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453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5
一种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具有包含以下元素的组成:0.05%≤碳≤0.12%、1.0%≤锰≤2%、0.01%≤硅≤0.5%、0.01%≤铝≤0.1%、0.01%≤铌≤0.1%、0%≤磷≤0.09%、0%≤硫≤0.09%、0%≤氮≤0.09%、0.1%≤铬≤0.5%、0%<镍<3%、0%≤钛<0.1%、0%≤钙≤0.005%、0%≤铜≤2%、0%≤钼≤0.5%、0%<钒<0.1%、0%≤硼≤0.003%、0%≤铈≤0.1%、0%≤镁≤0.010%、0%≤锆≤0.010%,剩余部分组成由铁和因加工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钢板的显微组织以面积分数计包含:50%至90%的再结晶铁素体、10%至50%的非再结晶铁素体、0%至15%的渗碳体和0.5%至2%的铌碳化物,其中再结晶铁素体和非再结晶铁素体的累积量为至少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用作汽车用钢板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


技术介绍

1、结构钢需要满足两个矛盾的需求,即易于成形且具有强度,但近年来,考虑到全球环境问题,还给予这些结构钢在co2消耗影响方面进行改善的第三个要求,这些结构钢旨在用于建造太阳能框架、垛架、储仓、屋顶、覆层和其他类似的目的。因此,现在的结构钢必须由具有高强度的材料制成,以符合耐久性和寿命的标准。

2、因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努力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强度来减少汽车中使用的材料的量。相反地,钢板强度的增加使可成形性降低,并因此必须开发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形性二者的材料。

3、高强度和高可成形性钢板领域中的早期研究和开发已经产生了数种用于生产高强度和高可成形性钢板的方法,本文中列举其中的一些方法以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明确理解:

4、us10920293为以质量%计包含以下的组成的钢板:c:0.07%至0.19%、si:0.09%或更少、mn:0.50%至1.60%、p:0.05%或更少、s:0.01%或更少、al:0.01%至0.10%、n:0.010%或更少、以及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所述钢板具有包含铁素体作为主相以及按体积计2%至12%的珠光体和3%或更少的马氏体,并且其中剩余部分为低温发生相的显微组织,铁素体的平均晶粒直径为25μm或更小,珠光体的平均晶粒直径为5μm或更小,马氏体的平均晶粒直径为1.5μm或更小,以及珠光体的平均自由程为5.5μm或更大。然而,us10920293的钢不能达到600mpa或更大的抗拉强度。p>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使得可获得同时具有以下的经冷轧的钢板来解决这些问题:

2、-大于或等于1.10的ts/ys比率,

3、-大于或等于600mpa的极限抗拉强度,

4、-大于或等于14%的总延伸率并且优选地大于或等于15%的总延伸率。

5、优选地,这样的钢具有大于或等于550mpa并且优选高于580mpa的屈服强度。

6、优选地,这样的钢还可以具有良好的对于成形(对于轧制)的适用性以及良好的可焊性、可弯曲性和可涂覆性。

7、优选地,这样的钢还可以具有大于40%的扩孔率。

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使得可获得与常规工业应用相容同时对于制造参数变化稳健的用于制造这些板的方法。

9、本专利技术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涂覆有锌或锌合金,或者涂覆有铝或铝合金以改善其耐蚀性。

10、碳以0.05%至0.12%存在于钢中。碳是通过间隙强化以及经由形成微合金化析出物来提高钢板的强度所必需的元素。如果c低于0.05重量%,则难以同时实现所需的550mpa或更大的屈服强度和大于14%的总延伸率。每当碳含量高于0.12%,其就使可涂覆性劣化,并且在钢-涂层界面处表现出差的粘附性。高于0.12%的碳含量由于在相对低的均热温度下可能形成第二相(如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而降低ac1温度,这会降低扩孔率以及增加弯曲期间的加工硬化,这不是推荐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钢的碳的优选范围为0.05%至0.11%并且更优选为0.07%至0.095%。

11、本专利技术的钢的锰含量为1.0%至2%;添加锰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固溶强化来赋予钢强度。如果mn低于1%,则难以同时实现所需的550mpa或更大的屈服强度和高于14%的总延伸率。当mn含量添加超过2%时,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受到抑制,并且形成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由于热影响区(haz)的硬度增加而导致可焊性差,并且在焊接期间可能发生表面开裂。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含量可以保持在1.1%至1.9%,进一步更优选为1.2%至1.8%,以确保本专利技术的钢的良好可弯曲性。

12、本专利技术的钢的硅含量为0.01%至0.5%。硅通过固溶强化增加了铁素体的强度,由于这种效果,扩孔率趋于增加并且还确保了良好的延性。然而,当以大于0.5%的量包含时,硅在退火期间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钢板表面处,使可涂覆性劣化并导致脆化。大于0.5%的过量硅含量还损害高温下的韧性,并经常在焊接时导致表面开裂。出于这个原因,将硅含量限制为0.5%或更少。优选地,硅含量为0.01%至0.4%,并且更优选为0.01%至0.3%。

13、铝是必需元素并且以0.01%至0.1%存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钢中。铝促进铁素体形成并且提高ms温度,其允许本专利技术具有如本专利技术的钢所需的足够量的铁素体以赋予本专利技术的钢以延性以及强度。然而,当铝的存在大于0.1%时,ac3温度提高,这使得在完全奥氏体区域中的退火和热轧终轧温度在经济上不合理。铝含量优选限制为0.01%至0.09%,并且更优选为0.01%至0.05%。

14、铌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的必需元素,为0.01%至0.1%,并且适用于形成碳化物和碳氮化物以通过析出硬化赋予本专利技术的钢的强度。铌还将通过其作为碳化物析出以及通过阻碍在加热过程期间再结晶来影响显微组织组分的尺寸。因此,在最终产品中形成了更精细的显微组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钢能够达到目标强度。然而,高于0.1%的铌含量在经济上没有吸引力,以及形成对钢的特性如扩孔率、延伸率有害的较粗的析出物,此外,当铌的含量为0.1%或更大时,铌还对钢热延性有害,从而在钢铸造和轧制期间产生困难。铌含量的优选限度为0.01%至0.09%,并且更优选为0.01%至0.05%。

15、磷不是必需的元素,但可能作为杂质包含在钢中,从本专利技术的观点出发,磷含量优选地尽可能低,并且低于0.09%。磷特别是由于其在晶界处偏析或者与锰共偏析的倾向而使可点焊性和热延性降低。出于这些原因,其含量被限制为小于0.09%,优选地小于0.03%,并且更优选地小于0.014%。

16、硫不是必需的元素,但可能作为杂质包含在钢中,从本专利技术的观点出发,硫含量优选地尽可能低,但从制造成本的观点出发,硫含量为0.09%或更小。此外,如果钢中存在较高的硫,则其尤其与锰结合以形成硫化物并且减少其对本专利技术的钢的有益影响。

17、氮被限制为0.09%以避免材料老化并在凝固期间使对钢的机械特性不利的氮化物的析出最小化。

18、铬是本专利技术的任选元素。可以存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钢中的铬含量为0.1%至0.5%。铬为钢提供强度和硬化,但当使用高于0.5%时,其损害钢的表面光洁度。对于本专利技术而言铬的优选限度为0.1%至0.4%,并且更优选为0.2%至0.4%。

19、镍可以作为任选元素以最高3%的量添加以增加钢的强度并改善其韧性。优选最少0.01%以产生这样的效果。然而,当其含量高于3%时,镍导致延性劣化。

20、钛是任选元素,并且可以以最多0.1%添加至本专利技术的钢中。与铌一样,其参与碳氮化物形成,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钢的硬化方面起作用。此外,钛还形成在铸造产品的凝固期间出现的钛氮化物。因此将钛的量限制于0.1%以避免形成对可成形性不利的粗钛氮化物。在钛含量低于0.001%的情况下,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钢赋予任何效果。

2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具有包含以下元素的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所述组成包含0.01%至0.4%的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所述组成包含0.05%至0.11%的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所述组成包含0.01%至0.09%的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再结晶铁素体和非再结晶铁素体的累积量为至少9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再结晶铁素体的量为54%至8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所述非再结晶铁素体为20%至4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所述钢板具有600MPa或更大的极限抗拉强度、以及14%或更大的总延伸率和等于或大于1.10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比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所述钢板的屈服强度为550MPa或更大。

10.一种生产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卷取温度为450℃至62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轧温度高于850℃。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或者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所述的方法生产的钢板用于制造结构钢的用途。

14.一种结构钢,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获得的部件。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具有包含以下元素的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所述组成包含0.01%至0.4%的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所述组成包含0.05%至0.11%的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所述组成包含0.01%至0.09%的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再结晶铁素体和非再结晶铁素体的累积量为至少9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再结晶铁素体的量为54%至8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冷轧和热处理的钢板,其中所述非再结晶铁素体为20%至4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姆·沃特斯古特阿鲁尼姆·雷雷纳尔德·大卫
申请(专利权)人: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