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299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该电池箱体包括底板、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限位梁,第一端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第二端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端板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部配合形成电芯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芯,所述限位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连接,所述限位梁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与所述底板卡接,所述限位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具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用于压接于所述电芯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本技术限制电芯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线方向上的膨胀,同时使限制电芯在竖直方向上的膨胀,从而削弱电芯膨胀对电池箱体结构强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在各个行业中均已出现了以电池包为供能主体的产品类别,最主要的当属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在全球已势不可挡。电池包主要包括电池箱体以及设置于电池箱体中的电芯模组等。

2、ctp(cell to pack)集成技术可以实现电芯直接成组为系统,消除模组概念,释放更多的空间用于容量提升及安全防护,因而成为当下电池包技术开发的热门方向。由于ctp电池包中电芯无侧板或钢带的约束,其整包结构稳定相对传统mtp(module to pack)电池包更弱;同时因电芯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膨胀的趋势,无侧板和钢带的约束会使电芯膨胀力直接作用在电池包前后膨胀梁上,如何有效约束电芯膨胀、减少膨胀梁受力变形量、提高整包结构稳定性和强度是ctp电池包设计的重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旨在改善现有技中电芯膨胀导致电池箱体结构稳定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箱体,设置于电池箱体上,包括:

3、底板;

4、第一端板,与所述底板连接;

5、第二端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端板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部配合形成电芯容纳空间;

6、限位梁,所述限位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连接,所述限位梁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底板卡接,所述限位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具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压接于所述电芯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

7、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卡接部被配置为:

8、所述卡接部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

9、所述卡接部可在外力撤销后恢复形变,以在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后与所述底板卡接。

10、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竖直板以及两个翼型板,所述竖直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梁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两个翼型板均连接于所述竖直板远离所述限位梁的一端,且两个所述翼型板相对位于所述竖直板的两侧,所述翼型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板连接,所述翼型板在自然状态下与所述竖直板具有第一夹角,以使所述翼型板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朝向竖直板偏移。

11、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上的梁结构,所述梁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卡接部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梁结构卡接。

12、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压紧部为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压接于所述电芯远离所述电芯的一端。

13、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板状结构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压紧子部,所述板状结构朝向第二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压紧子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所述第一压紧子部所述第一压紧子部用于压紧第一电芯,所述第二压紧子部用于压紧与所述第一电芯相邻的第二电芯。

14、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所述第二锁紧部与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15、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第一搭接台,所述第一锁紧部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台上,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一搭接台通过螺栓连接;

16、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第二搭接台,所述第二锁紧部搭接于所述第二搭接台上,所述第二锁紧部与所述第二搭接台通过螺栓连接。

17、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梁包括第一限位梁和第二限位梁,所述第一限位梁与所述第二限位梁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梁和所述第二限位梁分别设置于同一电芯的两侧并与所述电芯连接。

18、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箱体。

19、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该电池箱体以第一端部、第二端板以及底板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电芯的电芯容纳空间,电芯被置于底板上,电池箱体中设置限位梁,使限位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部连接,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部之间的间距固定,限制电芯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线方向上膨胀;同时,限位梁的一侧与底板卡接,限位梁的另一侧具有压紧部压紧在电芯远离底板的一端,即,该限位梁的压紧部配合底板限制电芯竖直方向上的膨胀。即,通过在电池箱体上设置限位梁连接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来限制电芯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线方向上的膨胀,同时使限位梁的压紧部配合底板限制电芯在竖直方向上的膨胀,从而削弱电芯膨胀对电池箱体结构强度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卡接部被配置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竖直板以及两个翼型板,所述竖直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梁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两个翼型板均连接于所述竖直板远离所述限位梁的一端,且两个所述翼型板相对位于所述竖直板的两侧,所述翼型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板连接,所述翼型板在自然状态下与所述竖直板具有第一夹角,以使所述翼型板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朝向竖直板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上的梁结构,所述梁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卡接部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梁结构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为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压接于所述电芯远离所述电芯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结构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压紧子部,所述板状结构朝向第二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压紧子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所述第一压紧子部用于压紧第一电芯,所述第二压紧子部用于压紧与所述第一电芯相邻的第二电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所述第二锁紧部与所述第二端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第一搭接台,所述第一锁紧部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台上,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一搭接台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梁包括第一限位梁和第二限位梁,所述第一限位梁与所述第二限位梁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梁和所述第二限位梁分别设置于同一电芯的两侧并与所述电芯连接。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卡接部被配置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竖直板以及两个翼型板,所述竖直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梁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两个翼型板均连接于所述竖直板远离所述限位梁的一端,且两个所述翼型板相对位于所述竖直板的两侧,所述翼型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板连接,所述翼型板在自然状态下与所述竖直板具有第一夹角,以使所述翼型板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朝向竖直板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上的梁结构,所述梁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卡接部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梁结构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为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压接于所述电芯远离所述电芯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河盛范念中周元周红权张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