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换输液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25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输注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切换输液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输液器主体,所述输液器主体包括输液管和连通在输液管上的滴壶,还包括与输液器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上的Y型管、控制部、检测部和流速调节部;所述检测部包括液位传感器和依次连通在Y型管上的隔膜电磁阀、流体流量传感器和流体压力传感器;所述流速调节部包括微型电机和传动部;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隔膜电磁阀、液位传感器、流体流量传感器和流体压力传感器均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静脉输液时的自动换药、自动调节药液下滴流速和液面高度报警功能,可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输注器械的,具体为一种自动切换输液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材,用于建立人体静脉与药液之间的通道,从而可将药液输入到人体的静脉中。传统输液器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还有一种双叉头的输液器,可以依次吊两瓶药液,但吊完其中一瓶药液后需要手动切换到另一瓶药液再进行输液,操作步骤较为复杂,且这种输液器不能调节输液管内的液体流速,同时空气还容易通过叉头上的孔进入输液管内部,如果大量空气进入血管,有可能会阻塞血液流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2、现有输液器还可用输液泵连接输液管,相比于传统输液器可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但输液泵体积大、重量较重,每次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将输液泵拿到输液治疗处,而且还得将输液器的管道卡入到输液泵的卡槽里,不仅操作步骤复杂,使用时还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会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便捷性。因此,亟需一种体积小且操作便捷的输液器,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切换输液器,包括输液器主体,所述输液器主体包括输液管和连通在输液管上的滴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管的外壁套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在外壳内部的底面上,所述支撑管的下部为开口的半圆弧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与微型电机转轴键连接的主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下方固定有套筒,套筒的下端固定有传动齿轮,外壳内的底面上固定有芯轴,从动锥齿轮、套筒和传动齿轮均转动连接在芯轴上,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外壳可拆卸连接的条形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切换输液器,包括输液器主体,所述输液器主体包括输液管和连通在输液管上的滴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管的外壁套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在外壳内部的底面上,所述支撑管的下部为开口的半圆弧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与微型电机转轴键连接的主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下方固定有套筒,套筒的下端固定有传动齿轮,外壳内的底面上固定有芯轴,从动锥齿轮、套筒和传动齿轮均转动连接在芯轴上,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外壳可拆卸连接的条形块,条形块上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的端部固定有一个推杆,推杆远离齿条的一端固定有压紧片,压紧片远离推杆的一面朝向支撑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管的下端口固定有金属材质的连接管,连接管内固定有橡胶软管。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艳曾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