、耗能芯层与耐磨支撑层表面均设置有互锁机构且涂抹有粘结剂,所述可扩展式立管装置贯穿在所述速粘稳固层。通过可扩展式立管装置与快拆杆的配合、减振连接杆的互锁配合和缠绕绑带之间的几种互锁方式组合,可对应不同应用场景要求搭配不同组合连接方式,并依据连接方式搭配选择耗能回弹性能优越且轻量化的减振材料,不仅提高了结构的减振耗能特性和可靠性,同时达到轻量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具体为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1、针对现有重型工程机械上(推土机、挖掘机、起重机)和极端救援车辆(履带式救援车、履带式转运车)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需要减少或者隔绝越野路面的剧烈冲击,提升整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度,保护驾驶人员或者乘车人员的身体安全,防止伤员受到二次伤害,避免引起整车共振,履带车辆典型工况下的主振型频率范围为3-10hz,其频率范围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各器官组织,引起身体器官共振,为了避免以上情况,需针对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行走底盘、驾驶室、发动机进行减振,圆柱状阻尼器、板状阻尼结构或者衍生的支座阻尼器最为常见,但是常见的板状阻尼结构制作工艺繁琐,结构复杂,专用性强,更换成本较高,因此,研发一种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且减振效果优越、成本较低的阻尼结构。

2、工程机械或者农机等重型履带式车辆常用的阻尼结构多为金属与橡胶粘合硫化的阻尼结构,高强度以及交变载荷冲击下的工况条件时常导致阻尼结构层与层之间脱胶开裂或者结构破坏损伤,随着时间的增长阻尼结构的减振性能逐渐衰减。

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提出一种“机械与化学形式”结合的组合式互锁连接且具有多减振方式叠加的可调节减振结构,兼具耗能与回弹快速响应和稳定支撑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解决了高强度以及交变载荷冲击下的工况条件时常导致阻尼结构层与层之间脱胶开裂或者结构破坏损伤,随着时间的增长阻尼结构的减振性能逐渐衰减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包括速粘稳固层、耗能芯层、耐磨支撑层、加固边框、缠绕绑带、可扩展式立管装置、快拆杆装置、减振连接杆和插板,所述速粘稳固层、耗能芯层与耐磨支撑层从下向上依次叠加配合,所述速粘稳固层、耗能芯层与耐磨支撑层表面均设置有互锁机构且涂抹有粘结剂,所述可扩展式立管装置贯穿在所述速粘稳固层、耗能芯层与耐磨支撑层在四边角,所述耗能芯层周向面开孔且与直径一致且同心配合,所述耗能芯层水平中性面中心开设有前后贯通式快拆杆安装孔,所述耗能芯层前后开设有插板槽,所述插板槽与内设置有通孔,所述减振连接杆安装在通孔内且两端伸入可扩展式立管装置内,所述快拆杆装置贯穿插入减振连接杆和耗能芯层内,所述耗能芯层周向面开设有对应凹槽用于安装加固边框,所述加固边框同方向依次安装有缠绕绑带,所述耗能芯层内部设置有减振销轴。

3、优选的,所述耗能芯层四边角开设有圆柱通孔,所述速粘稳固层和耐磨支撑层开设有沉头通孔,所述可扩展式立管装置安装在四边角的圆柱通孔和沉头通孔内,所述速粘稳固层上表面的结构形式包括上表面前后呈“一字”凸起、以水平中性面为基准对称,所述速粘稳固层上表面梯子型且中间口字型凸起且设置等距圆柱型凹槽,所述速粘稳固层下表面的结构形式包括下表面“栅格式”凹槽且边角沉头孔且下表面单一栅格式或四边角沉头通孔平面型。

4、优选的,所述速粘稳固层与被减振构件接触面等距开设有捆扎槽且四边角设置有沉头孔,所述速粘稳固层另一面为梯子型或其他几何形状与耗能芯层相贴合。

5、优选的,所述缠绕绑带分为母缠绕绑带和公缠绕绑带,所述母缠绕绑带和公缠绕绑带两者可以相互互锁,所述母缠绕绑带与公缠绕绑带的尺寸和结构需根据整个复合结构的对应凹槽进行设定,所述缠绕绑带常为框架结构,所述公缠绕绑带与母缠绕绑带一般在竖直方向的卯弯数量和尺寸可设置一致,所述公缠绕绑带与母缠绕绑带的安装时为垂直关系。

6、优选的,所述缠绕绑带可由多层材料组成且最外层材料具有耐磨、高强度特性,所述缠绕绑带组合时可选择焊接、粘接、套壳等单一形式或者组合形式。

7、优选的,所述耗能芯层由多层材料组成包括耗能芯层上层结构、耗能芯层中间层结构和耗能芯层下层结构,所述耗能芯层上层结构和耗能芯层中间层结构结构形式包括上下表面前后呈“一字”凸起、以水平中性面为基准对称、上下表面呈梯子型凸起且中间口字型凸起、上表面呈“一字”凸起、以水平中性面为基准对称且下表面呈梯子型凸起且中间口字型凸起和四周回字形凹槽中间栅格式凸起结构形式。

8、优选的,所述耗能芯层每层的凸起或者下凹可以进行分层且凸起端前侧粘接超弹性材料,所述耗能芯层粘接位置需大于对应下凹区域的开口位置,且粘结的超弹性材料包裹在下凹腔内,所述耗能芯层各层之间可以嵌入或者粘接多种减振材料或者结构。

9、优选的,所述可扩展式立管装置包括公螺纹立管、母螺纹立管、中心螺纹立管和螺纹堵头,所述公螺纹立管与母螺纹立管的外径相同,所述公螺纹立管与母螺纹立管结构形式包括空心管形式和中间段为封闭式,所述中心螺纹立管与耗能芯层上四边角设置的配合安装孔为过盈配合,所述母螺纹立管与公螺纹立管与各层结构对应的安装孔为间隙配合。

10、优选的,所述快拆杆装置包括快拆杆、弹簧和锁紧螺帽,所述快拆杆上一端为螺纹头另一端为锁止器,所述快拆杆安装在所述耗能芯层中间层结构的通孔内,所述快拆杆穿出所述耗能芯层的一端外壁套设有弹簧且端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帽,所述弹簧设置在锁紧螺帽内。

11、优选的,所述耗能芯层下层结构包括“回字形”下凹区可贴附高弹高耗能轻量化且易粘结的高分子材料,所述耗能芯层的四周回字形凹槽中间栅格式凸起结构形式的栅格凹槽内可填充发泡材料或者蜂窝状轻型减振材料。

12、工作原理:速粘稳固层、耗能芯层、耐磨支撑层按顺序从下向上依次叠加配合,层与层之间的结合面上设置互锁机构并且分阶次涂抹粘结剂,如上层设置凸起以及凹下的模块,下层对应相对应的模块,同层的凸起和下凹模块高度按梯度设置,同时可根据应用场景在两层之间添加销轴,防止剪切错位,耗能芯层四边角开设有圆柱通孔,速粘稳固层和耐磨支撑层开设沉头通孔,可扩展式立管装置组装完成后安装在四边角的通孔内,耗能芯层的立管周向面开孔,开孔大小按照减振连接杆的尺寸设定,两构件为间隙配合,耗能芯层水平中性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前后贯通式快拆杆安装孔,同时,耗能芯层前后开设有插板槽,两插板槽以其垂直中性面为基准镜向对称,插板与插板槽内设有通孔,减振连接杆安装在通孔内,两端伸入立管装置内,最后将快拆杆装置贯通插入减振连接杆和耗能芯层,锁止其快拆把手。速粘稳固层被减振构件接触面开设等距捆扎槽,四边角处设置沉头孔,另一面为梯子型结合面或者其他几何形式与耗能芯层结合,耗能芯层与速粘稳固层、耐磨支撑层的结合几何面结构形式相互对应,共同组成一个外表面平整内部结构实心的箱体结构。

13、速粘稳固层、耗能芯层、耐磨支撑层按顺序从下向上依次叠加配合,可扩展式立管装置组装完成后贯通安装在组合体的四边角对应孔内,减振连接杆先安装在插板上,再将两者结合体安装在耗能芯层对应的插板槽内,减振连接杆两端为伸缩弹性装置,安装时先将一端穿入耗能芯层的母立管内,然后再调整其位置,使其中间开孔处与耗能芯层水平中性面与垂直中性面交汇线的贯通孔同心,然后插入快拆杆装置锁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包括速粘稳固层(1)、耗能芯层(2)、耐磨支撑层(3)、加固边框(4)、缠绕绑带(5)、可扩展式立管装置(6)、快拆杆装置(7)、减振连接杆(8)和插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粘稳固层(1)、耗能芯层(2)与耐磨支撑层(3)从下向上依次叠加配合,所述速粘稳固层(1)、耗能芯层(2)与耐磨支撑层(3)表面均设置有互锁机构且涂抹有粘结剂,所述可扩展式立管装置(6)贯穿在所述速粘稳固层(1)、耗能芯层(2)与耐磨支撑层(3)在四边角,所述耗能芯层(2)周向面开孔且与减振连接杆(8)直径一致且同心配合,所述耗能芯层(2)水平中性面中心开设有前后贯通式快拆杆安装孔,所述耗能芯层(2)前后开设有插板槽,所述插板槽与(9)内设置有通孔,所述减振连接杆(8)安装在通孔内且两端伸入可扩展式立管装置(6)内,所述快拆杆装置(7)贯穿插入减振连接杆(8)和耗能芯层(2)内,所述耗能芯层(2)周向面开设有对应凹槽用于安装加固边框(4),所述加固边框(4)同方向依次安装有缠绕绑带(5),所述耗能芯层(2)内部设置有减振销轴(10),且所述减振销轴(10)内部填充颗粒为圆柱形颗粒减振阻尼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芯层(2)四边角开设有圆柱通孔,所述速粘稳固层(1)和耐磨支撑层(3)开设有沉头通孔,所述可扩展式立管装置(6)安装在四边角的圆柱通孔和沉头通孔内,所述速粘稳固层(1)上表面的结构形式包括上表面前后呈“一字”凸起、以水平中性面为基准对称,所述速粘稳固层(1)上表面梯子型且中间口字型凸起且设置等距圆柱型凹槽,所述速粘稳固层(1)下表面的结构形式包括下表面“栅格式”凹槽且边角沉头孔且下表面单一栅格式或四边角沉头通孔平面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粘稳固层(1)与被减振构件接触面等距开设有捆扎槽且四边角设置有沉头孔,所述速粘稳固层(1)另一面为梯子型或其他几何形状与耗能芯层(2)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绑带(5)分为母缠绕绑带(5-2)和公缠绕绑带(5-1),所述母缠绕绑带(5-2)和公缠绕绑带(5-1)两者可以相互互锁,所述母缠绕绑带(5-2)与公缠绕绑带(5-1)的尺寸和结构需根据整个复合结构的对应凹槽进行设定,所述缠绕绑带(5)常为框架结构,所述公缠绕绑带(5-1)与母缠绕绑带(5-2)一般在竖直方向的卯弯数量和尺寸可设置一致,所述公缠绕绑带(5-1)与母缠绕绑带(5-2)的安装时为垂直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绑带(5)可由多层材料组成且最外层材料具有耐磨、高强度特性,所述缠绕绑带(5)组合时可选择焊接、粘接、套壳等单一形式或者组合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芯层(2)由多层材料组成包括耗能芯层上层结构(2-1)、耗能芯层中间层结构(2-2)和耗能芯层下层结构(2-3),所述耗能芯层上层结构(2-1)和耗能芯层中间层结构(2-2)结构形式包括上下表面前后呈“一字”凸起、以水平中性面为基准对称、上下表面呈梯子型凸起且中间口字型凸起、上表面呈“一字”凸起、以水平中性面为基准对称且下表面呈梯子型凸起且中间口字型凸起和四周回字形凹槽中间栅格式凸起结构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芯层(2)每层的凸起或者下凹可以进行分层且凸起端前侧粘接超弹性材料,所述耗能芯层(2)粘接位置需大于对应下凹区域的开口位置,且粘结的超弹性材料包裹在下凹腔内,所述耗能芯层(2)各层之间可以嵌入或者粘接多种减振材料或者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扩展式立管装置(6)包括公螺纹立管(6-1)、母螺纹立管(6-3)、中心螺纹立管(6-2)和螺纹堵头(6-4),所述公螺纹立管(6-1)与母螺纹立管(6-3)的外径相同,所述公螺纹立管(6-1)与母螺纹立管(6-3)结构形式包括空心管形式和中间段为封闭式,所述中心螺纹立管(6-2)与耗能芯层(2)上四边角设置的配合安装孔为过盈配合,所述母螺纹立管(6-3)与公螺纹立管(6-1)与各层结构对应的安装孔为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杆装置(7)包括快拆杆、弹簧和锁紧螺帽,所述快拆杆上一端为螺纹头另一端为锁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包括速粘稳固层(1)、耗能芯层(2)、耐磨支撑层(3)、加固边框(4)、缠绕绑带(5)、可扩展式立管装置(6)、快拆杆装置(7)、减振连接杆(8)和插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粘稳固层(1)、耗能芯层(2)与耐磨支撑层(3)从下向上依次叠加配合,所述速粘稳固层(1)、耗能芯层(2)与耐磨支撑层(3)表面均设置有互锁机构且涂抹有粘结剂,所述可扩展式立管装置(6)贯穿在所述速粘稳固层(1)、耗能芯层(2)与耐磨支撑层(3)在四边角,所述耗能芯层(2)周向面开孔且与减振连接杆(8)直径一致且同心配合,所述耗能芯层(2)水平中性面中心开设有前后贯通式快拆杆安装孔,所述耗能芯层(2)前后开设有插板槽,所述插板槽与(9)内设置有通孔,所述减振连接杆(8)安装在通孔内且两端伸入可扩展式立管装置(6)内,所述快拆杆装置(7)贯穿插入减振连接杆(8)和耗能芯层(2)内,所述耗能芯层(2)周向面开设有对应凹槽用于安装加固边框(4),所述加固边框(4)同方向依次安装有缠绕绑带(5),所述耗能芯层(2)内部设置有减振销轴(10),且所述减振销轴(10)内部填充颗粒为圆柱形颗粒减振阻尼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芯层(2)四边角开设有圆柱通孔,所述速粘稳固层(1)和耐磨支撑层(3)开设有沉头通孔,所述可扩展式立管装置(6)安装在四边角的圆柱通孔和沉头通孔内,所述速粘稳固层(1)上表面的结构形式包括上表面前后呈“一字”凸起、以水平中性面为基准对称,所述速粘稳固层(1)上表面梯子型且中间口字型凸起且设置等距圆柱型凹槽,所述速粘稳固层(1)下表面的结构形式包括下表面“栅格式”凹槽且边角沉头孔且下表面单一栅格式或四边角沉头通孔平面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粘稳固层(1)与被减振构件接触面等距开设有捆扎槽且四边角设置有沉头孔,所述速粘稳固层(1)另一面为梯子型或其他几何形状与耗能芯层(2)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互锁连接式可调节复合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绑带(5)分为母缠绕绑带(5-2)和公缠绕绑带(5-1),所述母缠绕绑带(5-2)和公缠绕绑带(5-1)两者可以相互互锁,所述母缠绕绑带(5-2)与公缠绕绑带(5-1)的尺寸和结构需根据整个复合结构的对应凹槽进行设定,所述缠绕绑带(5)常为框架结构,所述公缠绕绑带(5-1)与母缠绕绑带(5-2)一般在竖直方向的卯弯数量和尺寸可设置一致,所述公缠绕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章达孟文俊任鸿孙征宇赵晓霞燕碧娟孙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